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捡了五个哥哥后,京城无人敢惹(443)

作者:陌于之 阅读记录

运荔枝是有成本的,廖家业大有钱,就算真的赔两年本,也赔得起。

反倒是他们赔不起,到时候关店歇业,荔枝生意还会重新回到廖家手里,任凭他们定价。

怎么算,廖家都有降价甚至赔本的底气。

“我们也有,我们也卖便宜荔枝。”郑如谦狡黠一笑,“但不是现在,先等第三批荔枝运过来,不急不急。”

张香莲也只能作罢。

“哎呀,姑姑别担心。”郑如谦过去哄她,“你先把荔枝味的糕点做出来,只管做出来,剩下的全都交给我。”

他已经不再是那个掏出八文钱去抵押书,却反被老板坑一把的小孩了。

生活教给他无数经验,在外游历的日子也不是欣赏风土人情,而是与无数人精打交道,也吃过亏,也占过便宜。

时光辗转近五年,嚎啕大哭的小公子,早就成为精明的大商人。

“是啊姑姑,二哥最聪明了。”姜笙一如既往地信任又心大,“他说没事,肯定就没事。”

郑如谦刚准备得意地大笑。

姜笙又补了句,“就算他做荔枝赔钱,我们还有糕点,还有作坊,总归是够吃饭的。”

郑如谦的笑声又卡嗓子眼里了。

原来不是信任,是一如既往地没追求,吃饱饭就够。

“你且放心,这荔枝生意战绝对不会赔钱。”他戳了戳小丸子包,“二哥让你瞧好嘞。”

郑如谦大手一挥,带着汪小松出去奔波。

留张香莲带着姜笙,继续钻研配比荔枝味的各种糕点。

转眼十天过去了。

廖家的价格战确实有奇效,除了部分看在江家面子上持续过来订货的世家,几乎大部分家族都改在廖家定货,听说已经预订出去三百斤。

张香莲着急到上火,几次拉着郑如谦问,“小谦呀,这样可怎么办,这样下去可不行,你的办法在哪里。”

郑如谦都只是神神秘秘地笑。

得亏张姑姑脾气好,换成庞县令,估计早就一巴掌甩后脑勺了。

六月底(这里是农历),高严和一位生脸伙计赶着满满两车的荔枝停在九珍坊门口,撩开车门就往外搬。

张香莲吓了一跳,忙不迭搬来冰盆,又招呼苗招英母女过来分拣。

也是这个时候,她们发现这车荔枝非常不一样。

形状个头都稍小,枝条也少,原本岭南的荔枝一车只能运个三十斤顶天,这一车却足足出了上百斤。

姜笙刚鼓捣完荔枝糕点,好奇地捻过来一个尝尝,咬的时候就差点崩到牙齿,等吃完吐出核才发现,“这个肉比之前的荔枝肉薄。”

个头本就逊色,核还要大一点,肉可不就薄了。

可以说,这个荔枝品种,比岭南运来的差了一个等级。

甚至都不如廖氏分给姜笙的那盘红绿相间。

“这荔枝拿出去卖,人家可愿意?”张香莲又开始发愁,眉头都要皱出褶子了。

幸好郑如谦甩着折扇出现了,“姑姑放心,这个我不卖贵,就五两银子一斤。”

什么?

五十两一斤的荔枝,直接降到五两银子一斤?

这比廖家的对折还要狠,还要大手笔。

“姑姑别怕,这是川渝的荔枝。”郑如谦扇子一指,“距离丰京只有三天三夜的距离,时间缩短了枝条自然也要少砍,每趟运的量也就多,别说卖五两,就算卖一两我也是赚的。”

至于为什么不卖一两……

谁会嫌弃钱多呢?

多亏了家里有位知识渊博的大哥,郑如谦也是才知道,原来“一骑红尘妃子笑”里的妃子笑,其实并不是岭南产地的荔枝。

贵妃生于川渝,长于川渝,幼时的味道当然是在川渝得到,怎么可能去岭南,所以推测得出,川渝也有荔枝。

再翻找古籍得知,百年前人们确实食用川渝的荔枝,直到岭南的荔枝找到十日保存法,川渝荔枝才被人们所摒弃。

五十两一斤的荔枝,肉厚核小味甜与肉薄核大酸甜比起来,显然前者更受欢迎。

但当荔枝五两银子一斤,昂贵带来的光环退却,便宜才是王道。

“可是,五两银子也挺贵的。”苗招英咋舌。

郑如谦在旁边笑。

以前总觉得,这个世界上只分有钱人和穷人,有钱的挥金如土,没钱的吃个肉都费劲。

后来见识多了,才发现在有钱和没钱中间,有很多人过得相当不错。

说他们没钱吧,能吃得上大鱼大肉,能满足自己的需求。

说他们有钱吧,太贵的的东西也会斟酌,奢侈的物品基本不考虑。

这类人舍不得吃五十两一斤的荔枝,但五两一斤的绝对会品尝,川渝荔枝就是用来弥补这块市场空白的,就是来赚取他们银钱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