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色朝酣(重生)(106)

作者:玉照

她道:“也该是时候了。”程夫人叫来小丫鬟,交给宣婆婆一个匣子,又给了管事媳妇一个荷包,接着道:“你且送她回去,等到了家,再把匣子交给她放好。里面是一百两银子,五十两室银票,另外五十两已经绞成小块的,方便她花费。小小心意,是谢她这几年照顾孩子的苦劳。至于荷包,你拿着吧。”

敏心就看见,宣婆婆紧闭的眼角,划下了一颗晶莹的泪珠。

管事媳妇又惊又喜,她没想过只是被叫来问几句话也能得赏赐。那荷包入手虽没有匣子重,但也颇为沉手,就算是铜钱也应该有半贯了。但程夫人出手如此大方,想来会只多不少。

她千恩万谢地接了荷包,指着天赌咒发誓道:“夫人您放心,我一定把宣婆婆好好地送回去,这银子我一厘也不会贪。”

程夫人啼笑皆非,有些好笑地挥了挥手:“快些去吧。”

管事媳妇就扶了宣婆婆,刚跨出门槛,正要转身时,忽然听到屋内传来一声清脆的叫声:“婆婆!”

敏心循声望去,竟然是这几日除了哭一直没有说过话的那个娃娃。

他半躺在江氏怀里,此时有些费力地伸长了脖子,直勾勾瞅着宣婆婆的背影。

若不是刚刚那道声音实在是悦耳婉转如黄鹂,直至现在仍在她脑海里回响,望着他紧闭的嘴唇,敏心简直不敢相信,这孩子竟然开口说话了。

宣婆婆虽哑,但是耳不聋。她自然也听到了孩子的叫声。身形晃了晃,终究是没有回头,一步步渐渐地远去了。

江氏神情复杂地看了看她怀抱的这个娃娃。他目不转睛地看着宣婆婆消失的方向。

程夫人没有说话,只是发出一声悠悠的叹息。

既然孩子原本的抚养人已经答应,双方就在红纸上写下了立继文约,孩子最后记在文书上的身份,是宣婆婆的孙子,跟了她早逝的儿子姓徐,按辈分算下来,恰好和敏心是同辈人。江氏不禁又感慨了一番天意。

文约一式三份,各按了手印,一份送去官府留档,剩下双方各执一份。

文书既已写好,程夫人就派人通知了族老,挑了个吉祥日子,开了祠堂,在宗族大谱的徐景行夫妇名下,添了嗣子的名字。

这孩子的名字是敏心取的,名“铎”,铎是宣政布法时所用的大铃,也寓意为谨慎、声望,敏心希望他谨言慎行,也算是一种期望吧。

上族谱时,程夫人压根没有通知徐景辉,等到他们夫妻知道江氏竟选了一个父母不详的族人养子记在名下时,她们离开的马车已经上了官道了。气得徐景辉在家直跳脚骂娘。

程夫人却也不是吃素的。受了徐景辉一通排揎算计,她还没出发时就修书一封,通过官驿寄往了燕京永泰侯府。既然是徐家人惹出的麻烦,自然要徐家人来解决。

马车里,程夫人饮一口热茶,如是愉悦地想。

到了金陵,江氏就与程夫人分手。江氏、敏心和她们新过继来的嗣子铎哥儿,依照来路原路返回燕京。

程夫人则带着徐徽宁继续南下到余杭程家,把宁哥儿送到外家暂养身子。加上程夫人已有数十年不曾回去过娘家,也顺道省亲了。

双方在金陵码头依依惜别。

此行下来,江氏对程夫人更为信服了,程夫人却对敏心好奇尤甚,只是迫于时局,她们马上就要分开。

去燕京的船先开,徐徽宏帮着江氏送了行李上船,又沿着艞板下到了码头上,立在程夫人身边,向高桅大船上渐渐缩小的人影不断挥手。

脚下传来震动,客船已经起航。敏心这时稍稍克服了对乘船的恐惧,她依偎在江氏身边,身上拥着的一领风氅随起航的江风猎猎作响,看着码头上程夫人身影逐渐消隐在雪白雾气中,她微微笑了起来。

仰头看万里晴霄一碧如洗,点点飞鸥从天际划过,整个人的胸怀,仿佛也随这无边无际广阔无垠的天穹,舒朗开阔起来了。

万里碧霄终一去,极目送归鸿。

【卷二太平箫鼓间歌钟】完

卷三 十里楼台倚翠微

第53章 上巳 ·

一候桃始华, 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

惊蛰日鸟鸣啁啾,正是阳春三月好风光。

倏忽八载岁月如潺潺流水从指间滑落, 转眼已是建业三十年了。

永泰侯府里绿树吐新芽,春花绽芳容,花团锦簇, 林籁泉韵,很是宜人。

敏心挽了一篮自剪的鲜艳春海棠, 一路分花拂柳地到了蕉风馆。

门口侍立的小丫鬟们柔顺地上前问了安。

缠枝牡丹翠叶熏炉徐徐送来烘得暖融的香风,敏心方已步入,就觉后背发了一层细汗。

她先是把花篮交给侍女, 插进冰裂纹梅瓶用清水供养着, 然后转身解下玫瑰紫绣牡丹花纹的披风,这才缓步绕过了屏风。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