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羞人了,耳朵肯定又红了,太丢人了嗷。
胤礽瞅着被子里的隆起,无言,只能感叹一声自家太子妃的精神、鲜活。像成山头的风浪一样精神,像成山头日出一样的鲜活。
等了一分钟发现她还是不出来,怕她一直在被子里呼吸不畅,就伸手把她揪了出来。阿茹娜小别扭的挣扎几下,发现争不过他,就伸手抓住了他的双手,不让他动。胤礽看到她红通通的小鼻子已经露在被子外面,也就放了心,闭上眼睛睡了过去。
过了好一会儿,太子妃才缓过来这股别扭,悄悄儿的探出头来,发现他已经睡着,就轻轻的趴到他肩窝上,闭上眼睛进入梦乡。
醒来后用过晚膳,太子妃照着镜子发现眼睛还有一丝红肿,不好意思出门,胤礽就去找康熙皇帝说事儿。
康熙皇帝有些怔楞,“你是说,在大清国的各个水域中,都建设一座灯塔?类似福建的崇武灯塔,或者前朝永乐年间建设的那座高达三十丈,方达百丈,用来指引船舶进出长江口的巨大土墩?”
胤礽点头,他从今早上看日出的时候就在想这个灯塔的事儿。
在没有雷达应答器、DGPS系统、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等等综合导航体系的时候,灯塔的作用还是非常明显的。这个月的天气情况还好,从下个月开始,威海的海洋气候就开始瞬息多变,大风大雨大雾交替出现。
“在海参崴到琉球、新界整个一条海岸线和国内的几条主要内河航线,于航道关键区域附近建设,作为一种固定的,引导船舶航行或指示危险区的航标。比如危险的海岸、险要的沙洲、暗礁、通往港嘴的航道等等。”
“为了易于船舶分辨,我们可以采用各个地方,各个民族的特定建筑造型,把灯塔作为国家宣誓主权的方法,当地的人文景观来建设。”
在原本的历史上,当年英国人从清政府手中得到威海以后,于成山头东端建了一座灯塔 ,灯光射程达二十一海里。为了防止大雾天海上船只看不见灯光,辨不清方向,英国人还特别体贴的在灯塔旁边建造了一只大雾笛。
每遇大雾天,雾笛每隔两分钟便自动鸣笛一次,笛声可传逾三十海里。一直到二十一世纪,灯塔和大雾笛还完好无损的矗立在成山头,完美的宣示着威海曾经作为殖民地的过去。
作为华夏人,想想就觉得痛心。
灯塔,指引着旅人回家的方向,灯塔上的明火点燃的那一刻,象征着的是离家的旅人回家的希望,象征着不管分开多远的亲人都有团聚的一日。
既然现在大清国有这个实力,那就把大清国的海岸上需要的所有灯塔全部建设起来。这样,不管这个世界大清国的未来如何,至少,华夏的老百姓能有一座自己人建设的灯塔,它会永远矗立在海边,指引着华夏人回家的方向。
既然灯塔不光可以作为一种固定的航标使用,还可以作为一种宣誓主权的象征;一种路标、地标、人文传承遗产留给后人,或者一种海上烽火台、瞭望台,用于海上作战的军用建筑。那他们就建,认真严肃的建,白天看起来醒目、美丽;晚上看起来迷人、神秘。
作者有话要说:三月份的月花是桃花吆,桃花的吼,爱情的俘虏吼。嘿嘿嘿。 亲们节日快乐吼
第177章 飞机
康熙皇帝却是没有胤礽想的那么多,他一听到灯塔的宣誓主权作用, 就瞬间心动。海洋在未来世界的地位太过重要, 他正愁怎么在海上划地盘, 这个灯塔, 很好。
就听康熙皇帝斩钉截铁的肯定道:“可行。”
胤礽闻言高兴, 俩眼睛微微睁大, 眼中光华流转,端起来他面前的奶-子茶小喝几口,语气稍稍有些兴奋的说道:“以前的灯塔是点燃鲸油或者猪油, 我们现在可以采用煤油、电、太阳天发光,闪光、定光和明暗光等等。光色的话, 可以分为红、白或绿、白。”
“只是, 建设灯塔首先要保证它的安全性和稳固性,必须要根据各个水域的不同地理情况画构造图, 儿臣只能在一些技术方面做点指导。”
康熙笑了笑, 对于这点小问题完全不以为意, “正好也检验一下工部这些人的水平。先让他们到各个水域实地考察一番再说。”
端起来茶盏品了一口碧螺春, 心里面因为灯塔的功用美滋滋的他, 也不免感叹一声宝贝儿子的脑袋转法, 就是和别人不一样。
喝个珍珠奶茶, 他可以想到奶嘴、奶粉乃至各种家庭用品, 看个日出能想到灯塔,到成山头游水还能想着引导一下大清国的水上运动,专门录个跳水的动作准备放进小电影里面。这晚上看夕阳和海鸟回来, 不知道又能想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