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状,孟二元十分寒心,便冷着脸提出分家,他卖田卖地也要救女儿,不让她早夭。
因此五个兄弟中,他是唯一被分出去的,其他四人至今还一个锅吃饭。
家中二十五亩地分成六份,一人四亩地,包括孟老爹的养老田。因孟二元几乎是净身出户,因此多给他一亩水田及铜板五十枚。
对正需要用钱的孟二元而言,五十枚铜板还不够一次诊金,更遑论抓药,他一咬牙卖了两亩地才凑到十两银子,这才急匆匆的向村长借了牛车,带病得只剩一口气的女儿进城。
他不晓得抱在怀中的女儿在半途中已然断气,死了快半个时辰,全身僵硬冰冷,在进城的前一刻才有了微弱的呼吸,面色由苍白转为略有血色,身上的痘子慢慢退去,不若先前般可怖,布满一身。
身体的冰凉降低发烫的热度,等到了医馆时,病情已没原先那么危急,大夫开了药,让两人在医馆住了一宿,连服三帖药后,三岁大的孟淼淼便退了烧,呼吸顺当的回家休养。
只是他们已分了家,怎好再在家里住下去,于是孟二元拿着看完病剩下的四两银子找上村长,在山脚下找了个一亩大左右的基地,请村里人帮着盖三间土坯屋,勉强度日。
他的童生身份还在,但没钱应考,只好放弃那次机会,靠着三亩田和帮人抄书、写信糊口,一家六口过得艰辛。
同样不好过的还有孟大元,他没考上秀才,入场第三日就因拉肚子的缘故而被抬出考场,止步于童生。
众人都不知道,再睁开眼的孟淼淼已不是孟淼淼了,而是一位来自现代的图书馆管理员,富二代子女。
“淼姐儿,怎么不多睡会儿?一入秋你的身子骨便不太好,多穿件衣服呀!”宠女儿的孟二元最爱揉女儿头顶,一见她绵软的小模样,心就化成一滩水,乐呵呵的直笑。
因为当年出水痘伤了孟淼淼的根底,因此她怎么养也养不胖,都十二岁了还不长个子,看来像个十岁大的女童,但是这不妨碍她的脑子比一般人灵活,甚至是聪慧过了头。
换了个芯子嘛!总要有些异于常人。
“我是怕冷,可身子早好了,您看我走十几里山路仍脸不红、气不喘的,我还能扛着一筐子山货跑上跑下呢!”她勤于锻炼,早就不是刚穿来的破身体,走一步喘三声,连到隔壁串个门也要哥哥背着。
“少神气活现了,上一回是谁背了小半筐栗子就喊沉,非要我背不可?”二哥孟明鑫打趣的说道,看向妹妹的眼神充满宠溺。
“真的沉嘛!我人小背不动,当然是哥哥代劳,你人高马大,有着一具适合做粗活的壮实身子,不找你找谁?”她言下之意,二哥像是头拖着犁的老黄牛,能者多劳。
孟二元生有三子一女,长子孟明森,十七岁,已取得秀才身份,目前在镇上的书院就读,打算明年考举人,十日一休沐,可回家住上两日,其余吃住都在书院内。
二子孟明鑫十五岁,三子孟明焱十三岁,两人都跟着秀才爹读书,可是读了几年书,发现志不在此,一个喜欢种田,打理田地里的活;一个想当大将军,在城里的武馆学艺,十天半个月也不见人,只有农忙时会回来帮上几天。
说来也是时来运转,大病初愈的孟焱焱终是坏了底子,养了一年多才有所好转,四岁那年终于能走出家门口,由几个哥哥轮流背着走了一段山路,在山泉涌出的半山腰稍做休息,看看四周的风景。
想玩水的孟淼淼刚靠近山泉,不意脚丫子踢到一块高出地面一寸半的黑色石头,她牛脾气上来了,非要把这块石头挖出来,让哥哥抱回家。
其实没人发现有何异状,只是一块石头而已,也就六、七斤重,被丢在灶台旁垫柴火,无人问津。
过了约两个月,有一天孟淼淼睡到半夜肚子饿,她想到灶里埋了一颗红薯,便爬起来扒灰找吃的。
可是吃着吃着觉得不对,旁边有什么东西一闪一闪的,是她扒红薯时不小心把灰烬扒出来,烧着了柴火?
当时她很紧张,连忙把柴火拨离灶旁,看有没有什么地方着火,毕竟他们家只有三个土坯屋,烧毁了就没有了,到时可无处栖身。
结果她看到那一点闪光是石头发出的。
当下她一阵纳闷,难道里面有宝?
于是和灶台齐高的小女娃用吃奶的力气抱起石头,边走边摇晃的来到房中,叫醒熟睡中的爹娘,让他们瞧瞧是否有蹊跷。
起初孟二元看不出所以然来,在他眼中那就是一块不起眼的黑石头,还比不上能烧、能做肥料的牛粪。
忽地,一旁的妻子惊呼,以指甲刮下石头裂缝渗出的一点金黄色细末,难以置信的说着,“这……这是金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