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艾俱焚(49)

作者:夏隙


花时道:“吴钰选的这个节点也很有趣,在排名之后、张榜之前上书,得罪了人,却不能一击致命,还给了孙铭中可回旋的余地,说明背后的那个人不想得罪周成庵得罪得太狠。”

兰旭道:“看来,你心中的背后主使已经有人选了。”

“只是猜测,”花时扬起下巴,“不会你也正巧有人选了吧?”

兰旭粲然一笑,和聪明人讲话就是轻松,沉重的话题仿佛成了游戏,他难得起了玩心,说道:“不如我们在手心写下名字,看看是不是想到了一块儿去。”

花时欣然应允,两人来到书房,兰旭撩起袖子磨墨,花时从笔架上挑了两只细头兼毫,分给兰旭一只,两人相对而立,蘸了墨各自在手心写下一个字,然后搁笔相视。

兰旭道:“我数三二一,我们同时翻掌,”花时点点头,兰旭接着道,“三、二、一——”

话音刚落,两人同时摊开,一只掌心行书飘逸,一只掌心楷书劲健,写的是同一个字——

“君”。

两人会心一笑,收掌成拳。这时平安和喜乐送来饭菜,话题止住,两人用了晚饭,公主和晏果这才回来。兰旭前去请安,公主屏退左右,先说了几句不痛不痒的体己话儿,然后闲聊似的道:“今天太后心情不佳,果儿都老实了不少。”

兰旭眼皮一跳,恭道:“他能老实,真是难得,要好好感谢太后教导。”

公主道:“可不是,太后今日连皇上来请安都不见,反倒留我们吃饭。”

兰旭闻弦知意,禀道:“有人举报科举舞弊,皇上也是心疼周相劳累,就将这个案子交给了余从海。”

“余从海惯是会和稀泥的,叫他端茶倒水还行,叫他查证问案,不是找瞎子问路——找错了人么?太后也说他不灵。”

表面是在贬低余从海,实则是不满皇上擅自做主,夺了周成庵的权。这也是太后的意思。兰旭的心凉了半截:太后不满,意料之中,可公主旗帜鲜明地反对,让他倍感意外。他知道公主与周成庵关系融洽,这次他能捞着承办武举的差事,也是周成庵卖公主个面子。

客观来说,周成庵为相十数载,进行了一系列土地改革,如今四海升平,物阜民丰,他着实功不可没。但兰旭出于私人情感,无法接受——虽然他尚不知诬告艾大哥的人是谁,但周成庵作为先帝御令的执行者,在策反许仕康、冤死艾大哥之事上,同样功不可没。

如果,兰旭一味听从公主,站队周相,那么他永远爬不上魏阙。他必须有权力,才有机会为艾松翻案,为此他等了十六年、忍了十六年,如同深埋地下的幼虫;而小皇帝的亲政,就像夏阳穿透泥土,他已迫不及待要钻出来大展拳脚了!

兰旭攥紧了左手,掌心还残留着淡淡的“君”字墨迹。他押宝皇上,就意味着与公主分道扬镳。面对自己的救命恩人、一个同样深爱着艾大哥的人,兰旭俯仰有愧,只待来生结草衔环,涌泉以报了。

他不敢抬头注视公主,只有低垂眼睑,紧握的左拳好似抓住了救命稻草,惆怅不舍萦绕心间,但他已做出选择。

如此,为了掩饰真正目的,兰旭附和道:“既然是太后金口,想来不会错了。惟愿周大人尽快侦破果儿的案子,然后接手这个,别叫余从海转圈儿丢人。”

后一句怎么听怎么讽刺,讽刺的却不一定是余从海。公主撩起眼皮看了看他,思索了片刻,避重就轻道:“知道你心疼果儿,本宫又何尝不是呢,可是埋怨也不是法子,过两天,本宫亲自去催催他,问明进度。”

兰旭点头称是,退了出来。回到自个儿房中,开窗望月,一手背后,一手搭棂,眼波深沉,沉吟片刻,他坐到书桌前,就着晚间才磨的墨,抚平纸张,上面写上几个大字:文、武、宗室。

如今朝堂粗略分为这三大派系:以周成庵为首的文官集团、以许仕康为首的武官集团,以及宗室勋戚。其中错综复杂,比如周成庵既是当朝宰辅,又是国舅,既是百官之首,又是宗室中德高望重的一位;许仕康虽为武官,却与艾松一样,乃开国功臣之后,国祚至今传承五世,当年手握丹书铁券的功臣集团,已所剩无几,几可忽略不计,其中一些通过与皇室联姻,亦是宗室的一员。

许仕康仕途得志,倚仗周成庵提携,这样算来,周成庵直接控制文官、间接控制武官,又制衡了功臣,最后与丹阳大长公主交善,坐稳了宗室的头号交椅,可谓是将大雍江山牢牢攥在了手里。

此外,每三年一次的科举选士,高中的士子们的去留前途,全仰赖周相青眼,自然都成为了宰辅大人的学生。如此下来,所谓殿试钦点的前三甲,具是周相嫡系。想来琼林宴上,小皇上的风光全在表面,真是透着几分萧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