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侯府老太太养老日常 [穿越](24)

作者:陈双双 阅读记录

何雯听完,就更好奇了,什么蔬菜,红红甜甜的?她一时还没反应过来。

等了一会,终于人群散了些,几个婆子小厮给何雯隔开一块空地,何雯凑过去一看。

嚯!

这不是西红柿苗吗!

她小时候也跟着爷爷奶奶在农村住过一段。西红柿就是她的一整个夏天记忆。很多人说西红柿不算水果,何雯却认为怎么能不算呢。她童年夏日的期待,就是每日早晚溜一遍西红柿园子。

看见红了的,摘下来,用衣角擦擦就吃。现在想想,都觉得幸福。

因此,她认识西红柿苗,一辈子忘不掉。

在原主的记忆里,是没见过的。这是哪里传来的?何雯这么想,也这么问了。

卖苗的是一个小贩,看何雯穿着,就知道是大户人家出来的。连忙说“夫人是识货的,这东西叫六月红,在咱们京城没见过,但是胶州那边已经有人在种了,这种果子酸酸甜甜的很好吃,夫人如感兴趣,不妨买几颗回去,尝尝鲜。”

一两银子一颗,确实贵。但物以稀为贵,人家是蝎子粑粑,独一份。若是卖开了,三五十文都嫌贵。

“一两银子两颗,我就都买了。”这小贩手里也就十多颗,不到二十颗的样子,回去栽种也不知道能不能全活。“你还有吗?”

小贩一听何雯要买,大喜。这东西虽稀有,但是在不识货人的眼里,那就是一文不值呀。听着何雯还想多要,又懊恼,他只有这些。

小贩也是去年跟着一个大货商去胶州贩货,偶然得了半个六月红果子,吃一口顿觉了不得,他也是有生活经历的人,一猜这果子里的颗粒就是种子,当时就将种子倒出来,想着京城里没有,能不能赚一笔。

本来他是计划好自己载种的,到夏天卖熟了的果子赚钱,但那个货商又要出远门,他想了想,还是决定跟着出去闯荡,于是就来集市,试试能不能卖掉。

一连三天,来看热闹的多,没一个人买,眼看马上就要出发了,小贩也着急。

最终,十七颗番茄苗,八两银子。围观没散去的人,都觉得今天开眼了,傻子卖,傻子买呀。

何雯不知道这帮人心里所想,如若知道,一定会说,卖的是傻子,但买的不一定啊。

菜种秧苗买完,何雯还要去买些农具。这个她就不大懂了,但是农具铺的掌柜知道呀。

在知道何雯只有一小块地后,就推荐何雯买了一把镐头,一把锄头,一把耙子。还教给何雯如何使用。

别看就这三样农具,因为都带着铁,所以价钱并不便宜。

出门,看到一旁的成衣铺子,何雯想总不能穿绸缎、绣花软底鞋种地吧。

于是,又买了一身方便蹲起行动的短褐,一双千层底的布鞋,回去还要让春水在帮着做两身换洗。

还有竹竿菜架,浇菜的水瓢水桶,等等等等……

果真,当把种地当活计的时候,它是赚钱的;当把种地当爱好的时候,它是真烧钱啊。就她那块地,想要靠卖菜赚回今天的成本,不知道要赚多久呢。

东西买齐全,何雯也饿了。

找了一家人还挺多的面馆,就进去了。

这个时间已经过了正常饭点,店里还有人,口味应该还不错。

没有菜单,也没有菜牌,只有门口挂着的幌布上一个大大的面字。

老板在门口的遮雨棚下支两口锅,一大一小,旁边放着面板。屋檐下横放着一个长条凳,凳上摆着几个盖着盖子的木桶。屋里面摆的全是桌椅,招待客人。

这是家夫妻店,丈夫负责做面,煮面。妻子负责招待客人,收拾桌碗。应该是做了挺多年头了,俩人配合的十分默契。

几个小厮一桌,何雯和两个丫鬟:春雨春雷及一起跟来的一个婆子一桌。

碗筷刷的虽然干净,但何雯还是习惯的要了些热水,又冲烫了一下。这是她在现代就有的习惯。

老板娘介绍了店里能做什么面之后,又说道:“夫人若想吃些别的,左边有一家酱肉铺子,不远还有一家酒馆,也卖些菜式,我们免费给跑腿。”

想着这些下人跟着自己跑了一上午,一碗面确实不多,跟着老夫人出来,没吃到肉,太亏。

于是就让这妇人去隔壁买了两盘肘子,两只烧鸡,又让这妇人看着买两份素菜。

妇人乐呵呵的应着去办了。

这家店人多不是没有道理的,店家是等何雯另点的菜都到齐了,才开始煮面。何雯曾吃过那样的店,点了菜和面,面都要吃完了,菜还没上来,要退退不了说已经做上了,只能自认倒霉。

何雯只点了一个简单的阳春面。

端上来,汤清味鲜,只有几颗葱粒,几点油花。喝一口,香而不腻,咸淡适中,十分开胃。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