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在上(187)
如今谢晋早已及冠,皇帝自觉时机已到,便将此事昭告天下。谢晋自此改名为司徒晋,淮阳侯夫妇虽然一个已不在世,一个远走,但庇护皇嗣,立下大功,皇帝擢升其爵位为一等淮阳伯,令分支的二房承袭此爵。
其二,司徒晋是皇帝唯一的儿子,认祖归宗后,自然是一国储君的不二之选,诏令有言,封司徒晋为太子,择日册封行礼。
两件事,头一件已经足够骇人听闻,第二件更是在朝中上下掀起轩然大波。
对于司徒晋的血统,自没有人敢出声质疑。毕竟皇帝已经亲口承认,这时候再对此纠缠不休,那就是不要命了。
但对这第二件事,朝中上下却有不少人反对。
当然,一般情况下,太子都是皇帝的儿子来当。可这位皇子,可说是横空出世,朝臣对其不是一无所知,而是还停留在他身为小谢侯时在京中横行无忌的种种,如此,一时自然无法接受立储一事。
不过皇帝并没有因此发怒,恰恰相反,在朝堂上听了几位元老声泪俱下的劝谏后,皇帝非但不怒,还带了几分笑意轻描淡写道:“既然几位爱卿心有顾忌,朕也不能一意孤行。”
几个老臣正心底一松,却听上头人接着道:“这样,这个太子呢,先册立了再说,至于作不作数,那还得看之后晋儿的表现……诸位都是国之栋梁、股肱之臣,往后晋儿的一言一行都在你们眼里,要是他这个太子当得不好,那你们也可以像如今这般上表请奏,朕绝不会拦你们。”
皇帝笑如春风,端的是一个和颜悦色,底下几个臣子却觉得阴风阵阵似的。
什么叫作先立了再说?还作数不作数?
一旦是行过册封大礼,那这一位就是当朝太子,他们哪里还能轻易上奏?
这位皇帝平素说话就是如此,最长于三两拨千金,是个真真正正的笑面虎。他笑得愈温和,就愈发叫人觉得害怕。
这种话说出来,好像是他这个天子在跟他们讲道理似的,其实根本就是蛮不讲理,根本没法回话,还不如雷霆震怒。
看看左边的张廉,眼观鼻鼻关心,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
再看看右边的晋王,低着眸喜怒难辨,好像全然没听到似的。
几人面面相觑,顶着皇帝这样的目光,说话最有分量的两个人却不管不顾,如此,谁还敢置喙半句?只有俯首妥协的份。
第91章 怨毒...
底下人都知道,今日下朝回来以后,晋王心情不佳。
打从回府起,他就孤坐在书房,没有出过半步门,就连那位盛宠的张侧妃都吃了闭门羹。
晋王今儿的确是郁闷至极,谁能想到他那位皇兄竟然暗地里留了这么一手?如今回想起来,当初世人所传的什么淮阳侯对皇帝有救命之恩,其实不过是为了给这二人的亲近打掩护,恐怕就是皇帝有意为之。
不过,既然皇帝要借淮阳侯府护着司徒晋,那就表明的确有人在暗中对皇嗣行不利之事,恐怕先前早夭的四位皇子都不是死于意外。若非如此,皇帝何必将人特意送出宫去抚养?如今他用的什么方士所云、风水相克的借口,一听就是假的。
“殿下,有人求见。”
晋王脸色一冷,不耐道:“什么人这么不识相?不是说了孤谁也不见么,叫他滚。”
“是方家的大小姐来了。”侍从忖着,这位方家大小姐不日就要入晋王府为侧妃,今日特意登门求见,总要通禀一声。
晋王勾起嘴角,露出一抹冷笑,缓缓道:“让她进来。”
须臾,方妙玉步入书房,对着晋王盈盈下拜:“臣女方妙玉,拜见殿下,殿下大安。”
晋王上下打量了她一回:“方大小姐所为何事?”
方妙玉顿了顿:“臣女有个不情之请。”
晋王:“既然是不情之请,就不要说了罢,孤可不是个好人。”
妙玉一噎,捏紧帕子,妙目盈盈地望过去:“求殿下……救救我爹,只要殿下点头,臣女愿意入王府侍奉左右。”
她本就样貌不俗,如此泪眼朦胧、要哭不哭,却比真个掉下眼泪更为楚楚动人。
晋王淡淡睨着她:“方大小姐不要弄错了,如今是你愿意得进府,不愿意也得进府,孤可不是在求你。”
妙玉一滞:“殿下为何要娶我?”
“自然是因你才貌双全,品性纯良。”晋王语气平平,眼里却掠过一丝讥讽。
妙玉看在眼里,脸色微变。
“想必你这是盘算着先求孤应下,等方贺林出来以后再作打算,是也不是?”晋王道。
妙玉看他笑意冷嘲,不由心底发凉,只强笑道:“殿下误会了,臣女不敢。”