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岂不是很厉害?
“是啊,所以人人都想把孩子往那里送,求个光明前程,只不过,书院夫子就这么多,也不可能多收,这时候就是看谁有办法了,孩子得聪明,大人得有地位,才能进得了紫新书院。”
黎翠娟叹道:“这么厉害!”
黎子蔚摸摸堂妹的头,笑了,这丫头都已经十二岁了,别家姑娘这年纪,行事已经很有大家闺秀的模样,就她还像个小孩子。
黎宗二这时忽然道:“子蔚啊,这紫新书院这么厉害,你也不帮你弟弟张罗张罗,我看子还挺聪明的,要进去绰绰有余。”
邵怡然真觉得黎宗二就是那种典型的不会生鸡蛋只会拉鸡屎。
黎子还现在过得不好吗?挺好的,有丫头婆子照顾,粗活不用动手,白天去西席那边跟着二房的黎子明读书,下午到另外一个先生处,学习琴棋书画一个时辰,然后回到春暖阁内自己练习,庄氏虽然没有特别照顾他,但也没刻薄他。
老实说,邵怡然觉得庄氏很伟大,如果她的老公家暴,又赌博,然后留下一屁股烂债跑了,她才不想替他养外面的儿子跟女人。
况且黎宗二是二房耶,管三房的事情干么,真鸡婆!
黎子蔚只是笑了笑,没理这个二伯父。
邵怡然见状,心想,不要理他就对了,简直莫名其妙。
就在黎家全体使出“装没事”这个绝技时,黎翠双突然笑了出来,这下可好,黎宗二想算了都不能,因为面子上下不来。
“子蔚啊,二伯父在跟你讲话,怎么不听呢?”
“我会考虑的。”
“什么考虑。”黎宗二夸张的说:“亲弟弟啊,你这哥哥可不能太狠,做人要有点良心,多照顾弟弟,不会错的。”
邵怡然实在听不下去,黎子蔚不好顶嘴,没关系,她来。
“进紫新书院至少要四千两,这银子是二伯父要出吗?”
黎宗二怪叫起来,“我出什么,子还是三房的,又不是二房的。”
“三伯父既然知道子还是三房的,那就不要出这么多主意了,全天下又不是只有紫新书院一家书院,子蔚就靠着西席张先生指点,不也考上举子了吗?二伯父不管子明书读得好不好,却来管子还,这是什么道理?”
黎宗二被这话噎住,半晌后道:“三弟不在了,我替他管管又怎么了?”
“那四千两银子您出啊。”
“我哪有四千两?”
“那您就别说话。”
黎子蔚笑着看妻子替他战斗——虽然两人还是处得卡卡的,但她开始替他生气了。
明知道二伯父是胡搅蛮缠,不必理会,但看她为他炮火全开的模样,他很开心。
慢慢来,他们会好的。
伸手拉住邵怡然,黎子蔚温和地说,“别跟二伯父生气了,喝点茶吧。”
邵怡然这才坐回椅子上,还很大声的啧了一声。
一旁,许氏看得瞠目结舌,她对这官家堂嫂是有印象的,在她新婚之夜替梅姨娘解了围,也间接地替自己这个新娘子解了围,以为是个见不得血的软性子,没想到是这种脾气。
黎宗二觉得没面子,嚷了起来,“爹,娘,大哥,大嫂,你们看看子蔚媳妇,我是她二伯父,她竟然这样跟我说话。”
黎子蔚朗声说:“二伯父不用挤对我的妻子,她这样说话是我允的,我的立场跟她一样,二伯父若愿意帮子还出疏通费我自然帮忙,若不愿就请二伯父管好自家就好,我爹是不在了,可是我在呢。”
黎宗二气得跳脚,“子蔚,你怎么也这样说话?这媳妇不行,把你带坏了,我得好好训训她,不然她都不知道规矩。”
黎子蔚冷了脸,“我的妻子自有我管教,轮不到二伯父来训,我顺便提醒二伯父一句,我们不是一家人,都是寄居的亲戚,各自过好日子就行。”
“你们看看,你们看看,我一片好心喂了狗啊,爹,娘,儿子再不才,今日也得讨个说法,我有没有资格训子蔚媳妇?”
黎老太太马上偏袒自己亲儿子,“那是当然。”
“当然没有。”黎老爷子重重的说:“你管好自己的事情就行,子蔚那边轮不到你指手划脚,张先生教出了子蔚,现在子明跟子还跟着张先生学,要是自己真能争气,将来也能跟子蔚一样有出息。”
黎宗二什么都不怕,就怕他爹,黎老爷子一训,便退缩了。
黎宗壹心想,这弟弟还真会闹事,闲到去管三房了,以为银子天上来的吗,说穿了还不是看三房好过,想给人家添堵,这么想着,便对倪氏使了眼色。
倪氏懂丈夫,这便笑着打起圆场,“老爷子别生气,二叔只是比较傻,对外面的事务不了解,把上紫新书院想得太简单,倒不是心存恶意,子蔚,子蔚媳妇你们也是,你们二伯父老糊涂了,别跟他计较,大伯母可没把你们当外人,这点你们小两口子可要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