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池劫(70)

作者:苍梧宾白


他慢慢地将手指嵌入闻禅指间,与她紧紧交扣:“而且也分不开了。”

在困劲上涌前的最后一点清明里,闻禅把今晚这出从头到尾回顾了一遍,发现裴如凇利用撒娇卖乖、无理取闹、指东说西等一系列花招,成功模糊了他的理亏之处,既消了闻禅的气,又避免了分居,甚至连他在做的事也一点没漏,堪称丝滑巧妙地蒙混过关,还顺便占了她很多便宜。

“你刚才是装哭,是吧?”闻禅冷酷地抽回手,在他脑门上“啪”地拍了一记,“一句话不可能把你吓成那样,雷阵雨都没你眼泪来得快,嗯,大小姐?”

裴如凇被她拍得眯起眼睛,唇角高翘,声音里却满溢着清澈无辜:“我没哭啊。我只是洗了脸没找到手巾,想起床头有手帕,正準备擦干而已。”

闻禅:“……”

第34章 移驾

嘉运殿中。

太子、持明公主各坐皇帝左右下首, 中书令源叔夜等几位重臣依序而坐,京兆尹何攸起身奏道:“今年兆京秋收与往年相比至少要减一半,年成不好, 京中粮食短缺, 京兆府的常平仓已经见底了, 粮商囤积居奇, 斗米八十文不止。如今北方各地收成欠佳,从江南调来的钱粮都还在路上,再这麽下去, 恐怕等不到粮食进京,百姓就要先撑不住了。陛下, 各位大人,京中一旦闹了饑荒, 人心不安,贻害无穷,还请早做决断。”

自从今夏开始, 他这话每日每月翻来覆去地说, 写折子写得笔都秃了。有公主帮忙周旋, 好歹是把几条河渠的水利恢複了, 可也是杯水车薪;他向皇帝举荐的管休,因转运牵涉的利益太多,有人居中阻挠, 因此只授了个京兆府的小官, 一时半会儿还做不了什麽大工程。

何攸是三品高官、京中有头有脸的人物, 平日里与尚书、相公们相处, 也都要称一声“何大人”,但每当他说出去的话打了水漂, 送上去的折子石沉大海时,他就会无比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和真正站在权力顶端的人之间有多大的距离。

中书令源叔夜道:“何令尹所言之事,情况诸位都已经知道了,不必赘述,现在要紧的是该怎麽解决。各位有什麽高见?”

左仆射裴鸾道:“如今只是粮价上涨,还没到断粮的程度,臣以为当今要务,是避免朝廷与百姓争粮,陛下若能移驾平京,便可先解燃眉之急,也能暂缓兆京的压力,待江南粮食运抵后,再思彻底解决之法。”

皇帝默然不语,太子闻理道:“不妥,且不说陛下九五之尊,稳坐庙堂不可轻移,便是自古以来,也从未有因缺粮而使天子去国的先例,万一引发人心动蕩,致使天下不安,又当如何?”

裴鸾道:“如今兆京正举全城之力供养朝廷,天子不动,则百姓饿死。陛下暂移平京,避免与百姓争粮,兆京百姓只会感激陛下,否则等真正闹起饑荒来,才是人心动蕩之始。”

侍中苏利贞是太子外祖,见裴鸾坚持,便为太子帮腔道:“太子殿下说的是,陛下身关社稷,行动要格外慎重才是。况且若动身去往平京,一路人吃马嚼、随行护卫,一来一回所耗人力物力甚巨,还不如守住兆京,令周边州县供粮,暂解一时之急,静待江南粮草运送上京。”

何攸苦笑道:“苏侍中,只怕周边州县也没有那麽多粮食可供……”

苏利贞驳道:“粮商手中不是还有粮食吗?设法叫他们把屯粮吐出来。朝廷待商贾就是太宽松了,也该治一治这些奸商欺行霸市的行径了!”

何攸的脸苦得像晒干的大枣,心道说得轻巧,这些大粮商个个背后靠着世家,随便拎出来一个说不定还跟你家连着亲,我凭什麽让人家把屯粮拱手让出来?

源叔夜见气氛僵硬,随口和稀泥道:“和正所言不无道理,不过粮商什麽的终究是末节,勿要抓小放大,还是说回正题上来。”

现下意见分成两派,一派以裴鸾为首,认为皇帝应当移驾平京,以免与民争食,一派以太子为主,坚称皇帝不可轻举妄动,应该留在兆京等待运粮。

所有人把目光移向最前头还没有表态的三个人——皇帝、中书令、持明公主。

皇帝心中也正游移不定,觉得两边各有各的道理,问道:“源相怎麽看?”

源叔夜四平八稳,像个面慈心软的老爷子:“太子以孝为先,处处紧着陛下考虑,臣等自愧弗如。只是如果别的地方闹旱灾,朝廷一向免除税赋,如今兆京百姓受灾,却要多加税赋,实在可怜,不过事关天家威严,也只得如此。”

苍梧宾白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