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公务员(1008)
作者:名剑山庄
朱元璋看得很明白。
刘三吾,苏伯衡等人能看出的问题,朱元璋岂能看不出来。他看得比很多人都明白,他其实知道,而今时机算不上成熟。但是朱元璋更知道,他等不到时机成熟,水到渠成的那一天。
想要将新的生产模式推广到整个大明,需要多少年?
朱元璋并不知道。
但是他知道,他等不了这一天。既然在他有生之年,时机都不可能成熟。那无所谓什么时候开始。反正生产关系也可以反作用于生产力。苏联都可以成立,大明的新法为什么不能推行成功。
毕竟看似是新法,其实是有过成熟的经验与明确的目标的。这一点胜过了苏联太多了。
第一百七十一章 三步走战略
何夕说道:“陛下,欲速则不达。臣以为,推行新法也不能操之过急。臣计划,整体上分三步走。”
“变法这一件事情,乃是旷日持久。不可着急。一日之内,立数十法,天下鼎沸,却很难深入人心。真正的变法,应该是亦步亦趋,步步为营,做成一法,就巩固一法,只要不反复,就是最好的进步。”
朱元璋点点头,说道:“这也算是高筑城,广积粮,缓称王。是正道。这三步走,该怎么走。”
何夕说道:“以臣之见,舆论,试点,全国推行三步。”
“任何事情都是人的问题,理学在大明根深蒂固。士大夫,想要在短时间之内撼动,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臣以修大明律,当开诚布公,不求能够推行,而让天下人知道,大明要往什么方向走。”
朱元璋说道:“吹风?是这个意思吧。”
何夕说道:“正是。”
很多时候,觉得一些套路,太过陈旧。但是实际上,还是套路好用。比如现在。
何夕想来想去,还是觉得,整个大明缺少一场思想启蒙。不解决这个问题,何夕做的事情,就没有基础与根基。没有这些东西在。做事情自然是事倍功半。后世中国政府出台新政策,一般内部酝酿,放出风去看社会反应。然后统一思想,再然后,举手表决。
到了举手表决的时候,基本上已经是板上钉钉了。一场胜利的大会,团结的大会,就此圆满落下帷幕。
他之前,觉得套路可笑。但是而今坐在他这个位置,才觉得政治智慧。
一场大纷争,能平静无波地渡过,是最好的。真要权力最顶层生死相向,对天下并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何夕选择了学习这种模式。何夕说道:“理不辨不明。朝廷的本意是好的。我们的本意也是好的。我向来相信,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不能阻挡的。这是天下大势,人间正道。秉承此心,一定会让更多人理解支持。才能将事情更好地推广下去。”
朱元璋微微皱眉。
何夕的想法,在朱元璋这里是通不过的。
人的想法是由自己的经历决定的。何夕前半生过的生活,其实都是盛世。是在一个道德秩序法律体系都很完善的社会生活的。很多人说古代民风淳朴,其实挣扎在生死线的百姓,对利益的争夺,更赤裸裸,更无情。
并不是他们没有感情,没有道德。而是生产资料,以及其他资源太稀奇,甚至有些地方已经到了得之者生,弗得者死。这种情况下,怎么能有一丝善念,你愿意替别人去死吗?
元末乱世,就是这种情况。
何夕看到的更多人的善念,相信人性。而朱元璋看到更多人的恶念。几乎不怎么相信人。
朱元璋固然想让天下百姓更好,让大明朝发展得更好,但是他却并不认为,天下人都秉承此念。
无他,利益相关。
朱元璋之所以这样想,因为大明就是他的。他的利益与大明利益完全重合。几乎朕即国家。国家变得更好。对朱元璋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但是其他人却不一样,其他人各有各的利益。大明进步而他们的利益受损,他们会怎么样?
朱元璋从来愿意用最大的恶意揣度这些人的。
好在何夕也算是了解朱元璋,见朱元璋不以为然的表情。将朱元璋的心思猜中了一些,说道:“陛下,这种争论,就是舆论战,其中最关键的是传播平台,而现在最好的传播平台,就在我们手中。”
朱元璋说道:“这就等于,战场在我们手中,想打就打,想停就停?对吗?”
何夕微微一顿,说道:“陛下英明,真是如此。”
朱元璋点点头,说道:“不错。孺子可教。这个办法不错。”
何夕之前对朱元璋说的话是真话。
这也是何夕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