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巫+番外(81)

这话他说的真心实意,不仅仅是为陛下,为大周,更是为了隐太子心中那未及实现的,强盛大周的宏愿。

姬元煦笑眯眯的看着赵平都,道:“我在碧水关的时候听闻西北有位巾帼小英雄,后来得知这小英雄竟是赵都督的长女。果然将门无虎女,赵都督教女有方,救下流亡之百姓,实乃大功一件。”

赵平都脸颊微红:“小女不过逞一时之勇,当不得殿下如此夸赞。”

“赵都督不必妄自菲薄。此事我已向父皇禀明,也要叫国都那些王公权贵们知晓,我大周尚有不输男儿志气之女子,他们又是哪来的脸,整日沉醉靡靡之音,没有丁点儿报国之心!”

赵平都悄悄看了眼姬元煦,他比小殿下要小一岁,脸颊稚气未脱。但说这话时却是一脸肃然,眸中掩饰不住痛恨。想来国都之境况也未必见得好到哪儿去。

赵平都一时不敢接话,气氛陡然变得严肃起来。

萧裕这时站出来拱手道:“殿下,外面日头毒,还请殿下移步军帐,下官这就吩咐手下给殿下煮碗避暑的汤羹来……”

“是是是。”赵平都也忙反应过来:“西北的太阳毒,殿下万金之躯,仔细中暑。”

姬元煦觑起眼睛望了望天,刺眼的太阳光将远处的天际照的发白,他才在外头站了一会儿,便觉背上被炙烤的火辣辣的。

“避暑汤倒不必了,将士们平日喝什么便给我拿一碗吧。”

萧裕忙道:“万万不可,那野草煮的水岂是殿下喝的!”

姬元煦瞥了眼萧裕:“将士们都能喝,我有何喝不得?怎么,萧监军若觉得西北苦寒,我便向父皇陈明,换个人便是了。”

萧裕面皮一紧:“下官不是这个意思,下官是担心殿下一路劳顿,恐殿下身体不适。”

“我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不劳萧监军费心了。今日暂且在阳关歇脚,明日一早启程去南平关。”

萧裕又道:“殿下,西戎正乱着,我大周才打下南平关,边境尚不安稳。殿下万不可冒险前往。不如派人将顾将军传至阳关拜见殿下。”

“我此行是奉父皇旨意来边关犒军,却不是来摆皇子殿下的谱的!”姬元煦斥道:“南平关正在紧要之时,主将岂能轻易离开!萧监军若怕死,干脆就留在阳关吧。”说完头也不回的进了军帐。

赵平都暗暗打量萧裕,见他脸色不太好看。当下便明白朝廷派这位萧监军来的用意了,名为监军,实则不过是不信任自己罢了。说白了,他这个南平关都督也只是徒有其名,这一万军表面是自己的部下,真正的掌权者恐怕是萧裕。

而从适才的情况来看,皇长子殿下不喜欢萧裕。

赵平都暗暗留了个心眼儿,琢磨着如何打听打听萧裕的来路。

……

姬元煦这一路走下来,沿途任命官员,巡查边关六城防务,耗时不短。他离开国都时,朝廷已下发旨意到各地,安排流民回乡。各地官府都长长的松了口气。实在是流民太多,各地吞不下这么多百姓。何况百姓都有乡情,若能回乡,谁愿意在外漂泊流浪。这圣旨一下,西北流民早早便启程回乡了。

沿途均由各地官府开仓放粮,虽不能饱腹,但好在能吃上粮,不至于饿死在半途。

这一次迁移朝廷花了不少银子,姬昊心疼的紧。可西北不能沦为空城,西北广袤的土地还需要百姓耕种,国都的粮仓、国库的税收都需要西北。这么一想,姬昊总算好受一些。

而流民的归来,也让原本萧瑟的西北六城变得热闹起来。虽不及往日七分,但总算有了人气。

武威城存活下来的百姓大多都在大月山避难,这次流民迁移对他们倒没什么影响。甚至武威城尚无城守的那段日子,百姓们循着大月山上的生存方式,竟也有条不紊的将武威城各处收拾的齐齐整整。

姬元煦和新城守入城的那天全都是一脸懵逼,比起其他五城乱成一锅粥的境况来,武威城好似完全没受到影响。很难让人想象武威城是最先受到侵略,损失最为惨重的一座城。

新城守名叫孟怀安,出身不高,不然也不会被分配到边关小城做城守了。不过他学识不错,又有抱负,姬元煦对他倒是颇为赏识。

孟怀安对武威城发生的一切都很好奇,姬元煦去阳关犒军后,他便在街上闲逛两日,观察着百姓。发现这些百姓都有明确的分工,每一项事务都有专门的人带队去做。而且也不难发现,所有的百姓都以住在城西的赵家人为主。

赵家他知道,陛下新任命的南平关大都督便是赵家的男主人。听百姓们说,赵家的大公子也是个极聪慧之人,还有赵家聘的先生。都是因为先生运筹帷幄,百姓们才能活下来。

江甯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