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朝文武都是我死忠(111)

作者:一七令


兄弟几个,就属他老三游手好閑,整日无所事事还不讨喜,活该他被老四摔下去!

挤兑完这句,裴元玺才终于舒坦许多,扬长而去。

齐王皱着眉看着他的背影,觉得他简直有病!自己好好地在这儿待着,关他什麽事了?非得过来说两句显着他了?

被裴元珩恶心了一遭后,齐王本来想着找点事报複回去,结果没多久听说他父皇要巡幸江南,随行的人中竟然还有他。此等好事在前面勾着,齐王立马将这点不愉快抛到脑后了。

他不像他四弟,因为母妃管得严,齐王自出生起便没离开过京城。光这件事就足够齐王高兴了半个月有余,然而,这份高兴在后来啓程之后看到了全部的随行官员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蹤了。

朝中大半的官员都来了,尤其是文官,尤其是精通诗词歌赋、喜欢诗文唱和、经常写文章夸他父皇的文官,无一例外都带过来了。

齐王看了看宗室、官员,再看看自己,忽然觉得这来之不易的南下机会也不稀罕了。

皇帝出行,排场自然是极大的。御驾从洛阳入水,前以龙舟三百艘开道,后有杂船五百艘紧随,一路浩浩蕩蕩,鼓乐声随水流而下,响彻云霄。

皇帝做乘龙舟高有三十尺,长约一百五十丈,上有正殿、寝殿并南北议事堂,虽因时间紧迫来不及以金玉装饰,但是外表依旧富丽堂皇,尽显天家威仪。

如此大的排场自然吸引了不少人驻足观望,更有许多洛阳周边的人特意赶来凑热闹。这些人里头,也并非每个人都直到通济渠,直到来了之后才发现洛阳多了一处这麽宽的运河,水面阔约四十步,两侧种满了桑柳。

这麽一条运河,竟然能在大半年间建好,晋王真是厉害!

别看他们方才在码头上高呼万岁,但是衆人心里看得分明,知道这运河是晋王修的,而且晋王还善待修建运河的流民,没让他们吃亏。这运河跟皇帝、跟朝中那些官员关系都不大的,他们之前喊的那两嗓子,纯粹是为了应景。

对此,皇上却不知情,仍在为方才的民心所向而激动。

看吧,他巡幸运河果然没错!

裴元玺伴在他父皇左右,却是在一心二用。大理寺卿几日前办案归来,如今也在船上。想到韩士缙带回来的人,裴元玺便对这次盱眙一行期待了起来。

接驾

御驾南下, 运河两侧自是要清空的。

皇上想要显摆,各地的地方官心里也清楚,因而接驾时总是格外热情。

对此, 皇上十分享受,对于巡幸一事更越发热衷,每到一州都会下龙舟探查, 汴州黄灵甫也接驾了一回, 还亲自引导百官前往黄河两岸观摩。

黄灵甫对于汴州新修修筑的大堤很是自得,虽然大坝不是他主持修的, 但是毕竟汴州上下都是出过力气的。

这些日子天气晴好,未有降雨, 因而黄河水也卸掉了奔腾万里的气势,显得异常平和。黄灵甫引导他们沿着大坝一路往上,发现有不少官员都对这水泥修筑的堤坝很感兴趣, 炫耀的心思又起来了。于是滔滔不绝地夸赞着这水泥的妙用,期间还不止一次提到了晋王跟商止:“当初水患骤起,商大人临危受命,研制出了水泥这等神物,合龙门后又即刻用水泥重修了河堤,才使得河道重新固若金汤。也多亏了晋王肯信任商大人,若不然,臣等是断然不会想到这位初出茅庐的商大人能有此等能耐。经此一事后,就连陈尚书也对商大人青眼有加呢。”

皇上听罢, 也对商止这个年轻人赞叹不止:“朝中就该多一些这般年轻有为的后起之秀。”

当初比部是通过考试选人, 还是太子亲自主持的考试, 商止能够被选中,都是他与太子慧眼识人。

黄灵甫跟着附和:“圣上知人善任, 还怕没有似商大人这般的能人?假以时日,天下有才之人都会争相替圣上分忧的。”

黄灵甫并非特意给商止跟裴元珩讨赏,纯粹是相处得多了关系比一般人好,因而说话时总是下意识地偏向对方。晋王与商止都是汴州的恩人,黄灵甫不觉得偏向他们有什麽错。他不偏着晋王几个,难不成还要偏向外人吗?

但是太子党就不这麽认为了,非常干脆地将黄灵甫打成了晋王一派的狗腿子,至于他话里提到的陈善方,呵,那位如今可是晋王派的领头人。

看过水坝之后,皇上又去瞧了一眼汴州一带的良田。

水患无情,但是经黄河水漫灌之后的田地都比往年更肥沃。如今正值冬小麦收割之际,田间劳作的百姓乐此不疲地往晒谷场运送割好的麦秆。皇上并未打扰他们,只是领着几个心腹官员在旁边悄悄地观望,心中对于今年的收成有了个大致的估算。若是今年各地收成都跟汴州一般,那税粮应当能补上去年的亏空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