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风流/灼灼风流+番外(50)
“陛下,一将功成万骨枯,学生以为,若能活下去,百姓是不愿意打仗的,而谁能让他们活得好,谁便是他们的天。士大夫读圣贤书,不屑商贾小道,学生以为,能利国利民之事,无分大小。”
慕灼华一番娓娓道来,深入浅出,说得旁边的仕宦也不禁轻轻点头,深以为然。站在慕灼华身后的考生,有许多人都曾在簪花诗会之时讽刺过她,但如今听她这么一说,也觉得她说的确实有几分道理,暗自为之前的态度感到羞愧。
慕灼华态度不卑不亢,却一开头便将昭明帝捧了捧,让皇帝听高兴了,往下话便也好说多了。这话里话外透露着一个意思,就是陛下圣明有为,番邦百姓都等着您去解救他们呢。
这种臣子说话的艺术昭明帝倒不少见,却见慕灼华一个小姑娘板着张清秀稚气的小脸,说起来也一套一套的,不禁有些好笑,偏偏她说得有理有据,让人生不出玩笑的心思。
“看你胸有成竹之态,这策问想来是作的无错了。只是今日殿试你犯了大错,污了试卷,虽然临危不乱还交了四句,但也难以服众。不过朕可以再给你一个机会,你把无为而治用来注解养蛮策解释给朕听,朕给你三十息的思考时间。”
慕灼华心中大喜,俯首道:“圣明无过陛下!”
用无为而治注解养蛮策,这又有什么难?但是昭明帝给了她三十息,却是存了为难她的心思,慕灼华也不好露出太得意的模样,便故作为难,皱眉思索了一番,待听到一声磬响,她舒展了眉眼,认真答道:“无为,而无不为,顺治,则天下大治。圣人治国,顺时应势……”
“……因势利导,民心所向,则事无有不成……”
“……藏利于民,泽被万姓,则民无有不忠……”
“……广开教化,人心思一,则国无有不兴……”
慕灼华注解了无为,又谈了何为治,自上而下,从里到外,把经济民生、德育教化方方面面的养蛮策说了个通透。
昭明帝一开始还带着笑,后来越听越严肃了起来,不时陷入沉思。一旁的太监运笔如飞,将慕灼华的话一字字写下,挥汗如雨,待慕灼华说完,他的手依然抖成了筛子。
昭明帝沉默了许久,才勾唇一笑,道:“善!”
三十息成文,如此思谋,如此文采,如此年纪……
昭明帝仔细端详慕灼华,心中有些惋惜,若是身为男儿身,那就更好了。他心中本是属意沈惊鸿为状元,沈惊鸿确实是无可挑剔,但慕灼华也是不遑多让。
昭明帝一时陷入了沉思,殿上之人跟着面面相觑,竟不知该作何反应。
慕灼华自觉答得还算不错,更何况有了昭明帝那个“善”字,她心中着实踏实了许多,只是这会儿昭明帝又沉默了太久,她难免也有些忐忑起来。
过了不知多久,慕灼华便听到昭明帝又带着笑意问了一句:“你既讲了教化,又讲了经济,却不讲军事,难道不打仗,便能得四海归一?”
慕灼华一怔,随即道:“打还是要打的,教化大兴,国富民强,这才好打胜仗。教化他们,是为了不打仗,打仗,是为了让他们坐下来好好听话。”
昭明帝失笑,指着慕灼华道:“你啊你啊,话都叫你说完了……”
左右侍从惊讶地看了昭明帝一眼,又看向慕灼华,心中暗道了不得,可甚少见到昭明帝笑得这么开心,这个慕灼华简在帝心,前途无量啊!
昭明帝信重的总管太监轻声提醒道:“陛下,是否召见下一个考生殿前对答?”
昭明帝这才回过神来,摆摆手笑道:“不必了,朕心里有数了。”
慕灼华这才得了令退下,跟着所有的考生回到偏殿等候名次的公布。
虽然不知道自己的名次,但她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应该不会太差了。
刘琛又惊又怒地跑到刘衍身边,不敢置信地说:“父皇居然想点慕灼华为状元!”
刘衍也是错愕:“皇兄真这么想?”
刘琛咬牙道:“父皇这是被蒙蔽了吧,那慕灼华虽……有几分本事,但论真才实学又哪里比得上沈惊鸿?”
刘衍愣神了片刻,方道:“只怕……难以服众。”
刘琛立刻道:“皇叔你说得对,不如你去劝劝父皇!”
刘衍失笑:“我如何劝得?殿试结果,皆看陛下心意。”
刘琛急道:“如今沈惊鸿誉满定京,父皇却叫一个女子作了状元,你让百姓作何感想,怕不是要在背后议论,说父皇是看中了慕灼华的美色!”
刘衍脸色一变,呵斥道:“慎言!”
刘琛这才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急忙闭上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