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泪+番外(306)

作者:书自清

最终,孟旷还是说服了郭大友和穗儿,他们反复叮嘱孟旷一定要小心。

六月初七,用草木灰抹黑了脸、换上粗布衣衫的孟旷把自己打扮成了一个毫不起眼的土气商贩子,身上只带了一把匕首,便随邱白、古仲文,乘着李把式驾驶的郡主车驾再度入南京城。

第125章 吉祥鸟(一)……

这一回入城,车把式老李专门选择走南面的通济门,刻意避开了朝阳、太平、神策三门。虽然绕了远路,但更为安全,孟旷等人赶得早,抵达通济门城门口时时辰也尚早。

一个月后的南京内城与一个月前孟旷等人初至南京城时不大一样,城门大敞,进出人流如织。门里门外都是沿街叫卖的商贩,一派繁华景象。看不见盘查搜索的官军,只剩下城卫军无精打采地值守着,任由城内外的百姓进出无碍。

通济门毗邻东面皇城中轴线上的正阳门,高大的墙垣与其上耸立的箭楼给人强烈的威严压迫感。门后直通的通济大街就在皇城西侧,将皇城与西面的民宅区隔开。众人的车驾入城后,便往通济大街以西而去,古仲文打算去裕民坊一间相熟的大药房采购药品,而恰巧,孟旷此次要去拜访的马成业家,就在距离裕民坊不远的七家湾之中。

七家湾位于朝天宫(明代朝天宫一直是朝廷举行盛典前练习礼仪的场所,以及官僚子弟袭封前学习朝见天子礼仪的地方。)东南,与仓巷相连,因国朝初年最早有七户回回人家居住于此而得名。回回民俗中有大量禁忌,忌食猪肉、狗肉、马肉、驴肉和骡肉,不吃未经信仰回回教者宰杀的和自死的畜禽肉,不吃动物的血等。他们主要以自宰的牛羊肉为主食,因而这片地区也是最负盛名的买牛羊肉的好去处。居住于此的居民,也大多都是以屠宰、烹饪牛羊为业,信仰回回教的回民。

在裕民坊外不远处下了马车,孟旷与邱白、古仲文和车把式老李分头行动,独自去寻七家湾的马成业。这并不困难,往西走了一段路,不多时便来到了七家湾的街头。还没步入这地界,就闻得扑鼻的牛羊肉的香气,蕴杂着几丝生肉的腥膻,古怪又诱人。街头一棵老槐树下的石墩上,坐着一个头戴平顶白色小圆帽、胡须一大把的老者,这老者不似中原男子蓄发束发,只留一头很短的短发,露在小帽外的发丝已然全白了,胡须也斑白。他穿了一身十分有回民特色的褂子,手里捏着一柄小茶壶,就坐在那儿张望着来往的行人。

见到孟旷驻足在街口,他便出声喊道:

“那后生,你来作甚?”

孟旷蹙眉,一时没答话,有些惊异地望着这老者。老者一口西北口音的官话,因为口里也不剩几颗牙,说话都漏风,孟旷听起来有些费劲。

“我瞧你不似来买肉的,你来做甚?”

孟旷想了想,走近那老者,从袖中取出一张早就写好的纸条,其上写着五个字“我寻马成业”。老者拧着花白杂乱的眉毛盯着孟旷手里的字条,半天道了句:

“后生,你这不是难为我老汉嘛,老汉不识字。”

孟旷顿时无语,打算干脆不理会这老头,径自入那七家湾街中寻人。那老汉却起身,摆了摆手拦住孟旷,道:

“莫走莫走,老汉带你去见阿訇,咱们这里就阿訇识字,你有甚么事找他准没错。”

阿訇,孟旷听说过,应当是回回教中类似佛教住持一般的人物,也是一个回回聚居区中威望最高的长者。

这老者倒是个挺热心的人,许是实在闲着没事,倒是做起了这七家湾中的向导,怕不是每日都在街头观望,见有陌生人来便出言询问。孟旷随在他身后步入七家湾街,沿街的民房颇具民族特色,与汉人大量采用木制营造的宅院截然不同,全是土坯和黄草泥夯筑起来的土房,屋顶呈圆弧状,形似烧制瓷器的窑窟,回回人称之为箍窑。但是,这类房屋又奇特地融合了汉人建筑飞檐叠瓦的特色,一部分建筑顶部也造了飞檐,铺了瓦片。

那老者把孟旷引入了七家湾中的一所小型回教寺,这回教寺便是汉回建筑风格的融合,院落式布局,中轴对称。他们在讲经房中寻到了正在研读经书的阿訇,这位阿訇须发皆为银白,年岁更长。老者十分尊敬地向阿訇行了一个礼,然后将孟旷引见给阿訇。孟旷向阿訇拱手一揖,依旧秉持着不必要时不开口的原则,将那张纸条展给阿訇看。

阿訇看到其上“我寻马成业”五个字,一双白眉也如那老者一般拧了起来,且他神色有些古怪,望了望那老者,又望了望孟旷,他慢条斯理开口道:

书自清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