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在荒岛种田后我成神了+番外(256)

作者:啃好大个瓜 阅读记录

如此一来,其他郡城的百姓们听到了风声,竟个个翘首盼望着天女军的到来。

最初天女军举旗出征时,还有许多城池自危,想与她们拼死一战,但渐渐地,情况就变了。

当江云归和夏至行军打到第五个城池时,她们还没来得及喊话劝降,就听得城内爆发出一阵欢呼,城门居然自己打开了!

城中的百姓们合力推开自家城门,眼巴巴的问江云归:“将军,您们就是天女军么?”

得到肯定的答复后,百姓们又是一阵欢呼,直接夹道簇拥着天女军进了城。

待被百姓们欢天喜地的迎进城后,江云归和夏至才明白了事情始末。

原来这郡城的驻军听说了天女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威名,便早早的弃甲逃了,不欲与天女军作战。

于是这些无人管的百姓们便聚集起来自发的守城,只为了等天女军来,给她们大开城门,迎她们前来入主。

江云归和夏至感念这些百姓们主动开城,便在此多停了两天,将这小城大刀阔斧的治理了一番,又留下新城主和许多物资后才离开。

她们离开时,差点被百姓们用彩纸和野花埋了起来,还有许多百姓在她们走时直流泪磕头。

江云归还用传讯符纸给江州郡去了口信,叫她们近来多多费心,援助一下新进的几个城池。

江州郡的天女们此时正闲得慌呢,如今整个江州郡大兴,对内,光靠天女学堂和奉天带领的农学院研究的各种作物与民生器械就足以让普通百姓们吃饱喝足,家家有余粮余钱了。

对外,无人不知天女军的威名,再也没谁敢来撩虎须,整个江州郡的镇守天女们除了上课巡城之外,竟几乎无事可做了。

这种情况下,能耕能战的天女们竟有大半赋闲,都快无聊得去研发幼儿益智玩具了,此时江云归的传令,让她们终于有了新目标:去援建!

在江州郡留守女官们的安排下,江州郡陆陆续续向新加入天女军治下的各城池派去了援建的人手和物资,帮助那几个新城脱贫搞城建。

闲得发慌的天女们纷纷报名去援建,因为援建新城是有功绩可赚的,不管是留任在新城做领导人,还是援建完回江州交任务,都有大笔的俸禄和政绩可拿。

天女们兴高采烈的援建去了。

并且又给天女军赚回一个“治城有方”的美名。

这下其他城池的百姓更坐不住了,天天盼星星盼月亮的盼着天女军赶紧打进城来,将他们从水深火热中解救出去。

因为现在的陈国,彻底变成了两个极其割裂的世界。

陈王治下的百姓们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还要忍受贪官污吏的盘剥,各种劳役徭役和不断加重的赋税,过得简直苦不堪言。

由于陈王的昏庸,他手下的佞臣们又听闻了天女军打来的风声,个个想着捞最后一笔跑路,便变本加厉的盘剥鱼肉百姓,还不许他们出去逃荒,高压之下,已经好些地方陆续又反了。

那些拼着最后一口气反了的百姓们就苦苦的熬着,等着天女军来,等天女军来了,他们就有救了。

与这些活在火坑里的百姓们相反,天女军治下的各个城池安定富足,后面并入江州的那几个投降的城池也在江州的援建下迅速恢复了活力,生活在天女军治下的百姓过得比神仙还舒坦。

他们衣食不缺,还有日新月异的新作物,新工具,新产品,百姓们个个吃饱喝足,家里的小孩也有学堂可上,无父无母的孤儿也能受到官府的照拂,连失孤的三岁小儿都不必担心挨饿受冻。

甚至他们当中的女孩儿还能免费入读官府开办的稚子园,将来若觉醒成天女,就能继续攻读,长大后或出仕,或从商,或务农,或治学,或修习,有种种飞黄腾达的坦荡大道等着她们去走。

失孤的男孩儿们也不用忧心自己的生存问题,官府会抚养他们,若是有家庭愿意收养他们,还得经过考核,确定能做好父母才能将他们领回家。

而且他们还不用像女孩儿那么辛苦,官府不会强制他们像女孩入学那样,要求他们所有人都去读书,也不会限制他们的自由。

他们可以像从前的闺阁千金一样舒舒服服的长大,将来只要能寻一个好妻君,就能保他们一世无忧。

两相对比下,那些生活在陈王治下的百姓们越发盼望着天女军的到来。

于是江云归她们一路北上,后头途径的城池竟有大半都直接挂了降旗,几乎没费一兵一卒,便接连拿下了数座城池。

在这样势如破竹的进度下,不到三个月,天女军就从江州郡一路打到了陈国王都附近。

陈国的王都位于北地,周遭有几个富庶的鱼米之乡环绕,这些地方还有陈国历代先王修筑的城墙,将王都拱卫其中。

上一篇:越界 下一篇:云中寄锦书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