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人走茶凉(133)

作者:玉修奈何

与秦觞溯以前听的完全不一样。

他让他们好好读书,不是为了让他面上有光,也不图他们能给他带来什么,他就如同一开始对他说的那样,只是希望不浪费他们的天赋。

只是希望他们能成为人上人,然后造福百姓,让这些可怜的乞讨者有房住、有衣穿、有饭吃。

程长安懵懵懂懂的点点头,他年纪小,他读书出来就是想着成才,考个名头回来光宗耀祖,让娘亲过上好日子。但雁十三是他的夫子,是绝不会欺骗他的。所以,他虽不能懂雁十三这话的深层含义,但也将这番话牢牢记在了心里。

这也是在多年后,有了“御史大夫程长安两袖清风”的美谈流传千古。

而梁修竹也将这话记下了,他经历的比程长安多,他自然是明白雁十三是希望日后的他们不贪污受贿,不鱼肉百姓,成为一个为民请命的好官。

这是原主对他们的期盼,也是雁十三对他们的期盼。

第64章 第六十章:一川修竹雪霜寒(6)

一行人齐齐来到河边,灯火通明,不少的年轻公子与小姐携手一齐来这里放花灯。当然除了这些小情侣外,也有一家子一起来许愿的。

雁十三看着手里的花灯,又看了眼钱鸢儿这几个捂着写愿望不让看的样子,摇头笑了笑,拿起摊主赠予的柳炭笔,行云流水般写下了一行字在花灯上。

其实是可以不用写的,只是这群小孩却觉得只有像在寺院的那棵灵验的祈愿树一样,写一个愿望的布条挂在树上,这样愿望才能实现。

所以,他们把愿望写在了花灯的灯身上,毫不顾及被他们弄的丑了的花灯。

雁十三是第一个放花灯的,燃着点点火星的花灯顺着河水与其他来许愿的人们的花灯,带着众生美好的祈愿缓缓向前流去。

梁修竹是第二个,秦觞溯是第三个,程长安和钱鸢儿是拉着手一起放的。

“雨湖先生,你许的是什么愿啊?”钱鸢儿歪着头,问雁十三,而其他人也朝雁十三望了过来。

雁十三左手食指抵唇,眨了眨眼,笑道:“愿望说出来就不灵了哦!”

秦觞溯望了雁十三一眼,他离雁十三最近,也依稀看到了雁十三花灯上写的是什么。

他也说不准是不是在那一天,见了雁十三的玉般风姿,听了水般缠绵的声音,但那是在好久之前的事了等秦觞溯发现的时候,他的眼里已全是雁十三了。

秦觞溯看着离他近的一伸手就可以触碰到的雁十三,握拳,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他开始在意雁十三,等他回神的时候,他早已将雁十三的一举一动镌刻心中。

他们认识快半年了,只是却没什么亲近的机会。

雁十三是一名合格的夫子,他教导他们尽心尽力,对他也极有耐心,哪怕他闹事、逃课也不会对他太过严苛,更不会骂他“孺子不可教也”这种话。

秦觞溯不否认他对雁十三的心思与对其他人的不一样,可他也不过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郎,虽从小在这市井之中爬摸滚打,但也只是少年郎。

他可以称雄斗狠,也可以打架拼命,也可以戏耍旁人。却无法在这个年纪,认清自懵懂的少年心思。

所以,当他看到了雁十三的花灯上那个陌生的名字时,心底就很不舒服。

只因为这个人雁十三从未与他们任何一个人提起过,连他也一样。

——“愿初见安好”。

“初见”——不知是谁的名字,这般的诗意,让他的先生如此牵肠挂肚。

秦觞溯没有跟着雁十三他们回来霜寒居,因为他与港头的那位约好了今天要去一个地方商谈事宜。

曾说: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贾宝玉初见林黛玉时,见她两弯烟眉,一双秀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当时便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

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秦觞溯与雁十三便是如此,他们真正的相见并不是那追逐街头。而是秦觞溯受伤倒于小巷深处,雁十三温柔抚摸着他的脸庞问他是否愿做了他的学生。

秦觞溯以前并未认真的看过这位曾经追着他让他念书的年轻先生。

却在那一天,在小巷的转角见到那抹绿若翠竹的身影时,心底有了莫名熟悉的感觉。尤其是看清楚那张美艳却带着寺院中佛的慈悲的脸庞时,隐约觉着他们应是见过的。

不是追逐着跑的时候迷迷糊糊的时候的见过,而是那源自于心底的熟悉,让他觉得他们过去许是见过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