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殿珠林(上)(135)

作者:彼岸琴音

她披上了一件浅绿的蚕丝袍子就往前殿去,“小枣儿,你叫上明仁随我出园子一趟。”

当她撑着一柄石青色的大伞走到大街上时,立刻成为了被围观的对象,大家看不明白,这烈日之下的怎的有人撑着乌黑的大雨伞?!

安勤出了西门就沿着万泉河往东走,许是有一月无雨了,原本丰盈充沛的河水不知何时已裸露出了河床,直接踩着河中的石头就能走到对岸去。

沿河两岸,总有提着沉重木桶往来打水的人,安勤忍不住拦住一位衣衫褴褛、身型极瘦的老人问道:“老人家,你们为何都要到河里来汲水呢?每家院子里不都是有水井的吗?”

“小姑娘一看就是富贵人家,我们老百姓家的水井都干涸有一月了!再不下雨,这河里的水也用不了多久了。”安勤见他大水桶中只装了小半浑浊的水:“老人家,这泥水可是不能直接喝的。”

“唉,这水是脏得很,哪比得井水干净,我们只能用布多滤几次泥沙,煮沸后再喝了。怕只怕,以后连这脏水都没得喝了呀!”他不再停留,无奈的摇了摇头走了。

--------------------

历史小知识:

1、史上最热的夏天出现于乾隆八年,即公元1743年。从《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第三卷 “清代气象记录(上)”中可以看到,这一年高温几乎涉及半个中国。

2、乾隆八年七月,京城下午的温度均高于 40 摄氏度,其中在七月十四日至二十五日间,温度竟高达 44.4 摄氏度,这已然达到了现代高温红色预警。中国这样的高温纪录始终未被超越,面对着百年难遇的热灾,可以想象百姓是多么的惊恐和煎熬。

第91章 日行一善

=========================

大街上行色匆匆的路人,每个人身上都散发出浓浓的臭气,应是几个月都没洗漱过了。

本在孕期的安勤嗅觉特别敏感,不禁一阵反胃,赶紧跑到路旁的一颗大树后剧烈的呕吐起来,几乎连胆汁都吐了出来,额头上冒出一层冷汗来。

蜜枣手忙脚乱的拿出手帕,给她拭干了头上和颈上的汗珠:“我的好姐姐,咱们快回去吧,别的中了暑气,动了胎气可就不得了了!”

安勤用力撑住树干好不容易才直起身子,已觉得手脚发软,眼冒金星。她伸手拉低蜜枣,才稳住了自己摇摆的身子,耳语问道:“皇上可知道此事?”

蜜枣听得一愣,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但又见安勤不知为何眼睛是直盯着明仁的。

明仁陪着她在大街上走了快一个时辰,早已是焦渴难忍,一心只想赶紧回素锦楼去了,识趣的接话道:“皇上已在从热河回京的路上,只这两日就能到了。”

一回到小壶天里,蜜枣马上叫膳房送来了冰镇的绿豆羹,和一盘西瓜瓤,“夫人你先吃点解解暑,今日早起匆忙都没用膳的呢。”

“枣儿,你去请毛总管来一趟,我想问些事,”安勤坐在八仙桌旁吃了几勺冰凉的汤羹感觉一阵清凉直达全身,暑热瞬间消了大半。

紫檀木的桌子上,那只白玉碗里盛着青绿绿的汤水,另一只淡黄色的釉盘中还盛着红艳艳的瓜瓤,一套雍正年间的粉青釉茶壶和茶杯四平八稳的放置在中央。

这些器具和色调的搭配,看上去无不精致而完美,每一个细节仿佛都彰显着主人的审美与雅兴,还有,优渥的生活水准。

本是习以为常的生活场景,如今却像是根根锐利的锋芒,扎痛了安勤的眼睛。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几十年来她从未有过这样深刻的认知。

在她曾经生活的物质富足的和平年代,即使社会的贫富差距仍然很大,但温饱问题已不再是老百姓的烦恼,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上升到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而今日一见,她才意识到自己如今所处的时代,还是黎民百姓生死无常的落后时代,一场雨、一季热、一次疾病,都成为了每一个人生死攸关的因素。

无妄之灾将会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致命打击,然而这是落后的物质条件和科学水平难以对抗和化解的无情现实。

“安夫人,是有急事召奴才?”毛团匆忙的赶到了前殿,平日他总是忙于园内事务,安勤是很少打扰他的。

“毛总管,我已经跟你说了无数次,在这个园子里,不要再以奴才自称了,我也不过是个汉人,不是你大清朝的主子,”他们大家能全心全意的为自己服务,安勤已很感动了,更加是接受不了他们的低三下四。她觉得,服侍他人不过各人的一份生计,无需自降人格。

“是,毛团记住了,”自从到了小壶天当差,毛团发现这里的主子与众不同。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