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金枝(157)

作者:一笑笙箫


誰知建造園林的材料還沒取完,竟先引來瞭藏在山中的匪徒,他們聽聞彙水縣來瞭一批達官貴人,有錢有糧有奴有婢,當即組織部署趁夜潛入,打算幹票大的。

貴族們的住所非常好找,匪徒精準鎖定破門而入。

那天夜裡,大火燒紅瞭彙水縣的半邊天,呼救聲尖銳刺耳,似要將夜幕劃破。

就在火光沖天之際,一支鐵騎如神兵天降,為首的年輕將軍手持長戟,在訓練有素的沖殺下,很快平定瞭匪亂。

這位救百姓於水火的神勇將軍,便是當今蜀王。

得知蜀王親臨剿匪,地方官忙不疊前來相迎,不曾想前腳剛斬殺瞭山匪的蜀王,後腳就將那群貴族子弟捆綁上瞭刑場,引來無數百姓圍觀。

蜀王手持長刀揚聲示意,此次南渡,陛下曾三令五申不可擾亂百姓民生,身為王侯世傢,災難之前理當身先士卒,可他們非但不知體恤愛民,反而壓榨奴役,致使百姓民不聊生,此罪當斬!

說時遲那時快,一群貴族連求饒的功夫都沒有便身首異處,引來一片驚呼。

下一刻,蜀王的刀尖便對向瞭地方官。

身為地方父母官,不僅知情不報,反而助紂為虐,同樣有罪。

地方官嚇得雙腿一軟跪倒在地,連連告饒。

就在這時,喬女竟站瞭出來替縣令求情。

縣令的確有助紂為虐之嫌,但他在任期間,也算是個勤勉愛民的好官,從前彙水縣常鬧匪患,是縣令屢次組織剿匪,此次若非這些貴族老爺們要大費周章建什麼遊樂園林開城辟道,讓山匪有可乘之機,也不會發生這樣的事!

有喬女帶頭,其與百姓也回過神來,看著那些血淋淋的腦袋,開始先後為縣令說情。

情況出現瞭些偏差,蜀王一時竟不知如何是好。

這時,裴晞站瞭出來。

衆目睽睽之下,這個年輕貌美的女子揚聲表態——縣令隻是一方小官,且不說他在這些朝中權貴面前無足輕重,就憑眼下時局,各地奏報未必能順利傳到陛下面前,即便到瞭,也不一定能及時得到回應,縣令得不到朝廷明確的指示,到頭來也隻能選擇配合。

縣令在處理此事上的確有錯,此事毋庸置疑,若輕拿輕放,隻會姑息養奸。但此罪也不至死,蜀王是為百姓而來,如今何不順從民聲,小懲大誡?

縣令因這番話涕泗橫流,百姓也深受觸動。

接下的故事,便與兩縣流傳的說法慢慢接近瞭。

因貴族入彙水縣避難後,首選河東作據點,因其奢侈淫逸致河東百姓頗受其苦,裴晞便將彙水縣一分為二,以河東一帶為寧縣,河西一帶為太平縣,取此地永不受戰亂之苦,太平寧逸之意,任原縣令為寧縣縣令,於太平縣另設新縣令。

所以,裴晞在劃分兩縣時,就已經考慮到瞭寧縣位置上的不利之處,若無官道水路相通,那寧縣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賴太平縣哺育,對於原縣令來說,的的確確是一個懲罰。

接下來,他必須恪盡職守當好這個縣令,否則今朝沒有降臨的懲罰,終有一日還會到來。

這番安排,可以說完完全全從百姓的利益出發,不止原縣令無話可說,連百姓都連連贊嘆蜀王的仁義。

但蜀王的仁義顯然不止如此。

他查抄瞭犯事貴族的全部錢糧,分別充入兩縣縣衙,用以開倉濟民。

自此,百姓無不銘記蜀王之仁義,而同蜀王的仁義一起流傳下來的,就是促使彙水縣一分為二的那位女郎。

沒多久,太平縣內來瞭一個新縣令,在原縣令與新縣令的配合下,兩縣相處融洽少有摩擦,可就在蜀王登基,二人相繼被調往別處開辟新仕途之後,這份融洽也戛然而止。

寧縣太過於依賴太平縣,一旦太平縣有意拿捏,寧縣就會變得被動,兩縣各自的首任縣令本就是在特殊情況下走馬上任,多少有些監督與受罰的關系。如今換瞭新人,情況截然不同,寧縣漸漸成為貶謫與被排擠官員的落腳之處。

兩縣矛盾漸漸加劇,久而久之,竟與當初彙水縣被一分為二的事揉在一起,成為彙水縣被分割最權威的一種解釋。

聽完霓瓔的故事,郝自通似乎也跟著重新回顧瞭一遍往事,神色不由悵然。

霓瓔:“小時候聽時,更喜歡那些懲奸除惡的快意情節,等長大後回顧,才慢慢品出個中玄機。”

“當時母親已經屬意蜀王,有心助其成事,她在彙水縣做的事,不過是為蜀王收買人心的諸多方式之一。但她對這個地方,終究留瞭一份私心。”
上一篇:我见观音 下一篇:贵妃娘娘万福金安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