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朱阙(216)

作者:冠辞 阅读记录

终于有大臣肯站出来,帮皇帝说话了,郁兮拉着子彦,郁兮两人的小手,胆战心惊的松了口气。

这时户部尚书纳兰咏开口道:“范大人手握重兵,有几十万精兵给您做戳杆儿,站着说话不腰疼,喘口气都粗啊。”

兵部尚书看到户部尚书,顿觉头大且疼,户部掌一国银库,其他各部各衙门的支入支出都跟户部有莫大的关联,定期就要跟户部对账奏销,牵扯到银钱,恩怨就多,理不清的名堂更多。

范耀宗瞥户部上书一眼,冷哼道:“纳兰大人有什么话直说,阴阳怪气的,范某听不懂。”

纳兰咏呵的一笑,“那我今天就跟范大人分斤掰两的好好说一说,朝中户部花销就属你们兵部最甚,范大人张口闭口就是一笔巨大的开销,你调兵遣将时也不问问钱都是哪来的?”

兵部尚书瞪着眼道:“我兵部每年也有赋税进项,我部开销内耗常有,况且我兵部从户部上支走的银两都有御书朱笔加封,去向分明,怎么了?纳兰大人有意见?”

两部大臣在御前打起了官司,早就脱离了这次集议的初衷,皇帝插话打断他们道:“好了好了,再说就扯远了。”接着看向纳兰咏问,“爱卿何出此言?如果说是国库亏空,军费支出为难,朕可以理解。”

“回皇上,”户部尚书忙道:“自绥安二十年以来,国库常盈无缺,并未出现过亏空的状况,虽国库富足,但不能仅为军费一项支出,眼下东倭毫无进犯的迹象,我大邧沿海的各地将士也只能按兵不动,虽说各省漕粮已经按圣意截留充作军粮,目前尚且能够做到自给自足,但是这样拖下去实在不是长久之计,而且打造枪炮火器还有战船,这些都是一笔庞大的支出,请皇上圣裁……”

话落即刻有内阁大臣紧抓此话头不当,上谏道:“纳兰大人言之有理啊!长此以往下去,那东倭一日不动,国库就要被拖垮了!”

皇帝没有理会那些发声,仍是看着户部尚书问:“所以爱卿同样也赞成实行海禁?”

纳兰咏回头诧异的看了眼刚才发言的那位大臣,又慌忙回过身回复道:“回皇上,臣并非此意,臣的意思是每年大邧海关收取的贸易关税,收益难以计量,这也是近些年来国库充盈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如果贸然实行海禁,就是掐断了国库的一大收入来源,海禁这一计策,望皇上慎重考虑。臣以为,既然皇上把各省漕粮留作己用,何不把各海关的贸易关税也充作各省军费?如此一来,如果将来我大邧与东倭起了战事,就少了许多繁文缛节,省却了各省与朝中再做周转的步骤,请圣上裁决。”

皇帝欣慰叹口气,赞了声“好!”,“爱卿这一提议确实是让朕眼前一亮,朕随后会考虑这个提议。至于军费,朕还会想办法,再筹措一些出来。”

说来说去,这户部尚书竟然还是站在皇帝这一面的,兵部尚书嘲讽道:“纳兰大人说话能否不掐头断尾,甚至让人分不清你是敌还是友了。重要的话就不能放到前头说?还玩起欲扬先抑的花样来了。”

户部尚书反唇相讥,“怎么?这话我若是说得再迟一些,范大人要提你的三尺大刀砍我不成?”

两人又开始斗嘴把话扯远了,皇帝咳了声,拦住了两人的话头,“两位爱卿若是再说下去,朕恐怕就要请礼部尚书弹劾你们了。”

两人忙住口,俯身行礼谢罪,皇帝随意挥挥手,开始在龙椅前来回缓慢的踱步,“提到海禁关税,朕便不得不提提这一国的税收,农事上的税收有限,其余的就要靠工商,海关贸易的税收来做补充,大邧不能仅仅靠自足,还要进步学习,通过买卖赚取他国的银两。实行海禁,看似金瓯无缺,疆土是安全了,但是也会造成不可忽视的弊端,虽然朝廷明令禁止走私贸易,可是仍有许多百姓不拘法禁,私自冒充官船廷船与外商做交易,这还是在放宽海禁的情况下,如果全面实行海禁,只会助长这样的风气,那些海寇怎么来的?就是这样逐渐累月形成的。”

一番见解陈述完毕,皇帝驻足于阶前,扬声道:“诸位爱卿,今天朕把话彻底讲明,假如东倭再次毫无底线的挑衅我大邧国威,那么两国之间必有一战,朕要打,朕也愿意打,但是朕不会实行海禁,望诸位爱卿周知。”

话落摇头叹气者有之,精神抖擞者有之。这就是一座王朝的样子,多方人心,利益,思想相互交融碰撞。

却未再有人发言,皇帝巡视四下,颔首道:“有事请奏,无事退朝。如果诸位爱卿再无异议,今天的集议到此为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