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家的后院通现代(275)

作者:重玖 阅读记录

老土夫妻俩看着这长势喜人的茭白,眼角忍不住抽了抽:他们要进去耘茭白,就是把长的杂草拔掉、把黄了的叶子掰掉。

可是这大夏天的,这田本来地势就地,加上茭白长这么高,里面是风吹不到、太阳在头顶高照,地里还有蚂蟥、水蛇。

这日子可想而知。

所以说“粒粒皆辛苦”是最真实的写照。

老土夫妻俩辛苦归辛苦,到了收获的时节,那是天天咧开了嘴笑。

开始的时候小美也没注意这茭白,所以老土老公是摇了船去玉山卖的。

那时刚好是国庆前后,在玉山也能卖掉些。

后来小美知道了,拍大腿说自己疏忽了。

然后王家就全部将茭白吃了下来,也是通过田水官那边收进来的。

小美当然将这些茭白全部运到现代去卖了。

现代是一年四季都能买到茭白的,但是这么新鲜、甜美的茭白,还是上市就被一抢而空的。

很多老苏城人都说是小时候的味道,洗洗就直接生吃了。

周惠芳和向玲玲商量定价的事,她们参照了在园区很受大家认可的H马超市,那里的有机茭白是六两十六块八,两人觉得我们这卖的就是有机茭白啊,讲点良心,便宜点,那就一斤十五元吧。

所以为什么一抢而空呢,就是这个定价,顾客觉得味道比H马的好,还新鲜,价钱便宜了差不多一半,那肯定来你摊子上买啊。

小美这时有点后悔了,当时就提了一句,渠道边有地的人家,都种茭白,事后没去管这事,结果就老土家、寒泉家、玉娟家种了。

哦,龙根家也种了,不过人家现在不好意思来王家卖了,龙根天天去城里卖呢。

话说回来,这三家的王家都收了,给的钱是每斤一毛二分五,这价钱让田水官都开玩笑对顾长生说,要不我们明年承包点低的田种茭白吧。

可见这季茭白卖下来,这三家赚了不老少了。

老土还不好意思,要把钱和王家对半分,被顾花娥怼回去了。

夫妻俩感动之余,回家商量,说等秋收交了公粮后,把王家要交的税一起交了吧。

是的,此时的农民,承包了土地后,先交平价粮,这就相当于粮食税,每家有定额,价钱很便宜。交粮后还有多余的,也要卖给国家,这叫议价粮,价钱较平价粮要贵不少。

此外还要交一笔钱,属于交给村里和乡里的,称为村提留、乡统筹,村里、乡里也要开门七件事不是?

老土夫妻商量的就是村提留、乡统筹这笔钱,他们想替王家出。

应该说顾花娥没看错人,什么事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不然都想着占对方的便宜,这种友谊的小船说翻就会翻的。

王家人,特别是顾花娥,她是最大的受益者,不然这些地就是她种的。

现在老土家帮忙种了,她是很感激的,所以,割稻、轧蹈这几天,她也下地的。

当然没有整天在地里,而是利用一早一晚,来批发的人没到的时候,来帮帮忙。

即使这样,也让老土夫妇感激不已。

小美其实也想去帮忙的,别的不说,捡稻穗、晒稻、晒谷子,她还是能胜任的,但现在学校因为中考的原因,不再放农忙假了,初二加了一门物理,功课比以前紧了。而且,周日她还要去现代考察,再找周惠芳向玲玲看看生意,小姑娘也很忙的。

其实这秋收,王家还是受到点影响的,比如小双,她就整整一周没有来店里,因为她家地太多了,而且大双的户口没有迁出去,也有地,这些农活小双都参加的。

再比如顾长生夫妇,他们的地是给了俞阿婆家种的,农忙期间,夫妻俩也去帮忙了。

田水官家的地是给了邻居,就是和他家合用客堂那一家,也去帮忙了几天。

好在王奶奶事先考虑到这事了,就让大家排好班,争取两头都不耽误。

好在忙是忙了点,但最后两头都兼顾到了。

我家的后院通现代_第197章 咯咯咯、嘎嘎嘎、哼哼哼、哗哗哗

小美看着父母和亲戚忙碌地秋收,很是感慨。

现代那边,已经全部机械化了。

苏城地区土地基本没有了,剩下四个一百万亩。其它种粮大省,土地也是由种粮大户承包,播种、养护、收割都是大型机器,只要驾驶员在上面操作即可。

而老家这里,包产到户后,也有进步,牛是不用了,现在都是拖拉机了。

这些微的进步当然不能和现代比,但不就是这些微的进步,才慢慢成就了现代那个农业现代化吗?

农忙后期,小美也开始忙碌起来。

她让向玲玲夫妇进了不少米,运到老家。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