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家的后院通现代(246)

作者:重玖 阅读记录

王家人也相信,来年生意会更上一个台阶的。

有钱就有底气,王奶奶大手一挥,发钱。

也只有发钱,因为买东西没啥好买的,家里的年货、家人的衣服,小美都在现代买回来了。

发了钱也没有用的地方,小美和弟弟就交给爸妈,让他们帮助存着。

顾花娥也不花钱,最后这些钱都到了王培根手里,他干脆去银行办了折子,存着吧。

我家的后院通现代_第175章 动员亲戚开店

年初三,轮到王家请客。

还是那些人,王家准备了六桌。

这回陈东阳夫妇来的比较早,因为知道田水官没空,他还在收货呢。

后来王奶奶侄子夫妻俩也早早过来了,知道王家请客肯定大操大办,来帮忙了。

顾长生夫妇也来了,顾花娥两个姐姐姐夫也过来了,大家一起动手,速度就快多了。

今年还有一家亲戚,那就是张老师一家。

张老师和王培根自从一起在虞山上大学后,住一个宿舍,在一个学习小组。

张老师是真艰苦,男人胃大,人家有一定经济基础的,都是买了饼干,夜自习结束后,吃点饼干。

张老师家里条件差,就靠妻子金梅打柴包挣点零花钱,家里也有开销,他舍不得花钱,就在晚饭蒸饭时,蒸两饭盒的饭,人家吃饼干,他吃饭盒里的饭,就着从家里带来的咸菜。

王培根吃的都是从家里带来的点心,当然这点心都是女儿小美从现代买回来的,拿掉包装,黑灯瞎火的人家也都以为是饼干。

有人问就说是亲戚从大城市带过来的。

他看张老师这么辛苦,经常把自己的东西和他分享。

张老师当然不好意思,基本上是拒绝的,王培根回家和王奶奶商量了一下:“这张老师人品好,我刚到中学教书的时候,真的是不知道如何着手,都是他鼓励我,帮助我,我有什么问题问他,都是不厌其烦的教我。现在家里有点困难,不等于他家一直困难。我自己胃不好,吃够了胃病的苦,真的不希望他也得胃病。”

王奶奶也很认可张老师一家,母子俩商量下来,决定认个干亲。

就这样,小美多了一个干爸。

这几年两家走动还是挺频繁的,张老师现在是高中语文老师,儿子女儿都在读书。

今年朱宝庆没来,大双怀孕了,孕吐得厉害,留在苏城没下来。

王艳琴肯定要来的,王奶奶跟她说了,她和王家还是老样子,就是干妈大哥大嫂,以后有孩子了,孩子按陈家那边的叫就可以了。

王艳琴现在是不好意思改口,她和陈爱国讲好了,等结婚后,还是要改口的。

因为王家就在家里开了店,而且收东西的店过年期间继续营业的,村民这几天刚好有空,地里的萝卜、白菜、苏州青等蔬菜;水里的鱼虾等等,都往王家运过来,店里忙忙碌碌,几个店员也是忙而不乱地称重、付钱、归类。

所以,王家的客人,感觉一天一晃而过,觉得很有趣。

晚上,等大家吃的都差不多的时候,王奶奶笑着对大家说:“家里机缘巧合,有货源,还有卖货渠道。”

大家都以为王奶奶讲的渠道是沪市原来帮佣的那家,都点头。

张南生夫妇也是在沪市工作过的,只是和王奶奶不在一家,张南生是学校门卫,她妻子是厂里女工。

他俩心里有点疑惑,因为没听王奶奶亲口说是小姐找上来了,但两家现在在两个村,距离还蛮远,不知道王奶奶是不是真的联系上小姐了。

而且,现在全阳澄湖镇都在传王家是得了以前东家的提携,才有这番造化的。

不由得他们不相信啊。

再说,任谁能想到,是小美穿越到现代去,还请人开了公司、工厂,专门进货、生产货的呢?

王奶奶看大家点头,继续道:“我家开的小杂货店,桂香和小双负责,赚的不多,但肯定比种地拿工分合算。

现在朱宝庆,你们都认识的,插队在我们村的知青,培根的好朋友,也到我家来拿了货在苏城卖,开了两家店。前阵子,木渎来了个人,以前在小京班的,唱样板戏的,也是听到消息后,赶过来,进了一批货回家卖。

这开店,只要手续齐全了,国家是鼓励的。

村里开店,就在自己家里,开个窗口就可以了,卖卖油盐酱醋、针头线脑的,搭进去一点时间,但收入真的不错。

货就到这里来进,我们都是亲戚,肯定给大家批发价。

你们看看要不要开一个试试?”

大家一听,马上热烈地讨论起来。

问题不要太多,王家就像开了记者招待会,一一回答大家的问题。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