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池劫(71)
作者:苍梧宾白
这话说完太子的脸色就变了,苏利贞忙替他找补道:“非常时期行非常之法,待旱灾过去后,朝廷自然要抚恤百姓,此是常理,不必再单独挑出来强调一遍了吧。”
源叔夜意味深长地一笑,没说什麽,闻禅擡起眼皮瞄了他一眼,心说这老狐貍明褒暗贬,嘴上夸太子纯孝,暗刺他压榨百姓讨好皇帝,真是不放过任何一个给太子下绊子的机会,到底哪儿来的这麽深重的仇恨?
“持明呢,”皇帝表情淡淡的,不知道有没有把源叔夜的话听进去,“你怎麽说?”
“何令尹,”闻禅问,“最近在京中散布谣言流言的,抓了多少人了?”
何攸流利地答道:“回殿下,已有三十余人了。”
“流言具体是什麽内容,大家心里有数,就不必多说了。”闻禅道,“凡有反心者,不管天子做什麽,或者什麽都不做,总能编出点閑话来说嘴,要是按他们的说法,咱们呼吸都是错的,那干脆大家都别喘气了。”
殿中响起一阵轻笑,闻禅继续道:“陛下富有四海,不管平京还是松阳,都是陛下的行宫,无处不可去,只看用的是什麽名目罢了。依我看现在去平京都算晚的,早两个月前移驾,就说避暑,何至于有现在这麽多顾虑?”
“如今兆京缺粮,为百姓计,也为天子计,自然该往有粮食的地方去,否则大家一起坐吃山空,难道就很光荣吗?要紧的是让百姓知道陛下的苦心,旱灾是天公不作美,但朝廷绝不会放弃百姓。该免的税赋要免,该劝粮商募捐赈济还是得劝,天子是为百姓而动,也该敬告宗庙和上天,以示心诚。”
其实她的核心主张也是劝皇帝移驾,但有些话美化一下再说出来,就比先前令人意动多了。
源叔夜与她对了个眼神,只听她循循善诱:“方才源相有句话说得振聋发聩,别的地方遇到灾祸都能得朝廷救济,兆京作为一国之都,平日里供养朝廷和皇室,遇事反倒要承受更重的负担,实在有违常情。”
“陛下是天下之主,兆京万民亦是陛下的子民,合该同等沐浴天恩才是。移驾平京不过是易位而处,让兆京变成了‘别的地方’,让何令尹这样的贤臣能腾出手来专心抗旱。归根结底,平稳渡过这场旱灾才是最要紧的,只要处置得当,民心稳定,亦不失为朝廷的德政。”
这番话算是真正说动了皇帝的心肠,源叔夜紧随其后:“公主高见,臣以为可行,请陛下允準。”
裴鸾及各部尚书亦道:“臣也赞同。”
群臣意见达成了一致,皇帝也觉此事可行,顺水推舟道:“便按持明所说,拟旨移驾平京,令平京太守準备接驾。钦天监择吉日,裴卿率礼部主持祭祀等事。中书草诏,免去兆京九县一年赋税,并大赦天下。”
衆臣皆躬身道:“谨遵圣命。”
出了嘉运殿,太子闻理与闻禅在前,衆官员落后几步,谨慎地跟在二人身后。
兄妹两人同父不同母,感情说不上深,比熟人要强点。闻理对她有种格外複杂的心情,他从小就知道闻禅聪敏机灵,又是元后所生,也不止一次听人偷偷议论过,说闻禅如果是个男孩,这太子之位断然轮不到他坐。
他曾为此庆幸,然后发现闻禅就算是个女儿,也一样能给他巨大的压力和威胁。
随着闻禅在嘉运殿的时间越来越长,忌惮逐渐压过了“自古以来没有皇太女登基”的自我安慰,他一边控制不住地揣测闻禅的到底有没有那个心思,一边又无比清晰地意识到闻禅在处理政事上确实比他要圆融周全很多。
仅就才干而言,他并不如闻禅。
母妃、外祖提醒他要小心越王,提防燕王,还要防备那几个未出阁的兄弟,但提到闻禅时,却都要他尽量拉拢、为己所用,并不将她视作威胁之一。
为什麽那些人看不见她的锋芒?还是说她的刀尖只对準了他,在别人眼中她不过是亮了下爪子,装出了一副温柔无害的样子?
“兄长心有顾虑,”闻禅忽然轻声道,“已经重到影响了你的判断,对吗?”
闻理悚然一惊,愕然望着她的眼睛。
闻禅道:“你也清楚父皇移驾是最好的选择,只是不能主动提出来。因为父母出门就得有人看家,你如果表现得太盼着他出门,会被怀疑是别有用心。”
闻理还以为她看穿了自己的心事,没想到说的是这件事,暗自松了一口气,勉强打起精神笑道:“没有,是我想得不够仔细,不如你思虑周全。”
上一篇:我的相公在码头扛货
下一篇:朕的小青梅不争了(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