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年代文女主的漂亮姐姐(118)
居委会、街道跟乡下大队公社一样也有妇女主任,都隶属于区妇联。
妇女主任一般都是居委和街道的女性副主任兼职,日常大家也并不注重妇女工作,觉得处理好日常事务就行,没有什么需要单独做的妇女工作。
顶多开开会,走走形式,要么就象征性地去孤寡老太太家慰问一下,而这些本身基层组织也在做,街道班子慰问孤寡老人难道会不慰问孤寡老太太?还得单独慰问一次?那不是多此一举么?至于其他的,他们也觉得都在居委会和街道的日常工作里,所以妇女工作没有什么需要特殊对待的。
不过现在首都等大城市已经陆续开展优生优育工作,所以妇联的任务就重起来,但是首都那边已经成立专门的计生办,妇联只是一个辅助单位。
林萧听朱晓艺的意思,自己应该挺轻松的,顶多就是写写文件什么的。
这份工作在林萧看来就是过渡一下,拿工资会更踏实,干到恢复高考,如果没有意外的话。
转眼中午,街道有食堂,林萧的口粮都领到家里去,就不在单位吃饭。
朱晓艺却一把拉住她,“第一天别回去了,咱俩一起吃,我有多的粮票。”
林萧口袋里倒是也有粮票,不过很多单位都会印刷自己食堂专门的饭票,不用通用粮票,也是为了避免有外人浑水摸鱼过来蹭饭。
有些单位食堂伙食特别好,福利也好,□□票能给三两的大馒头,有些就是不掺玉米面全是白面馒头,其他人也会拿粮票去蹭吃蹭喝,后来各单位就自己印刷饭票了。
街道食堂的伙食不错,二两馒头很大个儿,应该是多给的,林萧感觉自己吃不完。
这时候的二两馒头不是做好了称二两,按照规定应该是二两面,再加上水起码得三两半馒头,手里这个感觉有半斤了。
白菜土豆炖粉条,有点肉渣儿,还有一个腌咸菜。
味道马马虎虎,但是林萧吃得津津有味儿,这可是白面大馒头!
自己去粮站领口粮还得一多半粗粮呢,这有单位就是好!
这就是工作的福利啊!
吃到一半儿的时候两人聊得还不错,朱晓艺笑着试探林萧,“林萧,你和钟主任是亲戚?”
林萧故作不知:“不是啊,为什么这么问?”
朱晓艺:“不是亲戚,那你工作咋安排的啊?”
这年头大家都知道但凡一个工作岗位,哪怕只是一个临时工,要想得到要么有钱要么有关系。
工作都是能继承的,父母退休子女顶上,甚至可以偷偷运作卖给别人,谁都把自己那个岗位看成自家私有的,有安排工作权力的领导难道不这样?
他们怎么可能白白把一个工作给别人,要么是自己亲戚,要么是拿到相应的好处。
哪怕那些表面考试招工进来的,也是拿了好处才行,否则凭啥就招这个人?考试能过的人多的是呢。
林萧说和钟主任不认识,也没钱活动关系,朱晓艺是不信的。
她自己的工作是老爸退休她顶的,大哥的工作是老妈提前退休顶的。
现在一个临时工的岗位要想买也得三五百呢,正式职工六百起步,有些抢手的工作起码一千,甚至两三千都有。
林萧说没花钱,朱晓艺真不信。
林萧看她一脸不信的样子也没再解释,环境如此,人家不信也正常,解释也没用的。
下午赵培英就给林萧安排工作,让她把新华街道的孤寡老太太单独列出来,街道有孤寡老人的记录,直接抄出来就行。另外她让林萧把本街道的新婚育龄妇女统计一下,这牵扯到计划生育的事情。
林萧:“……”
这怎么也得有大几千甚至上万妇女吧?
她想问问赵主任要怎么开始,赵培英却一副你看着办的样子。
林萧就不再问赵培英,而是去找朱晓艺问街道常住人口的名册。
朱晓艺:“咱们国家64年进行过一次人口普查,不过后来下乡插队的不少,又有回来的,这人口就挺乱套的。”
她给林萧指了放街道人口登记表的柜子。
林萧想了想去找街道给人开登记结婚介绍信的记录册。
结婚都得单位开介绍信,户口在街道的就要街道开,结婚以后还得合并户口落户之类的,都有记录。
这样找起来就轻松许多。
赵培英虽然没管林萧怎么办,但是看她这样做倒是挺意外的,看来小姑娘的确机灵,会用脑子办事儿,并非单纯靠脸走后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