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长安(264)

作者:于欢

听到元帅府亲卫的传话,苏荷便不再留手,片刻时间,回纥将领便抱着一支腿倒在台上叫苦。

“得罪了。”苏荷走下台,飞身上马,连招呼都未打,便扬鞭离开了军营,“驾!”

剩下回纥太子愣在台下,“苏将军,苏将军…”

“殿下,失陪了。”苏荷高兴的挥手呐喊道。

作者有话说:

送别时的两句诗是宋代的,还是蛮喜欢这种感觉的。古人的浪漫。

李忱为什么对李淑那么好,是因为她在李淑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而且比自己还要悲惨的翻版。

第194章 平胡曲(二十八)

李忱抱着手炉进入车内, “小淑,你与我一道吧,有些事, 还要问你。”

“是, 叔父。”就这样,李淑陪着李忱同乘, 并将李忱被关押在洛阳时,行在所发生的一切告知了李忱。

东宫从前就有内斗, 这是李忱一直知道的,李怏自成年以来,与所有贵族男性一样, 除了娶发妻卫氏, 还纳了不少妾室。

由于卫氏一直没有嫡出子嗣,内宅的争斗与夺嫡便越发激烈。

“姑母说, 这是李家篡夺天下之后,上天降下的诅咒。”李淑道。

李忱长叹了一口气,“自太宗朝开始, 大唐就从未有过长子继位, 所以每次更替, 都会伴随着腥风血雨。”

“权力的宝座,会让父子之间形成一道永远不可磨灭的隔阂, 疑心之下的猜忌, 会使得君臣的身份永远凌驾于父子之上,即便你没有夺权之心, 但你拥有这个能力, 这, 便是疑心的开始。”

“父子之情深, 莫过于太宗皇帝与其嫡长,然而尽管太宗厚爱,却终究还是因为权力而刀剑相向。”李忱拍了拍李淑,“当你得到一些常人难以拥有的东西,必然也要舍弃一些他们所拥有的,这天下间,难有两全之事。”

李淑低下头,“他不疼爱我,所以防备也是理所当然,但先祖的社稷,不能够这般妄为,必要之时,我会做出选择的。”

“驾!”

“吁!”马车忽然骤停,驾车的文喜激动的回头道,“郎君,是娘子来了。”

李淑旋即起身将李忱扶出马车,苏荷骑着一匹黑色的骏马疾驰在风雪中。

“吁!”骏马高高扬起前肢,停在了马车前。

李忱站在马车上,隔着一道寒风,与马背上的妻子迎风相望。

时间仿佛于这一刻静止,搀扶的李淑与驾车的文喜都未敢作声。

除却被绑时的短暂相见,二人已经离别了太久,一想到许合子所说李忱在洛阳时的苦难。

这位征战沙场,成名天下的将军,竟湿红了眼眶。

李淑跳下马车,替苏荷牵住缰绳,“叔母,马给我吧。”

苏荷这才回过神,下马将马鞭递给了李淑。

扶着李忱的文喜见苏荷过来,便也松了手。

在寒冷的风雪中,重逢之人紧紧相拥,苏荷扶着李忱回到了马车内。

文喜笑了笑,扬鞭高喊,“郎君与娘子可要坐稳了,驾!”

自朔方军东出以来,已有一年之久,这一年里,苏荷都是枕戈待旦,从未有过松懈之时。

而今,她终于可以放下防备,依偎在李忱的怀中,尽情的呼吸着她身上那清淡又极为舒适的味道。

苏荷身上穿着比武时的短褐,在寒冷的冬天略显单薄,“北方的天寒,怎这般着急就出来了?”

苏荷摇了摇头,“我是习武之人,不怕这点冷的,倒是李郎,才不过短短数月,就消瘦了如此多。”

李忱搂着妻子,“这天下间,哪有比战争之地更刻苦的。”

苏荷伸出手,一把抓住李忱的手,将粗布袖卷起,看到了那道触目惊心的疤痕。

除此外,李忱身上还有一些伤,但都是较轻的皮肉伤。

但即使是皮肉伤,也让苏荷尤为心疼,“总有一天,我会让他们血债血偿。”

李忱收回手,摸了摸苏荷的脑袋,“都是做将军的人了,哪能这般冲动。”

“将军也是人。”苏荷说道,“也有自己的私情。”

“七娘。”李忱忽然搂住苏荷,“谢谢你。”

突如其来的谢,让苏荷有些不知所措,她伸手拍了拍李忱的后背,回道:“还记得从前我说过的话吗?”

“掌控乱世终究要靠武力,所以马背上的一切,我会替你去做。”苏荷又道,“这是我内心所想,并非玩笑之语。”

----------------------------------

——灵武郡——

雍王李忱的回归惊动了朝野,大多人都难以想象,作为朔方军统帅的丈夫,榆林河一战,燕军大败,而身处敌营的李忱,又是如何安全逃离的。

为显重视,李怏特意派内侍监林辅国带着人马出城迎接。

马车驶入城内,林辅国笑眯着一张老脸上前,“小人内侍监林辅国,见过雍王、长平王、建平王。”

建平王李潭一向厌恶小人,自然没有什么好脸色,苏荷性子也直,所以只有李忱肯与之搭话。

李忱掀开车帘,“辅国?当真是个好名字。”

林辅国半眯着双眼,“这都是陛下对小人的恩宠。”

“陛下自东宫起,林监就侍奉左右,陛下对林监的信任,怕是无人能出其右,辅国二字,当配。”李忱说道。

“能得主子信任,是我们这些做奴才的恩幸。”林辅国又道,“陛下已在禁中等候,请雍王随同小人前去谒见。”

“有劳。”

由长平王与建平王两位皇子护送的车架,格外引人注目。

灵武的百姓纷纷走出家门观望,街道上很快就聚满了围观的人。

“车内坐是谁啊,这般大阵仗,竟让两位皇子护送。”

“莫不是陛下吧?”众人纷纷猜测。

马车停在了宫门外,最后换成了轮车,李忱一身粗布麻衣从车内下来,更加引得众人议论。

直到众人看见苏荷,这个在榆林郡黄河边上打了胜仗的传奇女将,即便脱下盔甲,灵武郡的百姓依然能够辨识。

苏荷与李忱举止亲密,加上两位皇子的恭敬,很快就有人猜到了李忱的身份。

“是苏将军的丈夫,陛下的亲弟弟,圣皇的十三子。”

“我记得,关中与中原两地大旱时,就是这位亲王散资接济百姓的。”

苏荷推着李忱来到了灵武郡临时搭建的宫城,此时的李怏早已与文武百官等候在议政的大殿中。

殿门前镇守的,是效忠于天子的禁军,曾是西北戍边的军队,受召入京后,便编入了神策军中。

除朔方军外,李怏手中还有一支由安西以及河西、陇右等边军组成的禁军。

长平王虽为元帅,但禁军却直隶于皇帝。

禁军将二人阻拦在殿外,“谒见天子,当沐浴更衣以示尊敬,岂能粗服而入。”

苏荷有些生气,本想开口斥责,却被李忱阻止。

“这是陛下的意思吗?”李忱问道。

禁军一时间愣住,一旁的林辅国旋即大怒,指着禁军斥责道:“放肆,这是陛下的亲弟弟,况且朔方节度使就在旁,你没长眼睛吗?”

阻拦的禁军校尉有些慌张,他惊恐的回道:“末将只是按规矩例行公事…”

“陛下的旨意就是规矩。”林辅国道。

“喏。”

林辅国转过身,对着李忱哈腰陪笑道:“这些禁军都是由边军新组成的,不懂规矩,还请雍王不要怪罪。”

“国家的生死存亡,靠的就是这些边军,规矩?”李忱低头一笑,“只有解决温饱,才会思考秩序。”

“您说的是。”林辅国弯腰道。

殿外的喧哗,惊扰了殿内的文武,就在李怏派人出殿查看时,苏荷已经推着李忱来到了大殿之上。

殿内有许多曾经并不受重用,但是对大唐有着绝对忠诚的大臣。

现在他们汇聚于此,组建成了新的朝廷,成为了新帝运作国家的栋梁。

李怏穿着只有天子才能穿的黄色衮龙袍,高高坐在御座上,兄弟二人再相见时,已然从手足变成了君臣。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