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年方八岁(科举)(106)

作者:王廿七

兵部堂官会同五军都督府的官员一同登城视察,朝城外一看,密匝匝一片遮天蔽日的敌兵,各个膀大腰圆骁勇善战,再回头去看国朝的男儿,京城承平日久,都是天子脚下的娇民,大多数人根本从未上过战场,见此场景,都是两股战战,在冰天雪地里瑟缩。

指望他们解决京城之危是不可能的,只盼能多撑一日算一日,坚壁清野,等待勤王大军的到来。

第54章 、守城

这是一场十分惨烈的守城之战。

草原民族善骑射□□, 密匝匝万箭齐发如乌云蔽日,守城军民死伤无数,不少青壮百姓自发登城, 太子妃胡氏亲自携带官眷, 运送粮草物资, 城内妇女和未成丁的孩童也纷纷参与其中。

林长济在兵科抄写军报,忙的头顶倒悬。他是一甲, 本无须到各部观政, 但眼下兵部、兵科人手紧缺,不少翰林官员临时被调用过来。这样一来,祁嵘和祁屹的课也停了。

晚上回家时才发现,前院空无一人, 他穿过垂花门来到内宅, 才发现家中只剩下女仆。林砚告诉他,林长世应兵部号召,已经搜罗府中全部刀器,带领所有男家仆去了安定门。

林长济忧心如焚:“长安呢?国子监不是放假了吗?”

林砚也面带担忧:“我叫人去问了, 国子监是放假了, 但是长安带着许多同窗去了德胜门,说要守城拒敌。”

“他?”在长济心里, 长安还是个孩子呢。

是夜,敌军发起了更加猛烈的攻击, 一时间乱石纷飞, 炮火齐鸣。

男人登上城墙拼死拒敌,其中不乏英勇之人, 抱着登上城头的敌军跳下城墙同归于尽。妇孺、老人冒着漫天雨点般的箭矢运送物资、抢救伤者、修补城墙。

林长安振臂高呼:“老弱妇孺在外运送弹药木石, 我等男儿之躯却偏安书堂!若不齐心勠力, 誓死守城,城中父母妻子安赖以存?”

他虽才学不佳,但胜在人缘好,在他的鼓动之下,半数以上的监生纷纷挽起衣襟,搜罗刀械棍棒冲出国子监。

他们无力张弓搭箭,却可以搬起滚木礌石御敌,还能往城墙上泼水,水结成厚厚的冰,阻碍敌军攻城的动作。

大雪纷飞,天地间白茫茫的一片,只有城头上飞溅满地的鲜血,是刺目的红色。

周藜亦是跟随太子妃登城的女眷之一,她身上穿着软甲,在烟尘蔽日的风雪炮火中穿梭,与同伴一起运送尸体。

一阵流矢袭来,同伴中箭倒地。

“小心!”她也被人扑倒在地,一支箭擦着耳际掠过。雪和甲胄是冰凉的,鲜血却是滚烫的,她的脸贴在血泊之中,如卧冰炭。

这时,手执□□、火铳的官兵开始还击,扫倒一大片敌军。

满天的流矢停了,周藜这才得以抬头,两手沾满了血,却并不觉得疼,身上还压着个面目扭曲的青年。

青年费力挣扎起身,原来大腿被流矢击中,疼的他面如金纸。

周藜镇定自若,一手握紧箭簇尾部,一手将箭杆劈声折断。

“咔嚓”一声,难免牵动伤口,疼的林长安扯着嗓子干嚎。

“别叫了,省点力气!”周藜凶巴巴的。

青年闭了嘴。

周藜又扯开一截儿衣襟,为他简单包扎:“你是监生吗?叫什么名字?我送你回国子监?”

“林长安。”青年道。他身上仍穿着监生的襕衫。

“好。”周藜答应一声,拾起他的手臂搭在自己肩头,一用力将他搀扶起来。抬头四下看看,料想哥哥应该就在附近,可是眼前风急雪骤,烟尘漫天,什么也看不清楚。只好自己搀着林长安往前走。

“我家在棋盘巷。”林长安又道。

“知道了。”周藜架着他折返回去,往反方向走。

两人弯下身子躲避箭矢,费力的朝城下走。

一路上,周藜怕他昏厥,不停的跟他讲话。

“你是哪里人?”

“安江府江宁县。”林长安道。

“江南啊,好地方。”周藜念道:“江南好,风景旧曾音。”

林长安脚步一顿,他想说“旧曾谙”。

“怎么了?”周藜问。

长安赶紧道:“没什么,姑娘饱读诗书。”

旧曾音就旧曾音吧……

“那当然,我爹常说,我要是男子,至少能中个举人。”周藜道。林长安讪笑道:“……令尊说的没错。”

“你是安江人,为什么不在南京国子监,要来京城?”周藜又问。

“因为我兄长在翰林院任职。”林长安道。

“翰林官啊!”周藜惊呼:“那日御街夸官,我是看了的,不知哪个是你兄长?”

“探花。”林长安道。

周藜又是惊呼一声:“原来是他!”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