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家的后院通现代(304)

作者:重玖 阅读记录

王家请人算了一下费用,吓一大跳,实在太贵了,当下就给否定了。

最后王奶奶拍板,现在看报纸的人还是挺多的,就在报纸上登广告,同时在锡城、龙城、润州、金陵、杭城等大市的报纸上登广告。

广告上除了开业时间、地点外,还专门印了入场券,说明凭一张入场券可以到店里领十张抵用券,每张抵用券可以抵两元钱,在结账时抵扣。

使用日期是开业头三天。

这一系列操作都是苏东芝等市场部的人员在操作,开业筹备主要是顾玲花和彩娥在准备,包括店员的招聘和培训,物品的配送、摆放等。

王奶奶在沪市租了房子,和员工们住在一起,六十多岁的老太太,每天忙进忙出,很辛苦。

可是没有办法,家里三个在学校的,一个是毕业班老师、班主任,两个是毕业班学生,都在关键时期。

小美是对家里生意跃跃欲试的,在奶奶沪市床铺的枕头下,放了月季花枝的,随时可以过去。但王培根轻易不允许,因为,小美的成绩自从进入初三,直线下降。

所以,他把向玲玲曾经说的“唯读书是务”这句话写在纸上,贴在墙上,鼓励两个孩子。

小美没办法,只能跟家人讲好,每周日下午,学生放假半天,她去一趟沪市看看装修进度。

王家商场一楼除了招租的店面外,还留了仓库的,这里布置得和现代的仓库差不多,给王家留了一小间,里面一个办公桌,墙上一幅画,画里一棵月季花枯枝。

大部分的货物是小美倒腾过来的,还有一些是王家为了掩护小美操作,特意从苏城运过来的。

这时候,田水官负责的运输部就发挥作用了,先走水路,走苏州河,到了沪市的轮船码头,就租了货车,运到商场那里。

万事具备,1984年的元旦,王家在沪市的百货商场——佳美沪市百货商场正式开业了。

小美觉得奇了怪了,这个时代的人购买力根本不是她所想的那样低啊,不仅不能说低,简直可以说抢购啊。

佳美沪市百货商场还是没有做成大型超市的模式,还是老样子:这个时代人人可以接受的百货商场,还是要顾客跟营业员沟通后才买货。

这是王奶奶的意见,现在还没有探头监控,沪市人综合素质肯定是全国领先的,但不可能人人都不贪便宜,沪市1201万人,哪怕百分之一,也要十二万人,千分之一的话,也有一万多人,如果这一万多人中来商场十分之一,那也要一千多人。

这一千多人夹带店里的东西,不仅是店里损失的事情,还要花费多少人力、精力处理这些事情。

所以思虑再三,还是老方法,就是传统的卖货模式,这种模式可能速度慢,但保险啊。

王奶奶的主张,就是王家人的主张,小美的建议市场部的人听得很激动,但当王家定下销售方式后,大家就几个字:坚决执行。

我家的后院通现代_第218章 打通沪宁线

这样一来,基本上每个柜台外面,都排起了长队。

沪市人什么场面没见过,能让他们认可并排着长队买的商品,那肯定是时髦、质优、价惠的产品。

这也是小美要求向玲玲那边这么做的。

现在是1984年元旦,她吩咐向玲玲按1986年的流行元素、原材料等生产出了一系列产品。

可惜的是,很多商品都不能冠以沪市名牌的商标了。

以前王奶奶和朱宝庆做生意时,只要是沪市生产的产品,那总归是大卖。

但现在,这些产品还是沪市原来的工厂生产的,可能在现代有的成私人企业了,有的变中外合资的了、或外商独资的了,甚至工艺、技术、质量都比以前的好,但王家也不敢用那个牌子了。

所以,向玲玲这边先申请了商标,全部换上新的商标,才运到王家。

这也让小美在思考,以后这生产基地,到底要不要放田泾村来,不然,如果哪一家经销商提出去厂里参观一下,王家拿什么给人家看?

现在小美当然没有心思考虑这些问题,尽管是元旦,但因为离期末全县统考快到了,王培根要求两个孩子在家好好复习功课,自己和顾花娥去沪市了。

所以小美到沪市自家商场来,也是偷偷摸摸的,也是要避开老爸的眼光的,好可怜的。

此时看见每个柜台都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营业员们忙得在这么冷的天里都在冒汗,小美不禁对顾玲花等人充满了佩服。

这先拿下沪市,再打通沪宁线的计划看来是成功了。

小美偷偷离开二楼,往一楼去。

一楼的小店铺全部出租出去了。这些商铺完全模仿了后世大超市附近的店铺,里面是一家一户的,大多是卖吃食和一些专卖店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