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瓷娘(162)

作者:春甜花花

与此同时,记着周慎立下的功劳,乔月又给了他机会,让他带着自己的人手,着手铺扯去津门的路。

由周慎负责统筹,将沿路没田的人家都征招起来,每日十个铜板,领着大家将从京都前往津门的官路拓宽了三丈,待拓完后,再开始修缮了路面。

由于人手都是各地的,方便同时进行,也能缩短整个工期,花上两三个月,便能将路修好。

修官路,无论如何都是造福两地的。

只花的乔月的银子,又不劳官家费半寸心,这事儿虽未得到官家只言片语,可在中间帮乔月周旋的顾怀玉说了,圣上心里有数。

国为民计,民为国衷。甚安。

一个月的功夫,等乔月终于能抽身去津门时,文协学堂和窑厂都已建成。

乔月先是开了文协学堂,也趁势将第一瓷局的字号推了出去。

不取分文,既能学文化又能学手艺,若是学的好了还有银子拿,方圆二十里的人家无不心动。

秉持谨慎的态度,大多人家都是将家里的女子都送了来,想着后头若是要向她们讨银子,便是不要这个孩子了,损失也不算大。

到底第一瓷局是真诚的,一日日地教养,孩子们也跟着一个个传颂起来。

渐渐的,街头的乞丐聚了过来,各村的孤儿们也跟着跑来投奔,胆大的胆小的聚了一堂,灵活的踏实的组成了一团。

足了温饱,有了希望,纵然有少数人顽劣了些,可随着日日明理开智,孩子们至少都懂得了匾门上的“堂堂正正”。

而与此同时,许友义也已带着所有瓷师将地方文化与艺术创作琢磨了个遍,烧制了几十种瓷器,又等着乔月来后,拟定乾坤。

德化的瓷师们本就是为了出来游学的,一为涨见识,二为将艺术与商道融会贯通,从京都到津门,他们从听苏有金许友义的,也渐渐地开始听乔月的。

有的瓷师纯粹,一心投入匠道,乔月也能从他们的作品里,看出从技术到心境上的变化。

曾经的德化以技超群,如今更能在作品里看到灵气。这份灵气就是文华底蕴。

也有的瓷师更想从事商务,待跟着一起完成了瓷器烧制后,随着津门的瓷坊正式落了地,他们自告奋勇,决定进门店做事。

二百余人里足有二十三人与乔月签了雇契,这些人本就是瓷师出身,极其懂得瓷艺的价值与魅力,乔月相信:待他们成了业务经理后,自能侃侃而谈,将瓷艺的真实魅力一一宣扬。

艺术本就是一个个故事的包装,特别是这些瓷器本就是取自于津门的风俗与文化,两相结合,便如风口上的风筝,只消牵着线,便能迎风高飞。

乔月乐见其成。

乔月两地奔波,在津门时,便带着苏有金着手津门的生意,教他做人事框架,教他市场洞察,教他如何利用地方文华营销,教他如何盘点生意塑造品牌。

乔月带着苏有金运筹,也是放了一半的权,大事她做主,小事金叔决策,一教一习,两人也算是默契。

十一月底,津门的瓷坊彻底装修完毕。

乔月带着苏有金坐在门口,晒着日头,瞧着门前人来人往,回首这几个月,只觉得真如白驹过隙。

乔月:“真快啊,明日许友义就要带大家回德化了,从八月到京都,再留到今日,大家为第一瓷局真是尽了心,金叔,谢谢你们了。”

“就要年底了,大家也想回家团圆。”苏有金晃了晃烟杆,“不过你也莫怕,如今窑厂里已备下了近千件定制瓷艺,至于那些流通的器皿,瓷师们也都做了几十套模具,以备万一,粗酸下来,至少三到六个月里,总能撑住的。”

乔月凑趣笑道:“这点我倒是不惧的,都说名师出高徒,头一批新招来的瓷师,也受了友义两个月的培训了,再过三至六月,总能撑起瓷坊。”

苏有金不置可否地笑了笑,“我问过了,有十七名瓷师切实喜欢津门,所以待年后,他们应该会拖家带口,再跟着友义回来。——左右第一瓷局是供了住所的,来这儿安家也容易。”

德化的瓷师基本还是以与苏有金商量为主,能有这个结果,自然少不了金叔与许友义在其中周旋。

乔月忍不住朝苏有金抱拳摇了摇,又兴奋道:“那真是再好不过了,有这十七名瓷师掌门,往后在出品上,也能省下心力。”

肯定不是这么说,苏有金心里都有数,他睨了乔月一眼,带着几分老成。

苏有金:“还得是你算的准。他们只醉心于创作,其他的都不想费心。又想着到底还得留些富贵养家糊口,这么算来的确是与第一瓷局签人最为适合。——毕竟作品的收入都在你们手里捏着,能自己亲眼看着,心里自然踏实些。左右这么一计量,才想着不如留在你这儿。”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