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公务员(1385)

作者:名剑山庄


何夕说道:“燕王殿下为宗室长者,我家殿下见了也要行子侄之礼,燕王殿下愿意南下相助,我与殿下都愿意倒履相迎,燕王想要什么,我们绝无二话,一律奉上。”

何夕这一番话,练子宁反而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练子宁脸上露出错愕之色。何夕见此,心中一动,暗道:“没错了,这并不是燕王的条件。而今是练子宁自己临场发挥。”

第五十三章 与燕王的协议

练子宁并不是不聪明,只是他这些年一直在做实事,不客气地说,让练子宁代替杨士奇主持北京事务,他可能做得比杨士奇更好。但是奈何练子宁在外交谈判上,的确不算熟手。

之前燕王与何夕之间很多事情,都是燕王亲自与何夕谈的。

而且燕王为人非常有将领风范,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行就行,不行就不行。直截了当。

何夕对燕王态度也很好,没有那么多讨价还价。

从这些情况下,何夕自然有所判断,此刻,他也没有为难练子宁的想法,说道:“我与燕王多年好友,有什么说什么就行了。子宁,难道这些年没有见,你我就生分到这个地步了,不要说燕王,就是你来了,我怎么也要给你一个面子,让你在燕王那里好交代。”

这一番话说得,让练子宁有些不好意思。虽然说练子宁也知道,何夕这些话,到底有多少真话?多少假话。无非何夕觉得,而今要快刀斩乱麻,与燕王达成协议。否则时间长了,一来有变数。二来何夕有很多事情要办,没有时间在大宁这里与燕王方面继续商谈下去。

但是练子宁的脸皮还没有那么厚。

他想了想,也绝坦诚相待,或许是最有效率的办法。于是,就将燕王的三条,就是保存通商,借长春都司,并援建整套火器生产工厂。

何夕思忖片刻,说道:“总体上我是答应的,不过要禀报监国知道,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不过,我也有两条,需要说在前面。”

通商这一件事情,不用燕王说,何夕也要维持的,毕竟整体上来说,北京各方面生产,是粮食与原材料方面有所短缺,但是工业品,却是有剩余。而对燕王来说,对外扩张,对外贸易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抓手。不仅仅能给燕王带来利润。毕竟养那么多军队,仅仅靠草原上那一点产出,是远远不够的。同样也是对外战争一个重要手段。

大部分草原部落,并没有什么忠诚可言,特别是黄金家族统治崩溃之后的现在,黄金家族毕竟有辉煌的历史,大部分蒙古人还是承认黄金家族的。但是而今的瓦剌是什么东西?

瓦刺下面部落对瓦刺的臣服,无非是因为瓦刺强大,或许这种情况持续几代之后,瓦剌的统治才能深入人心。但是决计不是现在。

燕王自诩瓦剌兵强马壮,而他何尝不是?燕王自信能打败瓦剌。而贸易带来的利润,可以分享给这些部落,从而将这些部落拉在自己船上,毕竟西北各部落,在大明看来,大部分都是穷光蛋。那是黑眼睛见不得白银子,蒋公用来打西北军的银弹攻势,燕王同样能用,英国公在殖民地经营之中,拉拢当地统治者,大抵是同样的手段。

所以,在保持贸易这上面,双方有共同利益。

可以说一拍即合。不必多言。甚至何夕能给燕王贷款,让燕王在北京大采购。

当然了,有些稀缺的东西是要限制的。除此之外,都是没有限制的。

不过其他两点,就要有一些限制了。

何夕说道:“长春都司,暂时为燕王所有,没有问题,只是如果长春都司当地百姓,愿意追随燕王,我们自然不拦着,但是燕王总不能将长春都司搬成白的吧。”

何夕如此一说,练子宁有些尴尬。不过,他不得不承认,何夕说道点子上了。燕王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是麾下汉人不足。

燕王虽然与蒙古人联姻,但是而今燕国的统治核心是汉人,这是燕王的根本,不仅仅现在不会变,将来也不会变,而燕国的汉人,就是燕王三卫与燕王三卫的家眷,无论男女,不会超过十万的。

长春都司也没有多少人。但是汉人数量却也有不少。如果燕王能将长春都司的汉人带走,那对燕国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利好。

只是燕王有没有想将长春都司搞成一片白地,练子宁不知道。但细细想来真有可能。

无他,燕王要长春都司,其实就是要与北京之间有一个缓冲带,毕竟,如果北京大军在长春都司,攻打燕国,就是燕王攻打元廷的翻版。而燕王根基都在松嫩平原上,根本不可能迁徙的。
上一篇:风流皇太子 下一篇:娘娘总是体弱多病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