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和景明(48)
简单吃过晚饭,明娪送景莹回了房间,嘱咐了好一阵。
“知道了,明姐姐,记得帮我带一串糖葫芦回来!”
明娪左思右想,最终还是将手链摘下,藏在了行李中,才孑然一身,轻松出门。
还在二楼,她便已经望见客栈门前那个等候着的背影,心中不由一松。
也许曲秀说得才对,她不该再畏缩不前。
她已经给景驰讲了足够多的故事,讲了她如何蛮横打人,如何与曲秀互相支持,都没有将景驰吓跑。
曾经她怀疑他也同京城中那些人一样,嘲笑她,鄙视她,后来也证实了他并不是那样。
或许景驰真的就是那个上天准备给明娪的人呢?他会拉着自己的手在风雨中一往无前吗?
虽然她还不敢确定,但仅仅是下楼这几步路,心里的甜蜜已经快要颠出来了。
她的脚步声让景驰回过头来,他对她点点头,问道:“走吗?”
“嗯。”
一路慢慢向城南走去,明娪看着这城内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与自己走过的许多小城没有区别,但如今到底还是觉得不同了。
“这街市上琳琅满目,一时还真不知挑些什么好。”景驰四下看了看,便问向她,“明姑娘打算为公主买些什么?”
明娪闻言,这才回过神来,“其实很多东西不宜长途携带,我们只是送一份心意,挑一些便携不易损坏的糖果、挂件,还有香囊之类的便好。”
“喔。”景驰领会了要点,很快便寻到了合适的礼品,大方掏钱。
明娪却反而心有旁骛,无心挑选。
景驰也留意到了她飘忽的眼神,问道:“明姑娘的手链……丢了?”
“没有,我收起来了。”明娪轻笑一声,“其实我早该找机会还给相赠之人,但是……”
如若他们再见,一定是极为尴尬的场景吧?
“赠予此物给明姑娘的那个人,是都察院冷大人家的三公子冷齐?”
又轮到明娪吃惊了,难怪此次他不问,难道他都知道?!
“你怎么知道?”
景驰转过身来,先是抬头望了望星星,回忆了片刻。郑重其事的对她眨眨眼,“是你亲口告诉我的。”
“我?不可能……”明娪觉得好笑,笑意中又有一丝慌乱。
景驰却又凑近了些,神秘兮兮,“是真的,给你一点提示,月圆之夜,运河码头。”
月圆?运河?
他们这一路走得都是陆路,何曾到过什么运河码头?
“我、我不记得……”她望向他,一副可怜模样。
景驰有些失落,她这人怎么除了她的历任情郎什么都记不住?罢了。
“呵,骗你的。其实是从云石客栈救你出来那夜,你被迷晕,听到冷公子的名号便醒转过来,我便记下了而已。”
明娪觉得似乎不大对,依旧狐疑望向他。
景驰淡淡道:“料想京中姓冷的人家不多,正好当朝有位大员,算一算年纪,大概也就知道是他家几子了。”
原来如此。明娪点点头,觉得有些道理。
她状似随意,边走边问:“那这次你也打算打破砂锅问到底吗?”
“不打算。”景驰跟在她身后半步,“因为我猜明姑娘这段回忆定然很是伤心,不然也不会因此离开京城了。”
好不容易寻到一个卖糖葫芦的,明娪停下来掏钱,闻言轻笑一声,觉得他想得十分简单。
买完糖葫芦,她转过身来,却又听他道:“除此之外,我也不想听到明姑娘和冷公子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
明娪愣在当场,心中翻滚着。连糖葫芦被景驰接过都没有意识到。
他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她没有听错吧?
难道……
“那种你侬我侬,太肉麻了,我不喜欢。我还是更喜欢惹人发笑的,比如你同安王、同曲秀的故事。”他补充道。
她亲眼望着他说出这一番话,可他发红的耳尖总让人觉得这话可信度不高。
心情有些好,她忍不住向他透露一些真相了,“你猜错了,没有缠绵悱恻,我也不是为他离京的。只是这个故事的结局十分糟糕,所以我总不愿提起。”
“是吗?”景驰不知为何,自己竟在忍笑,“如果是这样,明姑娘可以将那条手链交由我来保管。”
“哦?”
“我可以偷偷丢进河里。”
“不好吧,很贵的……”
嬉笑之间,似乎转眼就已经月上中天了。
拎着大大小小的包裹回到客栈,明娪心里却好像是从未有过的轻松。
景莹推开门,笑意盎然的迎接他们,“哥哥,明姐姐。你们回来啦?我的香粉似乎是干了……”
“是吗?我看看。”明娪放下东西便向窗口走去,景驰则一一将买来的东西整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