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只有一条路可走,诈降大周。”杨冲说道。
第128章
也许是前次与赵珩一战被挫了锐气,也或许是真的老了,杨凌有些伤心的看着他的叔叔,抻着袖子抹抹眼泪:“叔叔竟也说出‘投降’二字了。”
杨冲给他侄子气的半死:“我何时说的‘投降’,我说的是‘诈降’!楚氏雄兵威震天下,西南那几座小城完全不是楚司珏对手,他若强攻,不出两月便能直抵三原城下。三原城不似沂山关有天险,我们根本抵挡不住楚氏铁骑。”
“但大周不一样,大周孱弱,眼下又被群狼环伺,处境艰难。无非是看我陇西地小力薄,这才要攻我陇西扬他国威,顺势整合西北,巩固力量。否则楚氏、景氏、钟离氏三大门阀合围,你以为大周抵得住?试问起兵自立者,谁人不想要大周皇宫那传承千年的传国玉玺,受命于天!”
杨凌听了半天,点头道:“杨筠之前便这样说过,大周国力不像楚氏雄厚,陇西若降,大周巴不得呢。嗐,若早早降了,倒也没楚氏什么事儿了。反正我杨氏世居陇西,降了大不了和从前一样,依旧做我的门阀罢了。”
杨冲:?
他捂着脑袋一脸发愁,真恨不得把杨凌的脑子挖出来洗一洗,但眼下他也只能耐着性子跟杨凌说:“大周孱弱不假,但周太子不是蠢货,那攻伐陇西的赵将军更不蠢。他们想要的是陇西彻底归附,自然不会让杨氏再掌陇西之地。”
杨凌脑袋一时转不过来,杨冲就道:“此事我自有主张,既能叫楚氏退兵,又能保下杨氏,保住陇西基业。”
杨凌呆呆的应了一声:“有劳叔叔了。”
杨冲顶着一脑门三昧真火回了府,愣是给气的没吃一口饭,捶胸顿足道:“杨氏基业堪忧啊!”
荣郡王做了好些年秦阳城守了,秦阳天下粮仓,近两年风调雨顺,百姓和乐。除了每年加固岸口外,他这城守当的也颇为省心。整天闲着没事儿,就对着岸口的地形图研究,琢磨着如何一劳永逸解决秦阳水患。
“……大人,外头出了这么大的事儿,您还跟这研究岸口……这……”长随心急道:“悬剑关丢了那么大一批粮呐,大人怎一点儿不心急啊,若朝廷来问罪……”
荣郡王觑了眼老仆,笑道:“热闹不都瞧完了么,陇西粮商卖粮,楚氏买粮,人家双方交易干咱们什么事儿。”
“这叫什么鬼热闹,那么大一批粮不见了,若是有人从中作祟,大人可是要担责的呀。秦阳一带早些年就闹匪,还有那什么马帮的,大人忘了您前任姓黄的是怎么死的啦?”
荣郡王就道:“您老别瞎操心啦,这事儿不干咱们事儿,也莫往身上揽。朝廷不会问罪,我那皇侄儿知人善任,做事儿漂亮,本事大着呢。”
“这跟太子殿下有什么关系呀?”长随越来越糊涂了。
“楚氏押运粮草的精锐部队在悬剑关被劫,能做下这等事的除了正规军还能有谁?而若没有朝廷的命令,谁又能调得动雾谷关驻军?太子殿下当年在秦阳经营月余,却也不是白干的。”
长随慢吞吞的“哦”了一声,略微放心下来:“不连累大人就好了,否则若惹陛下猜疑,大人日子也不好过呀。”
荣郡王心里一暖。不过他要想得更深一些。这一系列的事情发生必定早有预谋,但太子殿下的手却未必能伸的这么长。雾谷关驻军都督同殿下可没什么来往。
且不说这,雾谷关军多年不经战事,战力无论如何都拼不过楚氏精锐。那日悬剑关劫粮的断不会是雾谷关的人。
莫非太子手里还有私军?陛下对此又知道多少呢?荣郡王眉头微蹙,只是觉得此事不简单,似乎自己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环,却又无从窥知一二。
……
雾谷关驻军无朝廷令不得轻出,除非战事紧急。但魏擒虎是赵珩的人。
不过无诏私自调兵是事实,赵珩本来已修书一封给姬元煦,统一口径将此事瞒过去。没想到楚司珏突然发疯攻掠西南两城,这无形中给赵珩送上一个现成的机会。只要不细探查,谁会知道雾谷关调兵在前,楚司珏攻西南在后呢。朝廷只会和陇西一样,害怕楚司珏真的打过来。
拿到陇西杨氏的降书,赵珩提着的心落了一半。
“杨凌无能,但杨冲绝非坐以待毙之人,其中必有诈。”李玄度道。
“大周军力不强,除各处要塞驻军防守外,可调动兵力不多。南平关能挪出三万人攻陇西已属不易。”赵珩道:“杨冲心里很清楚这一点,所以只要他们有机会克制我这三万人马,便能拿捏大周。即便降了,杨氏依旧坐拥陇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