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朝文武都是我死忠(113)

作者:一七令


皇上是真心觉得百姓欢迎自己,毕竟他下了龙舟之后高呼“万岁”的声音还此起彼伏呢。

这样热忱的欢迎,让皇上对裴元珩这个二儿子也多了几分真心实意地欢喜,不仅亲自将人扶了起来,还拉着他的手:“吾儿辛苦了。”

裴元珩脸上挂着挑不出错的笑容:“为父皇分忧本就是儿臣的职责,谈何辛苦?真若说辛苦也该是父皇辛苦,若没有父皇带领百官节衣缩食地支持,通济渠也不会迅速建好,盱眙一带的百姓正式看到了这一点,才会对父皇感恩戴德。”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裴元珩虽然讨厌眼前之人,但是还是能装一装的,尤其是这样做还能膈应太子,一举两得。

他这话皇上也爱听。老二虽然不讨喜,但是这几件事情都办得漂亮,他也不介意给老二一份体面,于是便牵着老二的手进了县城。

二人看着着实算得上父子情深了,就连旁边的吴知县看着都摸不着头脑,不是说晋王不受皇上宠爱吗,怎麽瞧着仿佛传言不实啊?

郑厌意味深长地对着太子使了个眼色,看吧,圣上已经对晋王刮目相看了。

不出意外看到太子脸色一黑。

郑厌鬼头鬼脑地期盼着太子跟晋王打起来,这两人势如水火,自己才能继续在两边捞好处,晋王也才会更加需要他。

后面跟着的文武官员却觉得怪异,盱眙的接驾是不是太简陋了些?没有歌舞助兴,也没有管弦之乐,街道两侧也没有太多的装饰,再看向他们脚底踩的红绸,这红绸乍一看好像还可以,但是仔细一看才发现,这红绸貌似有些劣质啊……

但是他们刚开始质疑,耳边又响起了热烈的欢呼声,将他们的质疑的念头给沖散了。

带头高呼的几个人已经笑开了花,大人说过,这件事容易得很,他们第一个喊万岁后便会有无数人跟着他们一道喊,据说这叫“从衆效应”。虽然不解其意,但是照做肯定就够了。大人还说,只要将场子给热起来,让圣上听得舒心,他们便能得十贯钱。

那可是十贯啊,可不得卖力地喊!

直到抵达行宫处,皇上还能听到百姓在夹道欢迎,这让他那颗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能得如此爱戴,他在百姓心里必然是明君。

震惊

盱眙立淮水之畔, 城中百姓傍水而居,风土人情与京城大不相同。当地百姓也好歌舞,尤其喜欢龙灯, 裴元珩就欣赏这类热闹十足又不用费什麽钱的活动,遂安排了几百人在长道上表演。

硕大的巨龙时而腾跃,时而俯沖, 似腾云驾雾一般, 热闹至极。

尽管热闹,裴元玺的注意力却不在龙灯上, 而是一直盯着裴元珩。这个老二,今日出的风头是不是太大了些?他这般讨好父皇, 莫不是想要取而代之?呵,平日里在京城装模作样,这会儿在江南做出点成绩来便露出了马脚。

等着瞧, 这回偏要让你前功尽弃!

裴元玺处处警惕,齐王却看得如癡如醉。他虽然是皇子但却没出过远门,见识有限,这会儿看到外头什麽都觉得稀罕。还是外出办差好啊,日子过得丰富多彩比宫里有趣多了。

连皇上都饶有兴致地站着看了半天,等到结束之后他本以为今儿的仪式便结束了,正想开口继续往前,忽见后面来了两位衣着光鲜、精神矍的耄耋老人。衆人自动为两位老人让出道路,只见他们手捧着几株金黄的稻穗朝着皇上行来, 并在距皇上不远处行礼叩拜。

皇上见他们年纪大自然没让他们行大礼, 叫侍卫将人搀了起来后还自以为亲切地问候了几句。

两位老人家谨记王爷的交代, 说了两句便开始抹眼泪了,开始追忆以前的苦日子, 又称赞起如今的盛世繁华。

拍马屁吗,只要有钱拿就不寒碜。

皇上信以为真,听得劲头十足。同样的话,从这些乡野出身的老人口中听到跟从朝中官员口中听到大有不同。朝臣们说这些多半是阿谀谄媚,但是百姓说这些,必然是真心实意。啧,他果然是明君!

周遭的侍卫并未紧张,这二人应当是晋王叫过来的,压根不可能对皇上以下犯上,即便真有歹念,人已老成这个样子,也不中用。

皇上这次出行带的是秦相。秦相路上一直在盯着自己的小儿子,这会儿倒是眼尖,立马看出了不同之处:“圣上您瞧,这稻穗颗粒饱满,结穗又多,也不知是从何处寻来的?”

皇上这才垂下目光:“咦……是格外不同。”

吴知县终于有回话的机会了:“圣上容禀,这稻穗乃是在盱眙县内寻得,那几十亩稻禾长势喜人,稻穗比别处更饱满莹润,晋王带领臣等特意在田间挑选了最饱满的几株,请两位期颐之年的老人家献给圣上,以感恩圣上对盱眙的厚爱。”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