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一把刀(202)

作者:顾婉音


这糖本来是给他家小孙孙买的。可张司九实在是讨喜,他忍不住就想投喂。

张司九虽然糖还没吃到嘴里呢,但是嘴已经明显变甜了:“掌柜的果然是英明神武,跟我预料的一样,是个大好人!才不会被骗!怪不得生意能这么兴隆,总有一天,这个生意肯定是要做到府城,做到东京去的!”

掌柜的笑得合不拢嘴:“行,真要有那么一天,我给你买最贵的糖吃!”

张司九带着那包橘子糖,笑眯眯走了:当小孩还是挺好的,总能有好心人投喂(可以骗吃骗喝)~

从掌柜那儿出来,张司九就去衙门找张小山了。

昨天傍晚,那人其实就被带回了衙门了,这会儿正被审呢。

张小山也不能去旁听,所以在衙门里转圈圈焦急的等着呢。

张司九看着张小山那样,莫名就想起了拉磨的驴——也是这么勤勤恳恳的转了一圈又一圈。

她让招银出去买三个肉饼回来:早上出门早,那点稀饭都消化得差不多了。

然后,三人就坐在衙门角落里,排排坐,啃肉饼。

杨元鼎三兄弟过来的时候,看见的就是这么一个画面。

杨元璋有些意外,扭头看一眼自家三弟:“你没给送点吃的过来?”

杨元鼎一脸莫名:“我为啥要送吃的过来?”

他们不是来办案子的吗?又不是来吃饭的——

杨元峰一巴掌拍在弟弟背后,跟杨元璋笑:“他懂个屁,还是个毛瓜蛋子呢!”

杨元鼎更糊涂了:“二哥你骂人?而且你怎么现在越来越粗俗了?”

之前那个剑舞风流的翩翩少年郎去哪里了?现在一张嘴,活脱脱就是个莽夫!破坏美感!

杨元峰一脸不在意:“又没外人。说话还那么讲究干啥?再说了,有吗?我觉得挺正常的啊。”

杨元璋看他们两偏题得过分,咳嗽一声提醒一句:“三郎,叫陈斗去送点热水过来。光吃饼,太干了。”

杨元鼎一拍脑袋连声说对对对,然后就让陈斗去了。

他过去之后,打完招呼,就自发自觉地坐到了张司九旁边:“啥馅儿的?好吃不?”

张司九也自然而然的递过去一点:“我撕着吃的,你来点尝尝?干茄子拌猪油肉末馅儿的,还挺香的。”

杨元鼎那是一点没客气,动手就撕了一半走,吃了一口眼睛都亮了:“还真挺好吃的。这个馅我之前都没吃过!”

杨元峰扭头看大哥:“要不……我们也去买一个?”

杨元璋已经不想说话了:一个两个的,怎么这么丢人!

但不等他开口,招银就主动道:“我去给你们买吧,我知道在哪里。”

说完三口两口把剩下的塞嘴里,就去了——

最后,排排坐啃饼子的人就变成了一排。

杨元璋啃着干香油润的饼子,脑子里浮出了浓浓的疑惑:事情是怎么变成这样的?我就记得是三郎拉我坐下……然后这样,然后那样,事情就这样了!

张司九一面啃饼子一边悄悄在心里感叹:风光霁月的兄弟两,在杨三郎的带领下,真的是越来越接地气了……

等饼子啃完,审讯也终于完成了。

张小山随便把手在衣裳上抹了两把,就冲了上去问县丞:“刘县丞,怎么样了?他承认没有?”

刘县丞拍了拍张小山的肩膀,“承认了。你就别紧张这个事儿了。咱们衙门自己办事,难道还能给你办砸了?”

一伙儿人都围上去,等着听具体的。

刘县丞一看这个架势,也不藏着掖着了,直接就把情况说了:“就是听他们家亲戚说,你们家这个生意特别赚钱,所以起了贼心,想了这么个主意。要说他们家还真不穷,兄弟三个,个个都有自己的营生。一个杀猪卖肉的,一个是收草药干货卖的,他是他们家最小的,之前是做肉饼摊的,生意不好,就改行卖卤肉了。那配方听说还是你们村一个亲戚给的。”

听到这里,张小山整个都惊住了:“我们村?”

“可不?他们家有个表亲,嫁到了你们村,好像和你家关系还不错。姓左。叫左荷花。”刘县丞看张小山:“有印象了没有?”

别说张小山知道是谁了,就是张司九也想起来是谁了。

她有点儿吃惊:“左婶子和二婶关系还不错,来家里坐了好几次呢。还给咱们家送了好几次菜。”

而且,左荷花的丈夫和张小山也是一起从小玩到大的,关系也挺好的。

张司九下意识追问一句:“那,刘县丞,这人想到这么个主意,不是那亲戚给出的馊主意吧?”

刘县丞摇头:“那倒没有,他们这家人啊,之前就不是什么老实人。卖猪肉那个,把附近好几个村的生意都给拿住了,那几个村的猪,只能找他杀,肉也只能卖给他,不然的话,他们三兄弟就打上门去。那个收草药卖干货的也是这样。咱们抓这个,卖个肉饼,愣是打得他周围没人敢跟他抢生意,卖吃的都换了地儿摆摊。这种事儿,哪用别人出主意?”

第255章 年关难过

张司九和张小山对视了一眼,不约而同松了一口气:这要是馊主意还是左荷花出的,那……徐氏还得更伤心。

不过就算是这样,估计徐氏也得伤心好一阵。

谁能想到,左荷花和徐氏关心那么好,背地里却偷偷的学了秘方去给自己娘家人呢?

张司九想了想,又问一句:“那刘县丞,能不能帮我们问问,左荷花给他们秘方,他们是花钱买的,还是白给的?”

刘县丞还真问过了这个问题,所以根本不用倒进去再问,直接就回答了:“给钱了。好像是左荷花找他们问要不要买,那人觉得卖炊饼不赚钱,听说左荷花这个生意特别赚钱,就答应了。给了十两银子。”

张司九倒吸一口凉气:那还是挺多的。一个壮劳力,一个月就挣不到一两银子多一点,能挣二两的都挺稀少,一口气给了十两,这人还挺财大气粗。

再加上请人打徐氏这个钱……

张司九想了想那两人赔钱的爽快劲儿,估计他们自己很可能都没往外掏,甚至还能留下点。

所以,左荷花这个亲戚,至少花了得三十多四十两银子。

张司九忽然有点心塞:这都来了大半年了,自己也没见过这么多银子呢。

不过,三十多四十两银子,得挣好几个月才能回本吧?对方怎么就觉得卖肉能这么挣钱?

张司九有点想不明白这一点。

不过她也没问张小山——看那表情,张小山比自己还要糊涂呢。

生意上的事情,当然还得问专业人士。所以张司九转头就问上了杨元鼎:“元鼎,你觉得,我们家卤肉,值得花四十两来抢占市场?”

杨元鼎沉思三秒:“大概他们打算搞垄断,然后抬价。”

张司九还是觉得不可思议:“但这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回本吧。”

“不,抬价之后,这东西就成了贵价东西,可以往府城那边卖。”杨元鼎笑了笑:“卖配方。多家卖。一家卖个五两银,卖个十几家,轻松回本。何况,府城那边繁华,还有东京来的商人,要是卖给他们——”

张司九目瞪口呆,只想跪在地上喊“555”。

她诚心诚意的夸赞:“这些人太会想了。”

“是眼界打开了。”杨元鼎一语道破关键。但他也表示:“这就是一锤子买卖。挣快钱。”

杨元璋和杨元峰,包括刘县丞听了这半天,表情都有点微妙起来:三郎好有奸商的样子。不管是表情,还是想法。

最后,杨元璋咳嗽一声,决定提醒一下弟弟:“不过,依我看,做生意还是应该脚踏实地。不可用这种心机手段。”

杨元峰直白一点,斜睨弟弟:“你敢这么搞,我就剁了你的手。”

张司九:……做生意用的不是脑子吗?为什么是剁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