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穿书后我绑定了作家助手/七十年代恶毒女配写文日常+番外(325)

作者:祝珉

所以现在才看到这篇文章,甚至是在百花报上看到的。

单单是这篇文章登上了百花报,就足以让张明月知道祝蹊的厉害了,现在再加上她已经看完了祝蹊写的文章,她对祝蹊的厉害的认知,就不仅仅只在厉害这个词语上了。

别人不知道,但张明月自个儿是很清楚,当初她面对这些事儿的时候,内心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想法,而且祝蹊这篇文章里描写的剧情,其实跟自己遇到的已经有很多不同之处了,但自己看下来,还是能一瞬间就想到自己,想到那些曾经,这对人心洞察的本领,一般人真的做不到。

饶是这样了,张明月也没有跟李雪似的苦出来。

她只是十分珍重地把报纸还给了李雪:“这篇文章写得真的很不错,虽然充满苦难,但也充满力量。”

现在还没有爽文的说法,所以张明月也不知道,这种生活处处皆陷阱,但对主角却充满希望的写法在后世其实很普遍了。

她只从自身出发,认为从文章中汲取到了力量,于是极尽夸赞。

李雪也很赞同她这种说法:“之前我还在犹豫是固定订百姓文艺报呢还是订这个百花报,现在为了看完这个故事,我也要订一份百花报!到时候你跟我一起看!”

她手头的确算得上宽裕,但要固定一份支出还是要左右权衡的,毕竟除了眼前的花费,她还需要考虑到将来的生活。

自从决定了不把自己考上了大学的事儿告诉家里面人时,李雪就决定放弃家庭支持了,她现在可以说是孤身一人为自己的将来而努力,需要考虑的事情太多太多。

张明月点点头,但过会儿又说:“你想要看完这个故事,其实也可以不订百花报的,我有个法子。”

李雪:“什么法子?”

“你没看到吗?这篇稿子的来源是京大的校刊《明天》,我有个认识的人就是这个杂志社的,我可以问问她能不能借给咱们看呀,这样你就可以订百姓文艺报了,你不是说文艺报上面的文章更有意思吗?”

张明月对华视台很有好感,尤其是对当初来找她拍摄的团队很有好感,祝蹊正是其中的一员,她爱屋及乌,便对支持祝蹊开办校刊的百姓报系统很有好感,所以更支持好友订百姓文艺报。

人就是这样的感性动物嘛。

李雪:“真的?那太好了!”

她又看了看百花报上面的这篇文章,还是觉得写的很好:“《明天》是京大的校刊,那就是说,这篇文章是京大的学生写的咯?”

张明月作为“不言”马甲的唯一知情者,当即就点头了。

李雪顿时感叹:“真不愧是考上了京大的学生,她可真厉害啊!”

“是啊,听说他们这校刊都还是大一新生开办的呢,都说给她们投稿还有稿费拿。”张明月最羡慕的还是后面这点了,谁不想要有个额外的收入补贴补贴自个儿生活支出啊?虽然她们吃住学校的,其实也没有很多地方需要花费什么。

李雪本来就是个文学控,这会儿听了,就更羡慕了:“我当时怎么就没有再努努力考上京大呢!”

她也想投稿!也不知道京大的校刊接不接受外面学校的投稿?

张明月:“那你考上了京大,不就没办法跟我做朋友了?”

“我就是说说而已,我的情况你还不知道吗?能考上京师大都是运气好了,你还跟我介意这个呀?”

李雪跟张明月说笑着,没注意到外面的动静,下一秒就听到了新回来的舍友问:“什么情况啊?谁介意?”

两人自有默契,当下就转移了话题,正好也有现成的可以说的事儿,便开始跟这新舍友安利起了《青春》。

“我们说刚刚看到的一篇写得很不错的小说呢,李雪都看哭了,就说她这情况来着。”

这么一说,舍友立马就来了兴趣了——

“拿来我看看。”

*

《青春》在百花报上刊登之后,更多的人来找祝蹊问《明天》售卖的事儿了。

这第一期搞得饥饿营销的效果这不就出来了?

祝蹊就十分淡定地跟人说:“因为是新生事物,我们也不知道到时候大家伙儿的接受程度怎么样,第一期就只刊印了两千本,早些时候就被订完了,所以现在我们杂志社也没有剩的了。”

说完之后,也是十分自然地就开始推销起了第二期:“但是我们第二期在下月初的时候也会刊发了,虽然不是特刊,但这么一来,也算是我们《明天》正式版本的第一期了,如果你想要订的话,可以到我们杂志社的活动室,找苏志鑫同学预订,到时候杂志印好了,我们会根据你留下来的联络地址,专门送到你那儿去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