帝师(400)

作者:来自远方


“地瘠民贫,朝廷宽仁,减免粮税。府州县衙门,有贪利者,阴奉阳违,违背上意,摊派杂费,民生更艰。”

“黎庶无田可耕,又失故业,为逃避差粮徭役,逃离原籍,流于海上,为匪徒所挟,为盗亦成必然。”

王侍郎陈列条目,言之有物。

朱厚照端正神情,李阁老敛起双目,同刘阁老互递一眼。

王华之子,兵部主事王守仁,随钦差南下,屡次立功。

前番有人弹劾杨瓒,王守仁也被波及。王华始终没为儿子说话,原来是等在这里。

和他人争执,打嘴仗,只能算“守”。

天子意明,处置贪墨之人,重提设岛卫之事,正可用来釜底抽薪。

长髯遮掩下,李东阳微现笑意。

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许多人八成忘记,这位王侍郎可是成化十七年的状元,一路从翰林院做到正三品,岂是易相与之人。

口舌争锋,不过下品。

陈列江南之事,表忠圣意,顺带告上几状,可谓一举数得。

稳赢不输,立于不败之地,何乐不为?

李东阳猜中九分。

王华早在思索,只把王守仁摘出去,行得通,却不可为。

想要儿子彻底无事,必须保住杨瓒。

言地方官吏贪污不法,民生多艰,致匪盗四起,钦差剿匪,举发地方,才能名正言顺。支持天子设卫,才是预防星火再起,造福百姓。

朝臣主要的攻击目标,是杨瓒。

只要保下杨瓒,自己的儿子自然无恙。九成以上,还会升官受赏。

思定之后,王华没有轻动,一直引而不发,等待时机。

打蛇不死反受其累。

欲杀毒蛇,必中七寸!

今日早朝,天子发落贪官,重提设卫之事,王华立即知晓,机会来了!

兵部侍郎出班,王华没能料到。但有其做引子,他欲行之事,必会更加顺利。

果不其然,王侍郎一番话落,朱厚照面现愉悦,颔首道:“王卿家所言甚是!”

“谢陛下!”

王华行礼,继续道:“臣斗胆以为,为灭贼患,宜于江贼出入之冲增设巡检司,于海贼盘踞之地设卫筑墩,移卫所官军巡防。”

“善!”朱厚照点头。

“其次,宜行文巡按,并布告江浙福建三司,各府州县衙,清查流民,鉴别匪贼。首恶必诛,胁从查其罪状。逃亡者,弘治十六年至今田税,悉与免除。被海匪裹挟者,交银赎罪,可就地附籍。罪重者,当以徭役代刑,铸造地堡城台,充戍卫之列。”

“如此,则庶民无负,百姓无累,盗匪可息,浙海可平。”

“大善!”

朱厚照喜出望外。

王华所言,句句切中要点。

设立岛上卫所,重录户籍,实为主旨。增添陆上巡检司,安置流民,则为填补。如项施行,匪盗可息。

前者,两者俱有提及。后者,杨瓒却未能想到。

究其根本,杨瓒终究踏入官场不久,不比王华经验老道。

何况,王华还是状元。

杨瓒被点探花,总有几分运气在内,王状元及第,实打实全仗自身学问,碾压一众英才。

能教育出王守仁这样的神人,做爹的不是心有七窍,也是学霸范本。

至于奏疏中的其他内容,涉及“奉旨走私”“远航外邦”等条目,王侍郎为条件所限,纵然想破脑袋,也不会想到。

即便是想到,也不会在朝堂上提及。

除非想和全体文官割袍,与所有旧友断义。

“王卿家之言甚和朕意。诸卿以为如何?”

又是以为如何!

左右文武,殿中百官,没人敢提出言反对,唯有拱手。

“陛下圣明!”

多数人都看明白了,今天这事,是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

天子手握贪贿证据,便是悬在众人头顶的一把利刃。

长刀落下,不过人头点地。始终这么悬着,才真正是揪心。

反对声消失,兵部附议,工部出人,户部自要出钱。

没钱?

谁敢再提这两个字,绝对是脑袋被门夹了。

当日早朝,在群情激奋中开始,于君臣相谐中结束。

朱厚照达成目的,敕令当天下达,遣快马送往江浙。

群臣走出奉天殿,本晴朗无云的天空,骤起一阵惊雷。

李东阳,刘健和谢迁转道文渊阁,六部官员各回衙门。谢迁往弘文馆为天子讲习,顾晣臣冒雨出城,策马赶往武学。
上一篇:于归 下一篇:异世大领主

来自远方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