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风楼遗事+番外(20)
他失禁了。
第15章 那不算信物
赵二爷在城西买了间大宅,没活的时候就在家坐着。一张上品黄花梨木圈椅,妥妥能装下两个他,越发显得这人精明。京里干这行的一共两个,祖祖辈辈吃的都是皇家饭,不争不抢。赵二爷信佛,干这行生意,家里小子都是一下地就给套着念珠,每天早晨起来拜一回,出门回来也拜,临睡前再拜一回才算完。
佛堂里长年累月烧着高香,又在城里山门寺供奉一百斤的香油,在赵二爷看,要抵消这行当的罪孽也足够了。他本来不信这个。三十四岁那年,赵二奶奶终于有了身子,好几个大夫都说是儿子,全家欢天喜地,早早准备下小孩衣裳,又请了两个奶妈。谁知赵二奶奶不争气,折腾两天两夜也没生出来,第三天产了个死胎,人也没了。
这以后赵二爷开始信佛,不到年底又娶了一房。他这门手艺多少有些不光彩,又是续弦,好人家的女儿轻易不肯给他。最后到底是从乡下买了个样貌端正的姑娘。来的时候十七岁,说是当姨娘买的,但进了门照样穿金戴银,丫头老妈子都喊她做二奶奶——赵二爷没读过书,可不缺钱。
一百零八颗桃核雕的佛珠,咯嗒咯嗒在手里响了一阵,袖口镶着灰鼠皮,掩住半个手掌,只露出几根干瘦的指头。赵二爷把佛珠撂下,拿起本卷了边的册子慢悠悠地翻。
“喔,找着了——建元十三年,”赵二爷望着半空里算了算,“才二十四呐,怪可惜的。”
嘉安摸着茶碗盖没吭声。这是他第三回跟赵二爷打交道,不搭眼也知道这人心里有算计。
“小傅公公下回来,提前知会一声就行,我也好把东西事先预备上……这回还是照规矩,三百六十两,您拿银票,我这儿就签文书。”
茶泼出来烫了手。“照规矩,也不知道是谁定的规矩。”
赵二爷喝喝地笑。“这话别人问也算了,您还不知道?从打有太监这行开始,咱就是靠这个吃饭的,一年四十个孩子千辛万苦地送进去,为什么?还不都是盼着您诸位飞黄腾达,衣锦还乡嘛!什么叫衣锦还乡——当初穷到根儿上舍了的东西,现在风风光光地给它赎回来,也不枉我姓赵的当年一把屎一把尿的伺候您呐。”
“赵二爷!”嘉安捺着性子,竭力不让自己发作出来,“陈恩宁没的时候我也来过,就这堂屋里,就这桌子上,你跟我要三百,我可一句废话都没说。陈恩宁是四品,攒了一辈子才有这个数,顾延之一个六品侍监,二十几岁的年纪,你叫他上哪弄这么一大笔钱?”
赵二爷把册子哗啦啦地翻,斜眼睨着他,“是啊。我不也说了,年纪轻轻,怪可惜的——可短命也不是我害的呀,我何尝不盼着他争气长进呢。小公公,您也别那么瞪着我,我跟你们是一条船上的人,您想想是不是这个理。”
话没错,刀子匠的进项全靠他们这些人。一年四十个,一多半活不到赎宝的那天,病死的病死,打死的打死,说不定还有几个受不住上吊的,所以宫里总是缺人。剩下一半,出人头地的凤毛麟角,多数实在掏不出,也就不赎了。一册子人送进去,能换成回头钱的掂掂只有两三个。
赵二爷是这门生意里的好手。做生意不求单单都赚,但能赚的那一笔,一定不赚到盆满钵满不算完。
“赵二爷……”他声音软下来,“剩的东西,能变卖的全卖了,可实在还差得远。可怜顾延之年纪轻,平日也没攒下什么,但凡我手里有一吊钱,这时候也拿出来了——可您看,陈公公那一回,已经……”
“话可不能这么说。要说可怜,谁不可怜?谁家的日子也不是好过的。你们都知道,我也不藏着掖着,姓赵的干这门手艺,活该家宅不兴,前头的老婆为生孩子死了,后头的四年才养下个丫头。我呢,也不指望了,万一将来没个传香火的命,就招个老实的小子入赘,接着端这饭碗。可有一条,我的女儿不能被人欺负,她得有钱呐!您说——我赵家的丫头,一辈子难道不值三百六十两?”
嘉安张了张嘴,似乎觉得有什么不对,却终于没说出话来。
“人没了谁都没辙。现在最要紧的是什么?是给他个全乎身子赶紧下葬。我退一步,三百五,一个铜板也不多要你的,要么你就再回去想想。”
赵二爷拎起佛珠抬脚往外走,嘉安冲上去拦在面前跪下了。
“赵二爷,抬抬手,再少些罢!我也是您手底下出来的,日后我的月例钱全给您送来喝茶。”
赵二爷哈哈大笑:“我穷不起了,差你那两吊钱?有这好心可管管自己罢!你的东西也在我房梁上挂着呢,你还赎不赎?想当年割了身子,吃我的住我的,半点重活也干不了,只知道躺那嚎丧,哪顿饭不是端到床上一口口的喂,连屎尿都有人伺候着——你自己算算欠了我多少?你跟我说过一个谢字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