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长安(90)

作者:于欢

并不懂乐理但觉得此曲好听的陆善,撇了一眼了儿子,冷冷说道:“雍王可是崔贵妃之子,当年的李莫,是曾受贵妃指点才成为大师的。”

苏荷看着心无旁骛的李忱,心情变得有些复杂,那分与生俱来的从容与气质,似乎形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将人隔绝开来。

阵阵寒风吹入,卷起李忱幞头后的系带,许贺子端奉着双手,看着李忱的一举一动,不知是否是皇帝善乐的缘故,所生诸皇子,大多都精通乐理,所以不止李忱有此造诣。

待笛声彻底消散,许贺子朝李忱福身,闭眼说道:“今日奴家总算看明白了,什么是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李忱作揖回礼,“娘子之音,宛如天人。”

“大王让奴家想起了一个人。”许贺子走到李忱身侧,面朝皇帝,“一个已经被世人遗忘了的人。”当许贺子提起时,眼里充满了无尽的忧伤,以及怨恨。

花萼楼内有不少高官女眷以及宗室外命妇,李忱便成为了她们口中热议之人,受到不少女眷的青睐。

整首曲子,张贵妃的视线都不曾离开,或许,她也很吃惊,从不在人前显露,这才是真正的李忱。

“使者觉得如何?”皇帝开口问道。

突厥使者无话可说,只得连连称赞,皇帝大喜,挥手道:“赏。”

许贺子跪伏谢恩,李忱便也要撑着身体从轮车上起来跪谢。

花萼楼内数千人之众,皇帝本欲挥手制止,可转念一想,便又收回了手。

不出意外,李忱从轮车上跌落,众人都为之捏了一把汗,苏荷从席座上紧张的走出,扶着李忱谢恩,她很是不解,“你何必勉强自己呢?”

苏荷的出现,让花萼楼内所有高官与宗室都看清了她的样貌,苏荷的突然离席,没有人出言阻止,皇帝也没有表态。

许贺子本想搀扶的,但看见苏荷之后,便打消了念头。

“谢圣人。”

苏荷将李忱带回了坐上,并询问道:“有没有怎么样?”

李忱摇头,覆她耳畔小声道:“我是故意的。”

“嗯?”苏荷扫视了楼内一眼,发现原本听到笛声,对李忱抱有期望的大臣们,在看到李忱连站立都无法的时候,全都变了失落与无望。

许贺子的演唱结束后,已经是临近子时的深夜,卫应物见雍王安然落座,遂叉手道:“下官先行告退。”

李忱回头,“卫侍卫。”

“大王?”卫应物不解。

……

片刻后,卫应物回到御座下,朝立候的宦官嘀咕了几句。

只见宦官走到皇帝跟前,弯腰小声奏道:“启禀圣人,雍王说身体不适,想要先行请离。”

皇帝看了一眼雍王,挥了挥手,得到皇帝允许后,李忱与几位兄长以及姑母打过招呼,便与苏荷提前离开了花萼相辉楼。

陆庆绪见二人离开,便也想离席,但被陆善阻止。

花萼楼内的歌舞声极大,即便在兴庆宫外也能听到。

出了兴庆宫,苏荷扶着李忱登上马车,“驾。”

横街太过拥挤,马车便向南边的十字街驶去,万年县靠南边的几座里坊,人烟稀少,因而成为了种植的菜园或园林。

路过一片梅林之时,李忱命车夫停下,苏荷将其扶下车,推着她来到梅树下,李忱抬手折下一支红梅,闻着花香,心情十分愉悦,

突然,不远处传来一声巨响,砰!——直入云霄的焰火,重叠于圆月之上爆炸开来,万丈流光滑落。

这是宫中为迎接上元而放的焰火,此刻,花萼相辉楼内空无一人,皇帝带着满朝文武移驾至庭院观赏焰火。

苏荷被这长安的焰火吸引,她抬头看着天空,连心情也变好了,她转过身想要与李忱说些什么,却因高兴而忘了脚下。

“小心。”李忱抬手道。

苏荷被梅树下一块石头拌倒,因离李忱很近,下意识便扑向了李忱。

她倒在李忱怀中,拽着她的臂膀缓缓抬起脑袋,这一刻,周围的气氛似乎凝固。

春风拂过梅林,卷起片片花瓣,她们靠得很近,苏荷飘拂起的披帛从李忱的手背上划过。

花香与人身上的味道参杂在一起,每逢靠近之时,她都能闻到。

李忱将手中已经削去树皮的花枝簪到苏荷的发髻上,柔声说道:“朱颜长似,头上花枝,岁岁年年。”

苏荷楞了,李忱却半眯着双眼微笑,“上元安康。”

在焰火的照耀下,李忱的五官逐渐清晰,那双透彻的眼睛,也无比柔和,苏荷看得入神,连目光也渐渐变得呆滞,温柔而撩人心弦的话就在耳畔,声声入耳,苏荷心中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温暖。

“上元安康。”她闭上眼睛,勾起嘴角笑着回道。

---------------------------------

上元节的长安城,通宵达旦,直至深夜,这热闹也不曾退去半分。

母亲怀里的幼童早已趴在肩膀上入睡,游人不减,而贩卖应节之物的行商早已赚得盆满钵满。

已至深夜,花萼相辉楼的夜宴终于散去,宗室外戚与文武百官各自出宫回家,诸国使者有的回到使馆,有的则继续参观着长安城的夜市。

皇帝与张贵妃并没有留在兴庆宫内,而是走夹道返回大明宫,上元佳节,皇帝也没有陪同张氏留宿承欢殿,而是独自回到了自己的寝宫。

今夜,或许是张贵妃知道了皇帝的心思,又或许是自己的心情也变得越发复杂,乃至久久不能平静,她并没有再胡闹,而是任由皇帝离开。

寝殿内,皇帝屏退了所有宫女太监,陪伴他的,只有铜炉里滋滋作响的炭火,以及案上的烛灯。

烛光闪烁,宴后回来,皇帝便换了一身杏色袍服呆坐在御椅上,湿红的双眸里,映着画卷上的年轻仕女。

皇帝伸出颤抖的手轻抚,“蓁蓁,我们的孩子已经长大了,她越来越像你,可我,也变得越来越害怕,我与她之间,越来越疏远,我不知道当年的决定是不是对的,如果我做错了,就请你…请你托梦告诉我。”

作者有话说:

清乐大曲名词解释:古代乐教内容之一。艺术性为唐代大曲之最。

大曲:大型歌舞曲

《旧唐书·音乐志二》:“《清乐》者,南朝旧乐也…… 后魏孝文、宣武用师淮汉 ,收其所获南音,谓之《清商乐》。隋平陈,因置清商署,总谓之《清乐》。”

简单一点来说,大概就是收录了唐以前的乐府诗,称为清商乐,简称清乐。

李忱的那个祝福词是宋词哈,注释一下。

第68章 长恨歌(二十二)

——长安城·南衙——

上元之夜, 诸军将士为护京城安宁与圣驾安危,在节庆之时仍留守军营,每隔两个时辰一换岗, 连续三日, 无法回家与父母妻儿团聚。

将士们围着篝火席地而坐,训练的校场成了一个小小的舞台, 休息的士卒在上面进行角力,争相斗勇。

深夜时, 军中迎来了一个十分受欢迎的舞女,舞台便被空了出来。

今夜的李十二娘并没有跳她最拿手的剑器舞,身上的衣着也为普通的舞女衣裳。

六个乐人盘腿坐于舞台下, 李十二娘一边唱一边起舞。

“长相思, 在长安。”

诸将士看得入神,听到歌声后, 纷纷议论,“竟是谪仙人的长相思。”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李十二娘情感投入, 体态轻盈, 舞步曼妙, 身躯更是柔软的令人震惊。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将士们目不转睛的盯着, 纷纷惊叹, “没有想到,李十二娘子不禁舞跳得好, 连歌声都如此优美。”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 下有渌水之波澜。”李十二娘的舞步逐渐加快, 将全身心都投入到这首乐府诗之中, 已然将自己当做了诗中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