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阙(82)
宫里长大的孩子心思敏感,因生母去世的早,即使太后对他慈爱有加,怡亲王的心里仍有缺失。很久很久以前,追溯到幼年时期他就领悟到了察言观色的精髓,太后回应他的话甚至没有听清,只顾着把视线撒出去,捕捉在座所有人言语动作间隐藏的细节。
有什么事情发生了,宫里的人情来往没有绝对的和睦,也没有表面上看上去那般亲厚,各宫各殿的主人们相互之间默契配合,维持着相对平衡的秩序,虚假又脆弱。
他的感知将殿中言笑晏晏的氛围撕裂,窥探到了其中的内核。这件事牵扯到了郁兮,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她原有的开心快乐。
“承延……承延……”太后把他唤回了神,“想什么呢,那么入神儿,哀家的话都不理了。”
怡亲王拉收起视线,眨眨眼笑,“老祖宗恕罪,孙儿在想内务府衙门上的几件差事。”
惠妃笑道:“七爷下了职还带着官署脑袋呢,真敬业。”
怡亲王道:“新官上任三把火嘛,娘娘闲没事到内务府串门,给我添把柴。”
“好啊,”惠妃开玩笑道:“七爷劳我跑腿,到时候拿什么招待我。旁的不说,各地上供的茶得让我喝头一垡儿的吧?轻易打发人我可不认。”
“真是个贪心鬼,什么都想着剐蹭。”太后笑道,“喝什么茶呢,顶多让你进院里踩踩门槛儿。”
惠妃眼神一转,哎呦了声,“老祖宗,内务府的门槛可不好迈,油水那样大得有多滑呢,奴才笨胳膊笨腿的,一不留心可不就摔个仰八叉。”
众人听了这话都笑,惠妃自己也忍不住笑,不同于她坦白诚实的笑,有些人的笑声里掺着假,盛大的欢笑下,是各自的不如意罢了。怡亲王调眼在皇贵妃和珍妃脸上走了趟,微微勾起了唇。
说到茶,太后望着自己杯中的茶色道:“内务府前两日新派发下来的这批茶格外香甘,是哪里得来的?”
怡亲王揭开手边的杯盖,嗅了口茶香,“回老祖宗,是内务府年后方从西华门南长街景春号茶庄买进的碧螺春,专程用茉莉花熏过后进奉的。”
太后又品了口,“这年头做什么都能翻出新鲜花样,难为他们有闲心琢磨出这样的主意。”太后一向倡导节俭,所以话中略带着些讽刺骄奢的辣味,怡亲王隔着手中的杯沿跟五公主交换了眼色,有种身负罪恶的感觉,两人同时咧嘴耸了耸肩。
他又往郁兮身侧看了一眼,以手背障口把话传到文瑜耳边问,“我怎么瞧郁兮妹妹不大高兴,出什么事了?”
人多,事情的缘由不方便明着讲,五公主没有即刻回答他,只用手肘轻轻撞了撞郁兮,“茶都快放凉了,也没瞧见你喝一口,喝口尝尝,七爷选的茶,给他个面子。”
郁兮听了这话笑着朝他看过来,尽管动作十足小心,端茶饮茶时手心里的伤痕还是被怡亲王给瞥到了一角。五公主设法所给的暗示猛的一下察觉让人感到心惊,承延收回眼,饮着茶低声问,“景仁宫娘娘的手笔?”
余光里五公主暗颔下颌,他咬紧这一肯定的答案低嗤,“腌臜玩意,闲出屁了。”
文瑜看他一眼,“七爷这次要不要出手?”承延呼出一口茶香,“您等着瞧。”
若按往常怡亲王是绝不肯自降身份参与进后宫女人的斗争中来的,不过牵扯到郁兮就要另当别论,宫里是个看人情看眼色的地方,博尔济吉特氏的手段尚且达不到通过人品德行笼络人心的水平,不过若论皇贵妃在后宫一手遮天的特权,在宫里当差的太监宫女们认准的是这个风向,地头蛇带头伤人时,会有更多趋炎附势的爪牙随之而来,而他出于道义,不能袖手旁观。
太后邀请嫔妃们晌午过后陪她一起斗纸牌的同时,怡亲王从五公主口中断断续续听到了事情完整的来龙去脉,逃得过珍妃的巴掌,却没逃得过皇贵妃的绣花针,后宫的女人们发起狠来,可谓疯狂。他顺口接了太后的话头笑道:“既是老祖宗请大家斗纸牌,是不是要按平时的规矩来?”
太后爱好压宝,掷骰子,斗纸牌,不过也只是图个热闹而已,并不真正劳烦陪她消遣的嫔妃众人们自己出钱,而是从内务府司库提取银钱,先给每人银元若干,玩罢,赢家也不拿钱入袋,一并重新归还给司库。
怡亲王指得正是这个规矩,太后听了笑,“之前都是你哥哥管这桩差事来着,现在责任转交到你手里,今后就麻烦你替大伙儿操心了。”
承延道:“受自己家里人差遣,该当的。”点手叫来白鸣,在他耳边吩咐了几句,又回过脸笑,“提前让他们去置办,省的到时候再浪费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