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1103)

作者:肥妈向善

谢同学爆料过的说自己的诀窍在于把握住角度。

第2851章 如何厉害法

这种硬竿子的物品要让它走在正确路径上,一开始进入的角度是要准确。

之前几位老师猛点头是这个原因。另一方面都知道,不要听谢同学说的轻松,这只是第一步。

能不能把控住对的角度,靠的是操作者的手,不是说说算算能做到的。

头次操作者如何有把握肯定能做到没有做过的操作。

没手感经验其实没关系,手感经验一样可以靠数字计算。

镜鞘可以与刚拿的穿刺针做一对比重量长度的数值,继而在脑子里演算出新手感数值出来。有这个计算出来的手感相对数值,脑子告诉手,按照刚穿刺针多少倍或几分之一的力气放下去,应该是差不多了。

微细的调整不怕,不管是什么东西在手,穿刺针穿刺那会儿,她对患者脑组织的阻力值是采集到了,心里有底,不至于损伤戳穿脑组织,知道力量上限在哪下限在哪儿。

头次握这东西做穿刺,怕不怕动作不习惯别扭。无需怕的。这些医学器械发明出来是要方便医生操作的,基本不存在违背人体手部自然的运动机制。

镜鞘是需要医生两手握着,但是它的握柄和鞘体呈一定角度接近九十度角的,利于医生握插。

脑子里思路条理清晰,心态稳稳,握这东西知道手要用多少力气和角度。

瞄准后,角度调整到位,鞘体头部放入切口内,保持一定慢节奏进入,同穿刺针那样尽可能避免伤害到脑组织。

她做的很顺溜,毫无阻碍地完成第一阶段目标。

站在她旁边的黄志磊整个人看傻眼了。

不能说他以前完全没有见过人家做手术。那次谢婉莹参与骨科手术时他去围观了。只是这种近距离全程目睹的震撼和围观片刻的感观是截然不同的。

人家说小师妹厉害,他当师兄觉得骄傲也觉得师妹厉害,师妹在他面前表现过医学理论上的厉害。可到底,小师妹做手术怎么个厉害法,他尚未亲自体会到。

今天的手术画面以及这一刻,算是给他带来了第一波视觉冲击,让他明白到了什么是小师妹的厉害:小师妹的厉害是叫人说不出的厉害,是让人想不通怎么厉害的厉害。

这是让他这个神经外科医生脑子快被震蒙。

让他最诧异的是,四周的人和他这个小笨蛋一样被冲击到了。

数双眼睛直瞪瞪谢婉莹的那双手。

“她以前在普外二的时候。”孙玉波回忆去年谢同学第一天踏入临床的雏鸟样,越回想脑子越懵掉,“她被谭老师打过好几次手背的。”

谢同学脑子是可以,课本知识学的扎实,对医学信息善于搜集。唯独在手感上没经验积累差一点。他孙玉波给谢同学当老师,少有能安慰到自己的地方。好在在这点上谢同学和他没两样是要被谭老师打手背的。

什么操作对医生的手感要求高?越高端的工具对医生的手感要求越高。这是谭老师在谢同学出科考试时演示的效果。

第2852章 提高档次

一帮医生今天被这个手术画面冲击到的原因是:神经外科手术应付的是脑组织,本身要求医生的手感要很高了;其次,用的脑室镜这种高端手术工具,手感要求更高。

你说这谢同学头次做,怎么能表现出这种恐怖的手感精确度出来?

“他和曹医生不一样。”施旭说。

黄志磊的脑子反应过来了。

曹师兄的手感天生好,做操作好像耍太极剑,来去自由潇潇洒洒。

宋猫一样是个靠脑子的天才学霸,可做手术不是这样的,偶尔会带点天才的傲气,发挥两下天赋的时候像魔法师挥下魔法棒。

唯有小师妹的手操如被什么控制住的走动精细,这种顺,叫人霎时间特恐怖不像个人。

黄志磊再扭个头望旁边的人,曹师兄也好,宋猫也好,均沉寂得也不似个人了。

“我说了,她这是领悟到你给她批改的笔记精髓了。”施旭转头对谭克林说,再三确认自己这话绝对不是拍谁马屁。

谭克林的薄唇一张,冷冰冰再次否决掉他:“胡说八道。”

他这个徒弟从一开始能吸引到众多人的目光不是因为她的脑子,是她的专注力。只要是大佬都知道,决定一个医生的事业天花板,专注力是要排在第一位的。

笔记上他写的东西,哪有可能打通她的大脑指挥到手的那条“特殊渠道”。唯有强大的专注力和意志力能做到这一切。

说明谢同学的专注力是提高到更恐怖的档次去了。

手术继续进行中。

镜鞘是硬的,硬的好处在于,医生双手离开它,它也不会倒下来。这是由于手术切口是在颅骨上开孔,颅骨给撑着支点以及里头紧密的脑组织夹着,不让它歪斜。打个比方,车祸见过钢管插入人脑袋的,人头部不轻易动,钢管自己是不会歪的,这样的画面在新闻报道上是常见过的。

谢婉莹左手扶下镜鞘,右手拔出导芯。

这边助手宋医生快手快脚早给她备好脑室镜了,连接上了电源。

脑室镜本体和镜鞘外形类似,握柄与主体是成一定角度方便医生操作。

脑室镜从镜鞘中间的通道插入,送入到了患者的颅脑里头。此时先冲洗管道,在脑室镜的测孔连接上导管和注射器,用生理盐水冲洗。

监控器打开了,向着医生们的电子屏幕上出现了患者的颅脑内部画面。

第一眼,医生们可以看见在光源下照出来的若肤色的组织若穹窿状,这是侧脑室了。里头的黑洞洞是室间孔,位于侧脑室的前上壁。在这个若穹窿状的脑室区域里头,可以见到有各种血管在走。细的血管是隔静脉,粗大的血管是丘纹静脉,它们在室间孔会合。

再有红红的一堆儿东西是有名的侧脑室脉络丛了,之前说过的脑脊液来源处。像怀疑患者为脉络丛出问题,产生过多脑脊液造成脑积水的患者,医生会在脉络丛这里顺便电灼尝试减少产生脑脊液。

丘纹静脉和脉络丛从室间孔进入第三脑室。

第2853章 优势

手术进行到这里,按照原来的手术计划,确定了室间孔位置,看见了脉络丛。只需把分流管头端放到室间孔正方避开脉络丛,算达成手术的第一个小目标。

问题是,既然用上了脑室镜,好心的医生是会顺便把患者的侧脑室检查下,看看患者的脑室系统里有没有其它问题。

这患者之前怀疑为交通性脑梗阻,是不是真是这样的,或是ct等术前检查没有能拍出来什么东西。这个年代的ct精确度不是非常高的,以前案例有提过这点。

现在医生使用的脑室镜是硬镜不是软镜。医生比较全面地查看脑室,可以换上带有角度的镜。拔出脑室镜,换头,换上三十度镜头,再重新插入。

一回生两回熟,谢婉莹旋转三十度镜头时,双手是更加稳稳当当,压根儿没有什么好怕的。

原先的镜头是只照正前方,带有角度的镜头换上去,再稍微退一退,旋转时,可以见到穹窿状侧脑室一圈的壁。

整体上侧脑室的形状,医学生们在学校解剖教学室里早见过的,好比个腔道,只是不是正圆等规则形状,有点像奇形怪状的洞穴。

人体内类似的腔道多着了,像气管像消化道,只是一般人没想到人的大脑里一样有。而这点深刻体会医学生光是在解剖室里难以体会出来。解剖室里是死物不是活的生物,不像在手术间里能亲眼目睹腔道里的生命现象。如当今的监控器屏幕上可见到患者脑内脑脊液在脑室里流动的场景。

检查完侧脑室,进一步检查第三脑室。这回镜头要穿过室间孔了。头次操作可以说完全在这方面没经验,好在用的是硬镜。硬镜的移动性操作对术者来说,主要动作只需往里头插或往后退,管子不像软镜似条蛇让医生难以把控。这时候只要慢慢慢慢地进入,根据监控画面显示的超龟速慢行,基本不会出事,在这点上新手和老手没多大区别的。

肥妈向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