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70年代做文豪(111)
这时候的社会主流是矛盾的多变的,他们一边举/报/打/压臭老九,一边却又对能在主流大报上刊登文章的文人推崇备至。
秦松的出头,确实稳住了秦家摇摇欲坠的局势。
——没人不怕秦松在首都有个什么门路,直接把信写到首都领导们面前。
再不济,到时候对方在投稿的文章里写上一点抹黑污蔑他们的言语,也够呛让人憋屈难受的。
第55章 杨家
秦松回昭阳的前几天确实很忙。
除了第一天上午带着秦爷爷去医院做了检查, 又买了轮椅,当天下午开始他就在四处走动。
作为独立作家,秦松的工作一向是自由的, 就连人际关系也简单至极。
他曾在网上随手回答过一个问题。
题主询问什么工作能时间自由办公地点自由, 还不用苦恼社交问题。秦松建议对方尝试写作。
不管是出版写作还是网络写作, 眨眼间你就可能发现自己距离上一次联系上司(编辑)已经过去几个月甚至几年了。
不过工作如此,不代表他就不会处理人际关系。
甚至因为他常年在外走动,遇到过很多人很多事, 处理能力更甚常人。
他不拒绝偶尔的“狐假虎威”, 既然能借到“虎威”,说明这属于他本身拥有的能力之一,为什么不去用?
所以他去拜访秦父秦母厂里领导的时候,除了应该有的礼品诚意, 还带着一个笔记本。
“最近在和《观时代》报刊的主编商量, 第一本小说马上就要写完了, 在等待出版的时间里想要敲定下一本故事的几个重要角色,我初步的构思是主角属于一个工人家庭。虽然这很符合我个人的亲身经历, 多少还是有很多地方不懂,冒昧来访, 不知道能不能耽误您一点时间帮忙指教一二?”
既有捧人之意, 也有警醒之意。
一通走下来,原本对秦家出了个劳改犯有意见的厂领导立马表示个人归个人,现在是新时代,不能搞封建顽固派的那套连坐。
特别是秦母所在的纺织厂,因为秦梅放火烧的就是他们厂的库房, 哪怕是废弃库房,也没有造成太大损失, 可造成的影响是恶劣的。
秦梅放火的原因,又追根揭底落到了秦母身上。
所以秦母目前是坐冷板凳,未来这份工作还能不能保住交到子女手里,就不得而知了。
秦父和秦松大哥是同一个修造厂,秦父是六级老钳工,上升空间有限,秦梅的事对他的影响倒算不得大。可对秦松大哥秦山,却是影响很大的。
年前他分明已经通过了考核,秦梅事发后他的升级证书却迟迟没能发下来,在车间里也受到了冷待。
也是因此,现在都腊月二十六了,秦山都还在外面出差公干。
他想试试往下一级的修造厂走。
以往他抢着外出公干,厂里人除了背后笑话他“人往低处走”,也没人说什么。
这次秦山却意外接到了厂里领导打来的电话,电话里领导语气温和,询问他什么时候能回来,“秦山同志,像你这样踏实肯干的年轻人,正是厂里最需要的,你这一走好几天,车间里都忙不过来了。”
秦山感到很困惑,不过领导主动释放缓和的意思,他也不愚直,第二天下午就回了昭阳市区的第一修造厂。
除了领导转变的态度,还有车间里其他师傅和工友,全然不见了之前隐约对他的排挤疏远,反而在看见他的时候就很热情地邀请他一起去食堂吃饭。
秦山也想弄明白,便也没推辞。
等打了饭一起寻了个座位,秦山才明白到底怎么回事。
也就几天的功夫,现在他们厂都传遍了。说他的三弟马上就要出版一本书了,准备写的新故事还是跟他们这些工人有关的。
“秦山,到时候你让你家的大作家把我也写进去呗,到时候出版了我也去买几本支持你弟弟!”
“还需要你支持?我都特意打听过了,听说不少人都喜欢看秦山弟弟写的故事,特别是首都那边。”
这时候全国各地的人对首都都存在着一种莫名的推崇,哪怕是首都的平头百姓,只要一说是首都来的,立马让人肃然起敬,再问一句润主席他老人家身体还好吗?
这也是为什么秦松明明在西南省省城大报《进步青年》上也刊登文章,在昭阳这边却很少被人重视,讨论的都是首都的《观时代》。
吃过饭又特意打了一份红烧肉,秦山回家的时候撞上家里人正在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