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唐当外科医生的日子(223)
惊讶之余,他赶紧回了一礼,这位魏先生看上去可比自己大很多,算长辈了,不能失礼。
直起身后他忍不住又问了一句:“明日所有的屯田应该都收完了,是称重入库的日子,先生若得空的话不妨来看一看。”
魏徵意味深长的道:“魏某一定来。”
第二日,魏徵带着护卫如约而至,他惊奇的发现,除了自己之外,还有很多很多人都赶过来了,将甲字屯堵得水泄不通。
第77章
周自衡也没想到会来这么多人。
自家的几位早就想来了,徐清麦说一定要亲眼见证这一刻,她与孙思邈一起来的。润州屯除了在外的几位掌固与朱十安程琰,其余人都来了。除此之外还有陆存中等熟人以及江宁县大大小小的士族和田庄管事们,甚至还有县丞。
他们带来的马车牛车与护卫们将甲字屯的路堵了个水泄不通,杨思鲁紧急找了几个屯户来梳理道路,待会儿运粮的车得从这儿过。
“他们这是都在等着看呢,要是真能收三石,恐怕以后都要用你的这套法子了。”县丞笑道,他主管民生,这样的事情自然要来,顺便说了一声:“李县令正在东山渡那边,让我和你说一声,他待会儿就过来。”
“没问题。”周自衡和他寒暄了几句后便去与其他人打招呼。
徐清麦陪着孙思邈在一侧,孙思邈看着那入目金黄的稻田,沉甸甸的稻子,感慨万分:“我已经许久没有见到这般丰收场景了。”
所有人都是热烈昂扬的,而不仅仅是疲倦,情绪汇成一股洪流,让这片天地为之一振。孙思邈置身其中都觉得整个人似乎年轻了几岁,这感觉可不比在山中修仙求道来得差。
徐清麦:“以后这样的场景会越来越多的。”
她好奇的张望着周围,之前她来的时候还正插完秧呢,青翠细嫩,没想到转眼就马上要收获了。她看到一个其貌不扬的青衫文士,那文士看过来,徐清麦自然而然的对他点头笑了笑,也没在意就转过头继续去看田里的人割稻子去了。
魏徵一眼就认出来,那应该就是周自衡的妻子徐四娘,没想到也如此的年轻,容貌不俗,两人站在一起倒是一对璧人。
他还有些疑惑,徐四娘身边那位看上去鹤发童颜的老道士又是谁?怎么看上去竟然有一点点的眼熟?
正在自己记忆库里使劲寻找的时候,周自衡过来了:“魏先生!”
魏徵朝他拱手,打趣道:“没想到竟有这么多人,看来,周录事的这一片屯田和那个赌约在江宁县是赫赫有名啊。”
周自衡没想到他连那个赌约都知道,有些不好意思:“当时也是冲动了。”
“年轻人,气盛一点是好事。”
“那您先在这边看着,马上就要开始称重了。”
从魏徵身边离开,周自衡走到徐清麦身旁。
徐清麦好奇的问了一句:“这就是你说过的那位魏先生?看着确是不俗。”
虽然容貌普通,整个人看上去还有些干瘦,穿着也很简朴,但不知为何,看着他站在那儿却让人想起了丛丛修竹,颇有君子之风。
周自衡点了点头,轻笑了一声:“也不知为何,每次对着这位魏先生都觉得像是在对着以前的导师。”
总有一种马上就要答辩的感觉。
徐清麦噗嗤一笑:“可能是因为他一看就是饱学之士吧。”
他们说话的时候,屯户们正在挥舞着镰刀向最后的几亩地进发,稻子一排又一排的倒了下去。然后立刻有人将倒下的水稻运到一边的空地上。空地上早就放了几张大的稻床,木架竹面,守在那里的人抱起一捆水稻将它使劲的砸向稻床,用力掼打,随着他的动作,稻谷纷纷脱落,落入到稻床下方的簸箕里。
这是一个绝对的体力活儿,往往由身强力壮的男人们来干。
而被掼打后的秸秆也不能马上就扔,它们还会被人晒在空地上,屯里面的几头耕牛早就准备好了,它们拉着沉重的石碾子在上面压来压去。几轮过后,相对没那么强壮的人,男人女人老人,手持着连枷再对这些秸秆不断的拍打,上面残存的稻谷自然就都落下来了,到时候只要收走空的秸秆就行。
总之,主打一个绝对不错过任何一颗谷子。就连几岁的小朋友,只要走得稳当的,都挎上了小竹篮,跟在大人的后面在田里拾稻穗。
魏徵不免想起了自己家乡收麦子的情形。他甚至曾经听闻收麦子的时候,有农户因为太过劳累直接倒地不起的,而且还不是鲜例。
他忍不住轻叹一声:“无论是麦子还是水稻,向天讨饭吃,在土里刨食,永远都是最累的。”
也是最穷的。
这时候,稻田里传来欢呼声。
林十五跑了上来,兴奋的对周自衡道:“录事,已经全部收完了!”
周自衡高兴极了,看向赵卓。
赵卓的嘴角微微向上,对周自衡更满意了,他轻咳了一声,提高了音量道:“那现在就开始称重入库。”
屯户们中间又响起了一阵欢呼声。只有入库结束后,剩下的那一半粮食才真正的归属于他们,可以任由他们处置。所以大家都期待极了。
几位润州屯的小吏已经将屯里的那口木缸从板车上搬下来。这是司农寺的制式缸,统一了标准,将粮食倒入其中,与缸面齐平的话正好就是五石,除此之外里面还有从一石到四石的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