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太后(651)

作者:雁于飞87

说是校订谬误,谁知道会不会越校订越谬误?万一任意删改夹杂私货怎么办?

都能看这样的书了,应该是成熟的人了,该学会自己鉴定了!

计算下来,大概四年就可以完成全部抄录工作。

然后是其他书目的编撰。不用说,准备工作才是大头。黎淳和同事们研究很久,提出了办法。

首先是采集书目。有相当数量的书目会直接从《永乐大典》里抄写;然后,令各地官府广泛采集书目,此外,对民间进书人员,赏赐金银之类的没什么吸引力,采取奖书、题咏、记名等奖励办法,凡进书800种以上者,赐内府官刻《寰宇通志》一部;进书300种以上者,赐《宋元资治通鉴纲目》一部;即凡进书百种以上者,择一精醇之本,由皇帝题咏简端,以示恩宠——当然活肯定是翰林院来做;在每本书提要中注明采进者或藏书家姓名。

然后是编撰人员,虽然重点是保守派,但肯定要选相当数量的革新派,不管怎么样,都必须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内阁和各部门商讨后列了一个名单,汪舜华看了,确实都是当世大学问者,可惜薛瑄和吴与弼前几年去世了,不过他的三位高足娄谅、陈献章、胡居仁都名列其中,另外包括孝子大儒薛敬之——这几位现在就在北京,确切的说已经来了很多年,之前一直忙着十三经的整理校对;另外还有苏州沈周等山林隐士。

然后就是整理图书。诗词都好说,有名字的作者单独列,方便以后选入《四库全书》,其他的在后面列出来;编完以后再选精编本,虽然现在选了三百首唐诗宋词,但这是入门款,高级知识分子还是觉得不够;然后就是《四库全书》,到时候肯定要开四库馆,馆臣对以上各书提出应抄、应刻、应存的具体意见。应抄之书是认为合格的著作,可以整本收入;应刻之书是认为最好的著作,这些著作不仅抄入,还应另行刻印,以广流传;应存之书是认为不合格的著作,不能抄入,但可以存其名,列入存目,当然只是不收,不会禁毁。对于应抄、应刻的著作,要比较同书异本的差异,选择较好的最好是最初的接近原貌的本子作为底本。确定后底本后就不再进行加工了,照着抄就行,错别字也不管,反正你们是读书人,不存在错别字,都叫通假字,读书人的错,能叫错吗?

另外就是数量,初定还是抄录十部,除文华殿留存一部,还要在翰林院、北京国子监、南京国子监、宗学、国家图书馆各存一部,此外,还要在江南地区建立几所藏书楼,专门进行收藏;此外,对于特别好的书,可以进行单独抄录,定名为《四库荟要》,赏赐宗藩群臣,并刊行天下。类别暂时还没出来,反正就是经史子集四大类,具体的以后再说。

第280章 西风烈

汪舜华览表大喜,就这么办!

杨守陈到礼部了,黎淳接过了这个活,同样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今年吏部诠选一结束,就在贡院举行手书选拔考试。抄录这些书目,行书、草书什么的再好也没用,要的是楷书,更确切地说是台阁体,要求秀润华美,正雅圆融。

黎淳和阁臣、礼部商议,提出乌、方、光、大四个标准,汪舜华准了:“要体现出气象博大、笔势恢弘之美!”

这时候就不要管千篇一律、陈陈相因了,要的就是千手雷同的效果。

参加选拔的既有落榜举子,也有各地推荐到北京的书法出色的年轻人。去年规定了,必须在18岁到20岁之间,身体健康,主要是工作任务繁重,怕吃不消。言官没什么骂声,修书是盛事,而且实用当道。

这时候知名学者也相继进京。其他人还好,沈周是真的不愿意,他很喜欢江南,历史上足迹没有出过苏州;但这次不行,他是天下有名的才子,太后下了诏书,地方官几次上门,没办法,只能打点行装。

沈周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等,年四十五,吴门画派创始人,明四家之一,苏州人。

娄谅字克贞,别号一斋,上饶人,年五十。王阳明曾向他求教,并得到“圣人可学而致之”的启迪。只是他的孙女嫁给了朱宸濠,后来受到牵连,著述被毁,因此名声不大。

陈献章字公甫,号石斋,因曾在白沙村居住,人称白沙先生。因曾在白沙村居住,人称白沙先生。他是明代广东唯一一位从祀孔庙的硕儒,主张学贵知疑、独立思考,提倡较为自由开放的学风,史称“江门学派。”

历史上陈献章多次名落孙山,绝意仕途,这回倒是考上了,不过名次不靠前,外放到朝鲜,在当地办学,自然是惊起一滩鸥鹭——朝鲜此前基本是二传手,怎么可能和土著的相比,更何况这在土著中也是顶级硕儒。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