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漂美人+番外(155)
“黎箫,太棒了!你总是有这么多想法!”竺笙鼓掌如擂动,眼睛越发的亮。
黎箫喜欢她那样的眼神,只为他惊艳的。
“我还没说完,”他翻动PPT,投屏上显示出了两个字,“戛纳。”
花莳激动地捂住了嘴。
因为戛纳电影节太出名了,那代表了电影的至高荣耀。“黎箫,我们可以,参加,电影节吗?”
那是她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竺笙明白了黎箫的意思。“我们拍的是广告,我们要参加戛纳广告节?”
黎箫打了响指,“正是。其实在国内,一直有一种现象,就是墙外开花墙内香。很多品牌或项目,在国外投一些广告,以此为事件炒作。那么品牌的客户就会认为,这是个有国际实力,增强大家的认同感。我们参加戛纳广告节,就是更高层级的背书。”
“笙笙,我和你说过,将来,我们要走向去全国的大江大河,这就是一次试验。”
计定之后,黎箫约了赤水文旅局广告部负责人,做了一个正式的提报。
广告部部长陈山拍手大赞。“太好了,太好了!完全超乎我们的意料。这些非遗传承人,你们都有资源吗?”
黎箫笑道:“我列出的一大半,我们都有过合作。其余的,我们相信,局里会帮我们共享资源。”
陈山点头,“年轻人啊,了不得。这是一次共赢的机会,我相信,他们会乐于配合的。”
“陈部长,我能不能问一下,咱们的旅游广告,上线后投放哪些渠道?”
有了席酒的服务经验,竺笙已经意识到渠道的重要性,当然,这个需要一定费用的支持。
陈山拍着额头,“哎呀,原本局里决定,广告拍好了,就是火车站、公交站站牌投一投。可你们的作品,给了我信心。今天回去,我就向局里汇报,争取广告投放范围增大,投到筑城去,投到八山一水七分田去。”
**
接下来,竺笙他们抽出一周时间,完成了文旅局的广告,包括平面和视频的拍摄。
过完正月十五,竺笙回到了家里,竺春河也准备去打工。
父女几乎没有交流。
在赤水火车站,黎箫和竺笙去送站。车站那硕大的广告牌,让竺春河久久回不过来神。
平面广告上,是竺笙撑着竹子的灿烂笑容,背景是赤水丹霞。
视频中,其中一帧是竺笙和所有非遗传承人的合影。
竺春河还看到了席玖。这些人,每一个都是在自己的领域,鼎鼎有名的存在。
“叔叔,您不打算重新了解下您的女儿,和她的故事吗?”
第102章 初吻:笙笙给予的慷慨奖励
有些时候,当局者迷。
竺笙现在可以和客户侃侃而谈,但固有的思维和相处模式,让她无从与父亲很好地沟通。
幸好,她还有个嘴替,纵横捭阖,最懂人心的嘴替。
黎箫掷地有声地问:“叔叔,您不打算重新认识下您的女儿,和她从事的事业吗?”
内心是震撼的,嘴上是倔强的。“那又怎么样?”
黎箫勾唇,望着LED灯箱上的广告。不枉他连夜剪辑,马不停蹄,文旅局也相当给力,广告投放地相当快。
“我和竺笙创业之初,需要找一家办公场所,作为工作室。当时我们就发现,在红河镇,很多房子是空的,很多年轻人离开了自己的故乡。”
竺春河有感触。
他们竺家,竺笑不也是在外打工吗?不过,“有人走,就会有人来。”
比如,竺春河上下打量黎箫。
黎箫咳嗽,“我,是个特例,是少数。”
“其实,咱们中国人,安土重迁,谁也不愿背井离乡的。但城市化是大趋势,大城市能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更好的医疗环境和教育资源,所以人们背上了行囊。”
竺春河面露迷惑,这些道理,被黎箫这样解读,他可以理解,但和笙笙做的事,有何关系?
竺笙,内心却远比表面热血和澎湃。
黎箫继续说道:“可如果年轻人都走,城镇只会越来越落后。幸好还有笙笙这样的人。她放弃了锦城的优越条件,甘愿回到赤水来,并以自己的方式,将赤水的文化、赤水的技艺、赤水的风土,广泛传扬。”
他的话,慷慨激昂,周围的群众,居然有几个围观过来,静静聆听。
“我们用楠竹,记录了赤水的很多风景,让五百万网友通过短视频和直播认识了赤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结识了赤水的企业家、匠人,并建立了合作关系。”
“我们进军筑城,走向锦城,接下来几个月,我们还会走向滇省、桂省和古都长安。这都是您的女儿,以一己之力做到的。如果赤水旅游发展起来,就创造更多就业机会,那样年轻人也不必北漂、沪漂或贵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