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周]问鼎(846)
作者:千里江风
桑寧應瞭聲“是”。
她轉頭往越王李貞的隊伍行去的時候,便見到安定公主此刻正同英國公走在一處,兩人明顯有話在談,也難怪皇後會做出讓她晚點再來交代的吩咐。
以桑寧看來,在衆多正入住驛館或是隨同軍隊一並紮營於山下的人群中,英國公與安定公主這一老一少正從容緩步而行,倒是顯得有些醒目,頗有幾分忘年交的模樣。
但這場景其實本應當換個人的。
封禪途中,皇後與皇帝陛下商議,因太子東宮之中有人搬弄口舌是非,恐生禍患,不如令英國公領太子太師位置,為李弘校正方向,也已得到瞭李治的批準。
換句話說,英國公李勣現在得算是太子的半個老師。
隻是比起太子,大概還是李清月這個小將軍更得英國公的喜歡一點,或許比起探討禮法,他也更樂意跟人探討兵法一點。
這份親近也表現在瞭他此刻說出的話裡。
李清月看得出來,別看他此刻的腳步從容,他望向遠處泰山的目光裡卻分明有幾分唏噓感慨,就連語氣裡也因情緒動蕩而帶上瞭幾分顫抖,很有一番與親近之人交談的情難自已。
她也可以確定,這絕不是因為英國公已然年邁的緣故。
“唉,可惜先帝沒能看到今日的這一幕,五經通義之中說,這封禪之事,其一的用意便在易姓而王,因高而告。我大唐結束瞭隋末動亂,以李氏稱王,合該因循古禮定位正統。隻可惜先帝被困在瞭第二條緣由之上,被以天下未能盡數太平,不到功成之時給勸瞭回去。”
李勣頓住瞭腳步,朝著正在朝泰山方向行去的一列道士看去,眼看著他們很快消失在瞭自己的視線中,這才繼續說道:“好在,陛下終究是達成瞭這個心願。”
“我倒是覺得英國公不必為先帝覺得可惜。”李清月也隨著李勣的目光看去,瞧見那群先往泰山而去的道士領頭之人劉道合,乃是被李治派遣上山祈福的,算是今日先走的一個流程,並無什麼大事,也隨之將註意力放在瞭眼前。
“既是登高而告,蒼天自知,何處之山不是山呢?與其說是非要泰山神名以成全君主的威望,進而能在史書上記載一筆泰山封禪得成,接續秦皇漢武之功,我卻覺得,還不如說,是泰山因能得一賢明君主到訪而接續前朝福祉,在五嶽之中地位最為特殊。”
李清月說得格外信誓旦旦,加上她也本就為這封禪之事能成做出瞭不少助力,有此資格做出評點,讓李勣聽著這個朝氣蓬勃的聲音,也覺心情輕松瞭不少。
他便調侃一般問道:“那要按你這麼說的話,為何陛下的封禪不選在中嶽嵩山呢?算起來還距離長安、洛陽更近,豈不是更能省事?”
李清月一本正經答道:“大概是因為,這樣一來,沿途經行的州郡更多,能得到免除一年賦稅待遇的百姓更多,更能彰顯聖人恩德吧,又或者……”
“是想把這個做出創舉的機會留給旁人來呢?”
雖說漢武帝也曾在元封六年封禪於嵩山,但那也是在先行封禪泰山之後才做出的舉動,而非當真已將嵩山與泰山相提並論。
想到真正意義上以天子身份直接在嵩山封禪的不是別人,正是她的阿娘,李清月的眸光裡便不免多出瞭幾分微妙。
隻是這等隻有她知道的未來,甚至是顛覆李唐的未來,又顯然不可能在此時說出。
李清月繼續說道:“這一次就實在不必改瞭,您想啊,早在貞觀十一年的時候太宗皇帝就已讓秘書監顏師古擬定《封禪儀註書》,在數年後又對封禪禮重新修訂,到瞭我阿耶議訂封禪的時候,司禮官員更是為此忙碌瞭半年,若是貿然更改地址,又要有多少麻煩呢?若在這封禪之事上有所猶豫,焉知不會屢屢推遲,甚至將其擱置下去。”
李勣聽得到,李清月在說到最後一句的時候忽然提高瞭一點聲音,頓時失笑。
他眼神好得很,分明清楚地看到,在安定將話說到這裡的時候,之前同封禪唱反調的劉祥道正好途經他們二人的前頭,在聽到這話的時候臉色頗為好看。
一聽這話,劉祥道連忙腳步匆匆地離開瞭此地,走得那叫一個著急,顯然是被這話給刺激瞭個正著。
不過,也多虧安定彼時的一番“童言無忌”。
事實證明,太史局做出的預測並沒有錯。今年的關中固然少雨,但還不到旱災的地步,沿途經過曹州的時候,關東還落瞭一場夏秋之交的雨水,讓這封禪隊伍被迫在原地停留瞭兩日,卻也為沿途的麥田豐收做出瞭最後一手助力,讓陛下徹底打消瞭封禪的最後一點猶豫。
上一篇:叶罗丽之肆意而为
下一篇:叶罗丽:满级大佬闯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