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危险迷人“B先生”+番外(27)

作者:山海十八


以前用编织刺绣打发时间,或是协理父亲清点地产账目。如今有了园艺的喜好,与土地、植物打交道令她更心情舒畅。

简:“每个人性格不同吧。”

布兰度没有凭空臆断,请简与伊丽莎白有时间的话,留意两个妹妹参与了哪些八卦话题,具体内容又有什么。

即便那些聊天话题再无趣,也能提供依据去判断两个小姑娘的思维习惯与偏好。

她没闲着,开始观察朗博恩及其周边村镇。

英格兰乡村生活与海滨度假胜地必然存在差异性,更与新闻报刊上常见的大都市伦敦有差异。

也许能发现什么有趣之处?

这样想着,先去拜会了隔壁麦里屯的腓力普一家。那是班纳特太太的妹妹、妹夫家。

--------------------

人物背景:

卡罗琳·赫歇尔,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天文学家。

欧洲首位发现彗星的女性。1835年,被选为为英国皇家天文学会的荣誉会员。1846年,她获普鲁士国王颁发金奖章。

·

和哥哥威廉·赫歇尔编写进了《星云和星团总表》(Catalogue of Nebulae and Clusters of Stars)。

这也是如今天文学家和天文爱好者们使用的《星云和星团新总表》(NGC)的重要基础。

第14章 Chapter14

==========================

Chapter14

距离朗博恩的一英里——麦里屯,是班纳特太太的妹妹家所在地。

班纳特太太是嘉丁纳家的长女。

妹妹嫁给了腓力普,婚后与丈夫留在了麦里屯。

弟弟娶妻,定居在伦敦的奇普赛街与天恩寺街一带。

老嘉丁纳是麦里屯的事务律师。

英国律师分为出庭律师与事务律师。

前者能在英国高等法院以上出庭,俗称“大律师”;后者从事各种非诉讼业务。

一般来说,大律师不会直接接受当事人的委托。

当事人需要去找事务律师,如需上法庭,由事务律师再向大律师提出委托。

老嘉丁纳退休时,因为儿子更喜欢去伦敦经商,他把多年累积的工作人脉传给了二女婿腓力普。

两个村子距离近,步行最多三四十分钟。

二十多年以来,班纳特家与腓力普家一直保持着友好关系,相互往来。

布兰度回到朗博恩的第三天,上门拜访了腓力普一家。

她不是第一次见到腓力普夫妇。

上次见面在两年前,她穿越来此不满一个月,明显神色虚弱。

当时,腓力普夫妇、嘉丁纳夫妇获知侄子大病初愈,赶去斯卡伯勒镇探望。

碍于距离遥远与交通不够便捷,这两年相互之间只有几封问好信件。

这次,腓力普夫妇亲眼看到侄子神采奕奕,几乎当场手舞足蹈,想要拉着布兰度转圈圈。

“上帝保佑!这是今年听到的最好消息。”

“布兰度,你终于完全康复,太让人高兴了。”

很多人有刻板印象,律师的属性是沉稳善辩。

这个特质与腓力普先生很难找出半个英镑的关系。

话多热情,是真的。

沉稳老辣,很难看出来。

不妨这样讲,腓力普夫妇与班纳特太太站在一块,一看就是关系很好的亲戚,过于性情相投。

相交而言,身在伦敦的嘉丁纳夫妻就稳重不少。

布兰度对这两家亲戚都接受良好。

不论性格如何,他们对班纳特一家都抱有善意与亲近之心。

她一本正经地说,“姨妈、姨父,我很高兴能来到麦里屯。这里是不是有不少好玩的事物?能让生活在此的人都容光焕发,叫人越看越光彩照人。”

“哈哈哈!”

腓力普夫人开怀大笑。

谁看着精神饱满?谁越长越令人亲近?

说的正是她与丈夫。侄子一脸认真地拐弯抹角夸人的样子——真俊。

腓力普先生更是实力互夸:“亲爱的布兰度,请相信我,当你踏入麦里屯就成了最亮眼的存在。瞧你一眼就会心情愉悦。大家多看看你,就能由内而外地提升了魅力。”

腓力普太太煞有介事地赞同,“你的姨父说得对。等会带你出门转一圈,我做好准备了,明天大伙都会变得比今天更美。多么美好的生活!”

话音落下,三人相视而笑了出声。

打趣之后,腓力普太太收敛笑容,看似严肃地对布兰度说:

“说正经的。我现在放心了,你与你的父亲不一样,没有把沉默少言奉为日常准则。”

“不必担忧你将来会因为嘴笨娶不了心爱的姑娘,然后回家一个人偷偷哭鼻子。”

说着,腓力普太太被自己脑补的场景给逗乐,没能忍住扑哧又笑了出来。

“姨妈,我才十六岁。”

布兰度无奈。在催人结婚这方面,班纳特太太与腓力普太太,就是如假包换的亲姐妹。

腓力普先生力挺妻子,对布兰度说:“时间总是嗖一下就过去了,眨眼十年,你就二三十岁了。说不定某天你会突然带回一位恋人,给我们一个惊喜。”

腓力普太太助攻:“小侄子,你得相信你姨夫的专业性,他多少掌握了一些推理能力。”

布兰度:这是哪种自创的推理能力?

结婚,这辈子都不可能结婚的。

亿万分之一的可能性,她带回了一位恋人。

她敢带,腓力普夫妇敢认吗?两人能感觉到惊喜,而不是被惊吓?

不聊不着边际的话题。

布兰度转移视线,“话说回来,麦里屯有哪些有趣的地方?请介绍一下。”

腓力普先生非常爽快,“介绍什么呀!走,带你去实地逛逛。镇上的衣服鞋帽比不了伦敦时髦新潮,但有一处好地方,不比大城市的店铺逊色。”

是什么好地方?

腓力普夫妇带着布兰度来到麦里屯郊外。

郊外并不冷清,不时看到车水马龙。男女老少,进出同一个地方。

不远处坐落着一栋花园建筑。

铁门大开,门口竖着一块牌子「幸运流通图书馆」。

往来人群就是冲着它来的。

“这是今年三月新开的流通图书馆。”

腓力普先生介绍,店主是新来麦里屯定居的托比夫妇。

“生意很好,去过的人都说好。隔三岔五,我们就会来转一圈。”

所谓流通图书馆,是一种私人营利性质的店铺,主营业务是收费借书。①

店主购入大批书籍报刊。

读者按比例缴纳会费成为会员。根据会员等级不同,借阅时长与借阅书册数量不同。

比起买书要花的钱,付费借阅能让收入中下层的人群用更少的钱读更多的书。

1740年左右,这种类型的店铺开始在英国兴起。

历经近一百年的发展,上至伦敦下到乡村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布兰度去过斯卡伯勒镇的几家流通图书馆。

在海滨度假胜地,这种类型的店铺生意很不错。

游客不想增加行李的负担,但又有大把时间要打发,那就付费借书看。

不同地区的书店购置的书籍种类存在差异。

度假胜地的读者是权贵与富裕中产偏多,乡村小镇的读者是乡绅、农民与劳工,两种不同的受众人群阅读偏好必不相同。

布兰度走进「幸运流通图书馆」。

借书大厅,空间开阔。

借还柜台在醒目的正中央。

背后一整面墙是顶到天花板的大书架,里面还有一个超大书库,两侧有两架木梯。

柜台后,站着四个男人。

年长的负责登记借还书籍,年轻的店员负责爬上爬下取书。

与后世人们对图书馆的固有印象不同,此时的这类书店与安静无关。

来借书的人没有大声喧哗,但三五成群或站或坐分散于大厅中,聊得热火朝天。

凑过去听几句,人们或是在说近期看了哪本书很不错,或是就某则报刊新闻发表感想。

山海十八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