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殿珠林(上)(139)
祈求龙王降雨的仪式,恳求上天宽恕的求言罪己,亟待兴修的水利,充足全面的赈灾保证,这是他作为一国之君能做到的。
回到养心殿,稍作歇息,他又挥笔写下谕旨:自古人事有失,必干天和,或政事未尽合宜,或用人未能允当,大小官员,有按结党援,以及残忍之人,尚居职位。尔内阁会同九卿科道,一一详问具奏。
此事至关重要,由养心殿总管胡世杰亲自传圣谕。
这朝堂之上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汹涌,皇室子弟周围都有各自追随的宗室与家族,关系错综复杂。朝中大臣们在恭读圣谕之后,无不色变,大呼自己清白无辜。
祈雨、求言,数日已过,热灾却仍在继续。
历史小知识:
1、清政府为了确保赈灾政策的有效实施,前后制定了不少补充制度,这些制度对灾情的缓解有明显的效果,大致分为三种:正赈也称紧急赈济、先赈抚恤、摘赈和抽赈。
2、根据《清史稿》中记载:乾隆八年六月末开始,对赈灾政策进行了调整,按受灾程度分为“极贫”、“次贫”等不同级别,并对应了具体的时间周期。这次紧急赈灾一直持续到了乾隆九年五月末,整整持续了7个月,几乎到了次年仲夏季节。
3、“罪己诏”是古代的帝王在朝廷出现问题、国家遭受天灾、政权处于安危时,自省或检讨自己过失、过错发生的一种口谕或文书。它通常是在三种情况下出现:一是君臣错位,二是天灾造成灾难,三是政权危难之时。用意都是自责,只是情节轻重有别。
--------------------
历史小知识:
1、清政府为了确保赈灾政策的有效实施,前后制定了不少补充制度,这些制度对灾情的缓解有明显的效果,大致分为三种:正赈也称紧急赈济、先赈抚恤、摘赈和抽赈。
2、根据《清史稿》中记载:乾隆八年六月末开始,对赈灾政策进行了调整,按受灾程度分为“极贫”、“次贫”等不同级别,并对应了具体的时间周期。这次紧急赈灾一直持续到了乾隆九年五月末,整整持续了7个月,几乎到了次年仲夏季节。
3、“罪己诏”是古代的帝王在朝廷出现问题、国家遭受天灾、政权处于安危时,自省或检讨自己过失、过错发生的一种口谕或文书。它通常是在三种情况下出现:一是君臣错位,二是天灾造成灾难,三是政权危难之时。用意都是自责,只是情节轻重有别。
第94章 原春心结
=========================
天气一热,储秀宫里的高贵妃又病倒了,近些年她的身子越来越弱,尽管皇帝仍念在旧府之人的份上给她升了贵妃,但几乎没有再让她侍寝过。
乾隆元年升为贵妃的那份荣耀,终究还是在没有子嗣的现实中,一天天消失殆尽了。
她懒懒的斜靠在炕上,感受着殿中冰桶渗出的丝丝凉意。
前几日她听说皇帝颁下了谕旨,欲清查朝中结党,以正纲纪,修正执政之失。一听完这个消息,她全身都不利索了,郁郁寡欢了几日便一病不起。
这紫禁城中,人人都以为她是身弱多病,却无人知晓她得的是心病!
高原春并不是因圣恩已逝而苦恼,也不是因未出一儿半女而悲愤,自她十三岁作为秀女入宫的那一刻,她所背负的即是整个高家的兴衰荣辱,而不仅仅是儿女情长,皇恩圣眷。
作为家中的长女,一路从曾经的太子府,入了宝亲王的重华宫,再如今升为后宫中仅次于皇后的主子娘娘。她本以为自己能让从包衣发迹的高家再上一层楼,锦上添花,却未曾想到乾隆元年御赐的一次省亲却改变了一切,她的风光无限从此峰回路转,猜疑惊悚成了她后来每日的情绪基调,她此生是再也轻快不起来了。
遥想当年她喜怀麟儿,皇帝特允她以贵妃的身份回高家省亲。
这是她十三岁出门后第一次回家,风华正茂、富贵无敌,直到她在高府中见到了一个人!
尽管时隔多年,她还能记得清清楚楚。
那晚猜灯谜时出现了一个十三四岁的姑娘,按年岁推算,这是她入宫时从未见过的女孩子,眉目如画,前额洁白而饱满,衣着华丽光鲜,无论是身材还是样貌都远远超过了她的三个妹妹。
听母亲说起,这是雍正四年父亲在苏州任江宁织造时收养的一个孤儿,取名叫可儿,现寄居在伯父高述明的府上。
又或许是那个女孩样貌太出挑,才让高原春久久未能忘记。但她难以言说自己那种奇异之感,分明是从未见过,为何却会越琢磨越熟悉呢?
直到有一天她半夜惊醒:太子胤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