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和景明(36)
她刚兴奋的准备开口,却被景驰直接打断,“不许想起来,快继续说。”
“是啊是啊,明姐姐去送东西之后呢?”景莹一直屏息凝神,此时也忍不住出声。
他们这才发觉景莹已经偷听多时。景驰回头伸手,将他妹妹推回了车厢内。
“大人说话,小孩子不许听。”
景莹吐舌头,这车厢又不是铁做的,难道她在里面就听不见么?
故事已经只差一个结局,明娪也不在意多这一句了,“我去寻安王,不想撞见他正与一位宫中女使调笑玩闹,想到他主动请求陛下之事给我带来了诸多困扰,我一时冲动便……一巴掌打断了这桩姻缘。”
“打的是安王还是女使?”
“自然是安王!”
“佩服。”
明娪才刚神气起来,就听后面车中传来景莹的声音。
“不过,这样一来,明姐姐在宫中处境不会艰难吗?”
明娪淡然道:“艰难么?也不过是那一阵。安王是恼了我,还去向他母妃告了状。但我终究不是宫中奴婢,除了被贵妃言语敲打几次,被宫人们议论了几个月,还有再也不会被赐婚外,倒也没什么。哦,对了,风波过后,我与安王还曾见过,他还同我道歉了呢。”
如今看来是没什么,只是当时十六岁的明娪夜夜都躲在被子里哭个天昏地暗罢了。
“而且,多亏有这样一次经历,我才明白,原来嫁入王府并非我此生志向,与其他女子共侍一夫更是万万不行,若是寻不到称心合意的郎君,我宁愿去游历四方,周游列国。虽然我娘亲听了之后狠狠骂了我一顿,但好在我爹支持我,我如今才可以这般无拘无束啊!”
自然,她如今无拘无束,也有京中那些说她闲话的无聊人士们的功劳。
“明姑娘有如此心胸气度,又有坚定的意志,想来有多少男子都不及你。”景驰夸她一番,又道,“安王的故事讲完,明姑娘可以再说说第二次婚约的事了,我记得似乎是一位武官家的公子……”
“你做梦!”
第19章 惊蛰(三)
许是聊得投入,半日时光很快过去。
到了中午,日头高照。不远处的青山脚下升起袅袅炊烟,行过一座清溪上的石桥,前面不远处有一家炊饼店,凉棚周围挤了不少歇脚的赶路人。
景驰将马车安置在了溪水边,买了炊饼来分与明娪和景莹,并不必与人拥挤。
热乎新鲜的食物,果然还是比便于携带的干粮好吃多了,明娪坐在溪边,不忘问一句,“多少钱?”
“这点小钱也要算账?”景驰问道。这半日来,已经看她那出过几次她的小本本计算账务了。
“要算。”
“明姑娘不若再讲讲下一段事迹,这顿便算我请,如何?”
“我的事迹,只值这一个炊饼吗?”
明娪斜他一眼,拒绝向景驰再透露半分,甚至还有些怀疑,他不是说自己不曾了解这些闲言碎语么?
怎么如今听起来,他倒像是对她每段过往都如数家珍呢?
“景公子该不会是将精力都用在研读我的流言蜚语上,才迟迟考不上进士的吧?”
“呵,笑话。”景驰轻笑一声,不知是在怪她轻视了自己的能力,还是否认自己对她的传闻有过关心。
景莹一面吃着,一面替景驰说道:“哥哥就是不想做官,公务忙碌还要受人约束。”
明娪闻言忍不住嘲笑,“景驰,你怎么这么幼稚啊!做官有什么不好,虽然受上司约束,但你还可以约束下属啊!”
景驰却反驳道:“当官就是为了约束人?这样想就不幼稚吗?”
明娪与景莹闻言都悻悻放下手中食物,沉默起来。
过了一会儿,明娪忍不住偏头对景莹低声道:“你哥哥生气了。”
“我没生气。”
“哥哥就是这样幼稚。”
“我不幼稚。”
最终明娪与景莹又嘲笑了景驰一番。
景驰对她二人无可奈何,只得道:“无论如何,我的举业总不会像明姑娘的姻缘那般曲折,便不劳二位妹妹操心了。”
……
明娪撇了撇嘴,将一口闷气生在了心里。
景驰分明就是觉得她同莹儿都不能理解他心中宏图愿景,于是干脆懒得交流罢了。
呵,竟然还用她的姻缘做比,亏她竟然愿意告诉他安王的事情,原来说了之后这一切都会成为他的谈资。
她果然不能再任由心底冲动的那一点点喜欢控制自己了,她要恢复理智,理性的对待关于可恶的景驰的一切。
明娪的理性,表现出来,便是一句话也再不同景驰说了。
休息了一阵,午后他们继续启程。
这条清溪如同一条玉带,一路蜿蜒伴着官道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