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后院通现代(188)
好话坏话全给她说了。
可就是有人吃她这套,买米的人更多了。
就这样,小美在现代和老家来回倒腾:从村民那里买了米再拿到周惠芳店里卖掉。
这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吃了的人,介绍给亲朋好友,这米销路一直很好,跟着还带动了店里其它东西销路也一路上升。
时间一晃而过,村里的秋收大忙到了收尾的时候了。
接下来的农活不需要和老天爷抢时间的,只要把公粮交了,地里一些零星的活安排人做就好了。
这时大家才想起,今年村里的山芋(红薯)还没有倒(起)呢。
往年都是先倒山芋再秋收的,今年给老天爷打乱了步骤,山芋这个时候还在地里躺着呢。
再不收上来,等打了霜,山芋就要烂在地里了。
这天,一小队队长一声令下,队员们除了被安排干其它零星活计的,全体都出发去倒山芋了。
这是继西瓜起藤后又一次集体活动。
其实山芋每家多多少少都会种点,而且田泾村毕竟是在水乡地区,肚子吃七八分饱还是能保证的,山芋作为辅粮,平时吃的真不多。
但倒山芋好玩,所以整队人都要参加。
孩子们也是,读书的没办法,还没上学的都跟着父母去田头了。
先是妇女们用镰刀将山芋藤贴着地皮割掉,男人就开始用铁搭倒山芋。
倒山芋有窍门,铁搭要控制好和山芋的距离,不能太轻也不必太重。
太轻往往就把山芋拦腰切开,这样的山芋放不起,没几天就会发霉;太重的话,铁搭砸进地里老深,累人。
所以这力气也要控制好。
男人们倒山芋,妇女们割好山芋藤就开始捡山芋。
捡山芋也有讲究,不能在铁搭前头捡,因为不小心的话,男人一铁搭下来,妇女的头都要被砸掉。
在男人后面捡,也不行,铁搭的把手会带倒女人,甚至把手撞伤女人。
所以捡山芋的要和倒山芋的离开一小段距离。
小孩子们则到处跑,看哪位伯伯(叔叔)倒的山芋大。
认为大的山芋,孩子们抱着放到一边,将山芋排队,这样一目了然。
山芋耐旱,都是种在旱地上,所谓旱地,就是地势比较高,离水源较远。
水乡地区,旱地比较少,绝大部分都是水田,种了水稻。适合或者说舍得种山芋的就那么一点点地。
所以小队里的山芋大半天就倒好了。
大家把山芋搬回打谷场上,分山芋。
部分男人则进行翻地、施肥、平地。平好的地,是用来种油菜的,来年菜油靠它了。
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就在旁边,捡落下的山芋。
不管大小,捡到都很开心。
在他们看来,这才是倒山芋最令人开心的地方。
小美她们上学的,憋了快一天了,上课也没有心思,就盼着快点放学。
好不容易到了下午三点多放学后,学习小组就地解散,家也不回了,就背着书包屁颠颠跑到地头,也要参与到这捡捡捡的活动中。
其实象小美,是不喜欢吃山芋的,或者说除了烘山芋、煨山芋,其它做法都不喜欢吃。
所以捡山芋真不是为了吃,而是一个乐趣。
山芋分到家,年前就要吃光。
因为水乡地区地势低,是没有地窖的。山芋就放家里杂物房里,冬天过不了。
硬要留着过冬,等过年期间想吃口山芋,往往发现已经霉了坏掉了。
不像现代,空调地暖的,山芋能越冬。
田泾村人吃山芋,一般就是烧粥时切几块一起烧,或者煮山芋,汤多一点,放点糖精,倒是没听过谁家放盐的。
孩子们这两样都不喜欢吃。有次金花家就烧的山芋汤,她盛了一碗边吃边到小美家来,这俗称“抬饭碗”,就是自己拿着饭碗边走边吃。
小美就看见金花将山芋放进嘴里,嚼吧嚼吧,再吐出来。
“咦,恶心死了。”小美嫌弃道。
金花将吐出来的山芋用筷子在碗里搅搅,然后喝下去:“这样象糊糊的好喝。”
还砸吧了嘴,一副享受的表情。
直把小美恶心地好几天没吃山芋。
小美喜欢吃烘山芋,但这个时代哪里有那个条件啊,她也是向玲玲请她吃了才知道,原来山芋还能这么好吃。
不过小美觉得煨山芋也很好吃的:等灶膛里的火开始要灭时,扔一个山芋进灶膛,利用灶膛余温慢慢将山芋煨熟。
等灰全部冷掉,就把山芋扒出来,这时的山芋外表象碳,扒开那碳,里面就是煨熟的山芋,和烤红薯的味道很相似,好吃极了。
这是小美难得记得的童年美味。
我家的后院通现代_第133章 向玲玲敲定供货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