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钟,琥珀浓(163)

作者:容九

云知一颗心在嗓子口上,但听庆松声音飘飘渺渺的传来:“但沈琇答应了……我也是后来才知晓的,他一个人……”

他一个人,从国外回来,赶了数月的路,一抵达北京,本是迫不及待要回府见妻子的。

那时距五格格病故已过了三个月,没人知道,沈琇在得闻噩耗是什么心情,也没人知道,他从北麓山脚,一步步拾级而上,是怀着何样的心情。

只听闻,那日天降大雪,他静静跪在墓碑前,从雪花初舞到银装裹素,待沈府的人闻讯赶去,他从头到脚都覆着一层寒霜,眉睫都凝着冰,眼睛睁不开了,人还维持着跪坐的姿势,一动也不动。

便如一尊冰人。

沈家人吓坏了,差点以为二少爷冻死,上前一探人还有鼻息,自是要将人背下山,却有什么物什从二少爷手中落下,七贝勒见了,捡起来,突地大喝一声,踹开了小厮,不由分说的用那物什往沈琇背上扎去。

“那金钗,是妘婛出嫁时小七亲手为她戴上的,后来不知所踪,哪想竟不声不响被沈琇带走……”庆松说到这儿,默了好一会儿,“小七是真恨极了沈琇,看他真的肯跪死在姐姐跟前,那……”

那恨意,唯有更甚。

于是他用那钗往沈琇左背上扎,一下一下,劲力惊人,旁人拦都拦不住。

直到被人强行拖开,七贝勒指着冻得发青、倒在雪地中的沈琇,一个劲笑得上气不接下气:“姓沈的,装什么情深几许?扮什么追悔莫及!你离开的这段日子她有多难多痛,你这辈子也无法体会!哈哈哈哈哈哈……今日你就算跪死在这儿,你至少还知道她爱你!她呢?她死的时候,什么也不知道,永远不会知道了……”

云知觉得自己心脏钝钝的,茫茫然的,这段转述语调平稳,她却如同听到了北麓山上那一声声嘶声力竭。

她克制着声音,慢慢吐字:“后来呢?”

“到底是钗子,不是真的利器,人还被冻成那样,失血也不多,抢救及时,命算是捡回来了……捡回来的,也只剩一条命了。”庆松的声音低哑着,这样的往昔即使由他这样的局外人回忆一遍,也掩不住那血淋漓的气息:“罢了罢了,今夜我也是不清醒,竟同你讲了这么多……我只是希望你别误会你们校长,他……也是不易。”

云知怔愣着,好一会儿,仿佛整个世界的声音都离她远去,只回荡着庆松那几个词。

北麓山……拜祭……珠钗……

明明每一样都与她相关,却仿佛身躯里的灵魂开始失重,被短暂抽离出来。

像是听了一场别人的悲欢离合。

直到“轰”一声惊雷,周遭的动静才灌回耳朵里。

雨细细密密敲打着玻璃,干扰了钟摆的节奏,将一切都打乱了。

新婚夜的那句“当机立断,何以未断”仍萦绕在耳,她眼睛有些酸胀,喉咙干涸,一阵阵情绪迟缓而又汹涌的顺着血液流遍四肢百骸。

一直怨他的。

哪怕再次相逢后他救她多次,未必不能察觉到他的孤独,她依旧周而复始对自己说,别忘了你是如何从死门关孑孑走来。

谁不是各怀心事,谁都有不能宣之于口的秘密。

放下吧,放下吧,说得多了,好像真的开始释然,相信时日一久总能放下。

可有一天,有人告诉她,当年的他,曾要随她而去这岂非是天底下最好笑的笑话?

如果他真的喜欢她,又何必在大婚前提出“多些了解”?

耳听为虚,眼见方位实。

也许是沈一拂去她坟前拜祭,也许只是沈府小厮看不过眼,夸大其词罢了。

“我才不要信……”

她红着眼喃喃低语,说不信,却无端想起那个匣子。

那个藏在他衣柜里,她送他的木匣子。

云知几乎是跌跄着上了楼,打开衣柜,拿起木匣子。

她撑着劲,手背将眼眶边的湿润一抹,旋起白铜锁上的密码,一次不行,再试一次。

匣子既是他头一次留洋那年带走的,那时改的密码,会是什么?

台灯被她拧开,铺开一张纸,将白铜锁上的字列成六行六列,抄在纸上。

可她越心焦,越失方寸,连续试了好几回,仍是失败。

此时,窗被一阵风掀开,一阵疾雨扑进来,将桌上的纸张刮得到处都是,云知不得不放下匣子,先去关窗,还未关全,整个人忽地一窒。

阖窗的声音同久远的时空重叠在一起,洞房花烛那夜,她听过这样的声音。

是在他决绝迈出婚房后,她一个人屈膝,将头埋起来默默地哭泣。

咿呀,咿呀,咿呀。

三下。

那夜,他回来过。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