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谋+番外(610)

作者:于欢


王桢的密报刚送入蜀中不久,太尉曹寅的上疏也送到了蜀中。

曹寅向皇帝进献了一封陈情表,除了谢罪与感恩之外,提得最多的,便是萧怀玉。

曹寅向皇帝历数了萧怀玉为楚国所立大大小小的功勋,并向皇帝力荐萧怀玉,将之视作楚国的新生与希望。

最后,皇帝看着曹寅结尾的那些肺腑之言陷入了沉默。

尽管他在王桢的密报中得知曹寅的伤势已重得无法再痊愈,可当看到这血泪之书,他心底的一丝仁慈,也被唤起。

“曹太尉为国家征战了一生,这恐怕是他最后一次上疏了。”皇帝闭上眼睛长叹了一口气,“上天…也不愿放过楚国吗。”

曹寅的伤,已无法支撑太久,这些辅佐皇帝的老臣一个个离去,就连跟随他入蜀的丞相范离,也因为路上的颠簸,而在来到蜀中后,一病不起,他们都是皇帝的左膀右臂,如今接二连三的倒下,这让他不免感到恐慌,“苍天啊,为何没有悲悯之心。”

“陛下。”贾舟陪在皇帝身侧,“曹太尉久经沙场,定然清楚国家的形势,他这般安排,也一定有他的道理,或许真的能如曹太尉所言,楚国将在此战中,获得新生。”

“你知道失败的后果与代价吗?”皇帝抬起头,眼里有恐慌与不信任,“西阳郡若失守,那么朕,就是李家的罪人。”

“就算如曹寅所说,真的胜了齐国,那么朕要如何封赏?”皇帝又道。

“他是功臣,朕能处置他吗,可楚国有愧于他,他真的对朕…还能继续忠贞不二吗。”皇帝说出了心中的顾虑与担忧,“届时,他掌握了一方兵马,击退齐国,再折返攻取楚京,这楚国的天下,岂不就要易主了?”

贾舟听后大惊,“陛下,倘若萧将军真有此心,就不会拿自己的性命,换彭城王回楚了。”

“正因为他与彭城王有此情谊,朕才更放心不下。”皇帝又道,“如今的彭城王,威望与名声已经要越过朕这个皇帝了,如果萧怀玉在赢得齐国之后,拥立彭城王,将朕困于蜀中,又当如何呢?”

这些不过都是皇帝的猜想,贾舟看着疑心重重的君王,“陛下,楚国的北方与西北以及西南,都有兵马驻守,倘若真的发生哗变,陛下在蜀中,仍是安全的。”

“更何况,萧将军绝不可能有此心思。”贾舟本不愿意多嘴干涉这种国家大事,可是皇帝的疑心实在太重,他虽是宦官,却也明白国家现在的局势,战事迫在眉睫,绝不能再有所动摇。

“萧怀玉没有这个心思,难道彭城王也没有吗?”皇帝挑起眉头,准备下诏斥责太尉曹寅,并想将镇守西北的大将军郑珩调往西阳郡担任统帅。

身为丞相的范离,得知皇帝之意,于是抱着病体连夜入宫劝诫。

然而皇帝却不愿听从,仍一意孤行,坚持己见,范离遂动用丞相的身份,制约皇权,拒不发诏,并在天子行宫的殿前跪了一夜,直至晕厥。

正月寒气未消,加之范离是抱病之躯,长跪于风中,加重了身上的病情,又因年老,太医们皆束手无策。

皇帝得知后,懊悔不已,他亲自侍奉这位辅佐自己登基,并传道解惑的老师于榻前。

范离至弥留之际,仍不忘国事,他拽着皇帝的袖子,再次向他陈清了当前局势的利弊。

“阵前换将,是军中大忌,陛下若执意如此,西阳郡必失,楚国危矣。”

“唯有相信曹太尉之举,或能为楚国,争取一线生机。”

皇帝听着范离的话陷入了深思,这位对自己有恩的老师,抱病也要来劝阻,“好,朕答应先生,恩准曹寅的请求。”

皇帝虽应了曹寅之请,却另派人马赶赴西北以及西境,命两地边将,陈兵备战,以防止日后的兵变。

除了前线之事,范离对于楚国后继者人选,也极为担忧,“陛下。”

“臣辅佐陛下登基,已有近二十余载,而今,臣已是风中残烛,大限将至,再也无法辅佐陪伴陛下左右。”

皇帝听后,一下便伤感了起来,他握住范离的手,“先生于我有恩,我从不曾忘记。”

“陛下还是皇子之时,不受先帝所器,举步维艰,而今已为人父数十载,可还记得当年。”

“国家的兴衰,不在个人,陛下执掌天下,当思以远虑,于后继之人选,慎之又慎。”

“四皇子彭城王,如今为陛下之长,论才貌与品性,皆是诸皇子之最,陛下又岂能因为其母的出身,而疏离自己的亲子。”

“当年之事,已经过去,彭城王的生母作为女眷,受家族之祸,入宫为奴,又得陛下之幸,诞育皇嗣,此功,难道还无法抵前尘之过?”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