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珍宝(85)
“对啊,都不知道这场雨下多久呢。”
“夏日多暴雨,冬天很少有雨,多半是一整天的绵绵细雨。”
贺嘉年把脸颊被风吹得冰凉的小姑娘揽回来,放下帘子,“既然不能出门,不如赖被窝。”
珍宝原先也是这么打算的,但这不妨碍她怼贺嘉年,“大懒猪。你说你怎么这么懒?”
从小一块长大贺嘉年能不熟知这小丫头的脾性,他捏着珍宝软乎乎的腮帮子,“明明自己也是懒猪。”
“窝无四!”我不是!
贺嘉年逗她:“那你起床,现在出门我不拦着。”
雨夹雪冷到骨,这天气除非必要不然没人想出门。珍宝又不傻,她不争那口气。珍宝哐哐拿头轻撞两下贺嘉年胸膛,“我不,我就要陪你。”
洁白颀长的手给怀里的暴躁小火龙顺毛,“好好,陪我。”
两个人窝被窝睡了个回笼觉,再次醒来窗外的雨还没停,天空也还是阴沉昏暗的。
“多穿点。”贺嘉年把毛衣和棉大衣拿给珍宝。
“知道啦,我又不是小孩。”
“你不是小孩吗?那还睡觉前把袜子脱了。”都已经双脚冰凉了还不穿保暖袜睡觉。
珍宝才不会说,因为只有这样贺嘉年才会给她捂脚。
四合院的房间并不相连贯通,从卧室去堂屋就得打伞,还要走过泥泞的院落。
珍宝百无聊赖,出神的看着大门,刚才吃完饭贺嘉年出门了,说去找巷尾那个木工大叔问做模具的事,珍宝让他停了雨再去。这人打着伞就出门了,说几步路的距离很快就回来了。
老房子在下雨的时候,屋檐下会滴落成串的雨珠,一个一个溅在地上融入积雪。天气就像老佛爷的脸色说变就变,刚才还是绵绵细雨,片刻雨势就变大了。贺嘉年还没回来。
怎么沟通做个小模具要那么久?
嘎吱一声木门轻响,修长的手指推开大门,贺嘉年的身影出现在雨幕中。
“你回来了?”珍宝欣喜的跑到屋檐下。
贺嘉年收起伞把它倚在墙上,“进去吧。”
搪瓷杯里热气袅袅升起,贺嘉年喝了口热水缓了缓身上的寒意,跟珍宝说起情况:“李大叔说可以做,一个两块五,一共五块钱。不过得十天后才能拿。”做两个模具当然用不着十天,不过李大叔得先做别人的单子。
珍宝有点惋惜,“那时候我们已经上学了。”
一双大手揉揉乌黑柔软的长发,“没关系,买了以后可以用。”
这句话真的很像她以前在某宝剁手的时候安慰自己的话,然后时间证明了,有些东西哪怕过了再久也是不会去用它的。
贺家爸妈的单位早就开始上班了。下雨天学生可以不出门,上班的人可不行。
贺爷爷在客厅戴着眼镜看着报纸,坐着摇椅喝着热茶,听着雨声收音机还放着京剧,时不时跟着哼两句。
珍宝看了眼爷爷,跟贺嘉年说,“爷爷的退休生活好滋润哦。”上学期,也就是去年的时候贺爷爷退休了,现在被学校返聘回去,一周上两节课,虽然工资没有正式教授那么高,但退休金加返聘工资也是一笔很可观的数目了。
“我们以后也可以这样。”
此刻两人正在灶房,大黑铁锅架在灶台上,珍宝往炉膛里塞柴火,“够了吗?”
贺嘉年负责炒干红豆沙,“还行,暂时不要加柴火了。”
待红豆沙变得干燥绵软没有水分,珍宝看了下成品,让贺嘉年都装碗里封存。这样等雨停了他们要出去卖驴打滚的时候,可以省了不少事。
雨珠滴答滴答的往下滑落,这么冷的天如果能吃火锅那是再好不过了。珍宝倒是想倒腾火锅,可家里没有小炉子。
傍晚的时候,淅淅沥沥的雨声停了,乌云散去,虽说还是阴沉沉的,但总算没了刺骨的寒意。
“要把灶炉拆了,用那什么小煤炉子,说以后有人定期送蜂窝煤,不过还是得自己买。”贺妈妈下班回家,跟家里说了下街道办的通知。
珍宝:“其实也是一样的,现在柴火我们也要定期买。”城里没有地方捡柴火,好在街道办负责给区里卖这个。
贺妈妈也知道这个理,不过大家对未知的东西心里总是会打鼓儿,“就是不知道这煤炉用着怎么样,不知道会不会消耗大。”
珍宝没用过煤炉子,不过现在没有抽油烟机,不过是灶炉还是煤炉都得在另外个房里用。家家户户都会在灶炉前面开个大窗口,那油烟就会顺着窗口飘出去不会弥漫在灶房。
“什么时候拆灶炉?”
贺妈妈:“这个星期天就到我们胡同了,我明天就去把煤炉买回来备着。”
贺妈妈是个拖不得事情的,第二天风风火火的就把煤炉子买回家了。小腿高的小圆柱子,看着比灶炉小多了。贺妈妈还让贺爸爸去买个新的铁锅,这小煤炉可承受不住家里现在那口大黑铁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